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认识浮力与重力以及拉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实验验证的教育思想。
2学情分析
对于浮力,学生在生活中并不认识,有的认识很肤浅,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生对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有直观的感受,但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却不清楚。当然,更不清楚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好探究实验,尤其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问题的提出、猜想、实验设计、分析论证等环节。
3重点难点
1,学生认识浮力的产生以及它的存在性。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其方向,会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浮力
1.引入新课,.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先用手指压在水面上小船的船身,然后把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这时手指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感受到水的浮力,例如在游泳和潜水时,我们会感到有一个向上托举我们的力;在洗菜的时候,菜叶也会飘浮在水面上。
(设计思想: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想了解的浮力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模块二:动手实验建立浮力的概念,明确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第二环节:科学猜想
(1)小实验
①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造一个船,用小铁钉当“货物”,看谁的小船装载的“货物”最多。
通过造“船”比赛,学生可能形成以下观点: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等重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船”,受到的浮力不同;“船”装载的“货物”越多,“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就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后进入小实验②。
②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大小及排开水的多少。
在实验中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将易拉罐下按过程中,易拉罐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当将易拉罐下按过程中,小桶中的水面升高,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等于什么?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回答出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与易拉罐浸在水中的体积相同。也就是说易拉罐浸在水中的部分排开了等体积的水,因此我们把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但浮力是一种力,学生豁然开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的关系。
通过“小实验”,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实验探究的主题。
(设计思想:科学猜想需要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本实验探究的难点是确定探究的主题,学生很难想到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有关系。通过按易拉罐的实验,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变比较容易。)
(3) 浮力的方向
学生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已经明确了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设计思想: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让学生将石块﹑铁钉﹑木块﹑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木块﹑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块﹑铁钉却沉入烧杯的底部。
第三环节: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1)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石块、铁钉沉入烧杯的底部,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2)猜想和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对它的浮力?”,然后交流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提出的猜想及其依据。
(3)设计实验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评估各实验方案,并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
(4)进行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可参考屏幕上的友情提示(包括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收集信息、分析归纳
各实验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分析石块的受力情况,运用平衡力的知识来确定浮力的存在。
实验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综合以上三个环节: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
(设计思想: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构思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完成浮力概念的建立。)
3.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解答,最终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4.随堂检测:
5.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浮力”中的习题。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潜水艇的沉潜情况与什么有关。
【板书设计】
5浮力
1.定义: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对它向上的
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
3.大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