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5 12: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不久,一会儿) 因风起(趁)
B.已去(离开) 则是无信(就)
C.差可拟(相比) 入门不顾(看)
D.未若(不如) 与人期行(约定)
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交代了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咏雪》通过叙述家庭聚会中咏雪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D.“尊君”是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辞,谦称自己的父亲。
4.(易错题)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
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
6.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二、综合性学习
7.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有关“诚信”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主题:诚信的力量 准备 收集信息
采访提纲
团队分工
采编 实地采访
编审稿件
报道 广播站
校园网
公众号
(1)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对我市“诚实守信好人”的采访报道活动,如图是该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将该框架图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2)八年级将组织以“诚信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使用对偶句,总字数不少于10字。
三、填空题
8.《世说新语》是古代 集,分 、 、 、 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 。作者 ,南朝宋 家,彭城人。《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 ,体裁是 。
9.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表格见教材P31。
敬 辞







久仰
劳驾
赏光
赏脸
贵姓
贵庚
大作
大驾
谦 辞







寒舍
见教
见谅
10.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 义无反顾
(1)友人便怒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
(5)尊君在不
(6)相委而去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四、语言表达
12.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材料二:
延陵季子将西聘普①,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色之。疑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②。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
13.下列推敲文言词义的方法和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文言词句 方 法 释 义
A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课内迁移法: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B 致使于晋, 顾反 语境推敲法 通“返”, 返回
C 不言而其色欲之 词语参考法:利欲熏心 欲望
D 廉者不为也 查阅字典法:①侧边②棱角, 引申为品行方正③廉洁④便宜⑤考察 品行方正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友人惭,下车引之
B.不言而色欲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带宝剑以过徐君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则徐君死于楚 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B.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C.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D.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17.“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交友之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说说友人和季子的行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咏雪》)
【乙】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①?”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②自直斩而用( ),达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镞而砺之⑤,其入之不亦深( )?”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节选自《孔子家书》,有删节)
【注释】①好(hào)乐:喜好,爱好。②柔:同“揉”,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或直的变曲。③达于犀革:射穿用犀牛皮制作的战甲。④栝而羽之:栝(guā),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⑤镞而砺之:镞(zú),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18.下列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胡儿用“撒盐”的比喻描绘了“雪骤”的场景。
B.甲文画线句子表现了谢道韫出色的文学才华。
C.乙文中孔子强调了人的天分对成才的重要性。
D.乙文“敬而受教”一句,这样翻译是正确的:“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
19.在【乙】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之 之 B.之 乎 C.乎 之 D.乎 乎
20.【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划出。
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波浪线的句子。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22.谢公是无言教育子侄,孔子是有言教育子路,都获得很好的效果。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谈谈谢公和孔子是如何做到教育子弟的。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六、作文
23.作文小练笔
《咏雪》一文的比喻句很妙,如:“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请你也运用恰当的修辞写一段雪景。
参考答案:
1.C
【详解】C.“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故选C。
2.C
【详解】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本句重点字词:中,正午;舍,舍弃、放弃;乃,才;
因此本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故选C。
3.B
【详解】ACD说法正确。B“儿女”在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4.D
【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D.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期”作谓语,其前面应断开,故正确断句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此句化静为动,展现了雪花随风飘飞的画面,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新意;“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分析有误;
故选C。
6.C
【详解】C.根据原文“元方入门不顾”可知,他并没有喜不自禁,因此选项内容“陈元方喜不自禁”属无中生有,说法错误;
故选C。
7.(1)【示例】本次采访报道活动以“诚信的力量”为主题,分准备、采编和报道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要收集采访对象信息、拟定采访提纲、做好团队分工;在采编阶段,先进行实地采访,再编审稿件;最后通过广播站、校园网、公众号进行宣传报道。
(2)【示例一】与诚信相伴,和美德同行。
【示例二】携诚信上路,带素养回家。
【示例三】凝聚诚信力量,培育时代新风。
【示例四】践行诚信美德,争做时代新人。
【示例五】诚实守信传美德,虚心好学树新风。
【解析】(1)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仔细观察框架图,可以从中获得以下信息:活动主题(诚信的力量);活动的三个阶段(准备、采编、报道);每个阶段具体的工作安排或实施办法。然后按照“活动主题——活动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体的工作安排或实施办法”的主次顺序组织语言答题即可。注意使用恰当的衔接语,做到语言连贯。
示例:此次“诚信的力量”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由准备、采编、报道三个阶段组成。在准备阶段,要做好收集信息、拟定采访提纲及团队分工方面的工作;采编阶段要先进行实地采访,再编审稿件;最后的报道阶段要通过广播站、校园网、公众号来完成。
(2)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要求以诚信为主题,使用对偶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示例:内强诚信素质,外树文明形象。
8. 笔记小说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方正 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刘义庆 文学 《世说新语 方正》 短篇小说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其清谈放诞的风气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 方正》,体裁是短篇小说。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据此作答即可。
9.
敬 辞
令 多用于称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垂 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问(别人对自己询问)、垂询(别人对自己询问)、垂念(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赐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如赐教(给予指教)、赐复(对方给自己答复)。
高 用于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对方高明的见解)、高论(对方见解高明的言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多指七八十岁以上)、高就(常用于问对方在什么地方工作)、高朋(尊称友人)、高邻(尊称邻居)。
贤 称呼对方,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对弟弟或年幼者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敬称)。
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久仰 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 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赏光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贵姓 问人姓氏。
贵庚 问人年龄。
大作 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 称对方。
谦 辞
家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舍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人称自己的妹妹)。
小 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面前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愚 用于自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拙 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谦称自己的著作)、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 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对人谦称自己)、敝姓(对人谦称自己的姓氏)、敝校(对人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 用于自称。如鄙人(对人称自己)、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寒舍 对人称自己的家。
见教 客套话,称对方指教自己。
见谅 客套话,请对方谅解自己(多用于书信)。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10. 怒不可遏 至死不渝 言而有信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及运用。
根据例句“元方入门不顾”可知,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义无反顾:指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1)句意为:友人十分生气。怒,生气,发怒。所以,成语有:
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狂风怒号: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嬉笑怒骂: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2)句意为: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至,到来。所以,成语有:
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福无双至: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信,信用。所以,成语有:
背信弃义:指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讲信修睦:指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轻言寡信:指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11. 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相比 趁、乘 离开 同“否” 舍弃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儿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句意为: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3)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趁、乘。
(4)句意为: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去:离开。
(5)句意为:你父亲在吗 不:同“否”。
(6)句意为:舍弃别人就离开了。委:舍弃。
1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①古代汉语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②古代汉语在用词的语序上有时与现代汉语不同。③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讲述故事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参考正文“课文详解”译文。讲述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还可以适当加一些合理的情节,使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古代汉语多是单音节词,言简义丰,如:期,指约定。而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如柳絮等。古代汉语在用词的语序上有时与现代汉语不同,如:何所似,应为“所似何”,为倒装句。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如:去,指离开。
故事示例:
《咏雪》
谢太傅在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像在空中撒盐。”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像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原来她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出行,结果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玩耍时遇到了父亲的的朋友,他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早就离开了。”友人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我约定一起出行,结果自己早早离开了。”元方说:“你们约定在正午,您却迟到了,却责怪我的父亲,对着孩子骂父亲,您既不讲信用,又没有礼貌。”朋友很惭愧,下了车想去拉住元方道歉,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3.C 14.D 15.A 16.(1)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17.做人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分析】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意是: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名词活用为状语,向西。
据此翻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句意,是延陵季子要向西边去访问晋国。解释正确。
B.“致使于晋, 顾反”句意是季子出使在晋国,回来的时候。反:通“返”, 返回。解释正确。
C.“利欲熏心”的意思形容被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欲:欲望。“不言而其色欲之”的意思是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欲:想要。所以,解释不正确。
D.“廉者不为也”句意是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廉:廉洁,即品行方正。解释正确。
故选C。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的/代词,指元芳;
B.连词,却/连词,并且;
C.连词,来/介词,因为;
D.介词,在/介词,在;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本句句意为: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其中,“继位的徐国国君说”表明继位的徐国国君的回答行为,“先君无命孤”是推辞的理由,“孤不敢受剑”是表明结果。故断句为: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故选A。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日中:正午;至:到;则:就;信:讲信用;对:面对;礼:礼节。
(2)从者:跟随的人;止:阻止;此:这;非:不要;以:用来;赠:赠送。
1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材料一:依据“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句意可知,陈元芳之处父亲友人不讲诚信的行为是错误的。
材料二:依据“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句意可知,季子心中许诺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即使遭到新国君的拒绝,也兑现了自己心中的承诺。所以,两个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做人一定要将讲诚信的道理,做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材料二: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然而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18.C 19.B 20.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21.据此说来,何必要学习呢? 22.示例:谢公通过下雪天应景发问,来考考他的子侄们的文学才情,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文雅的家庭氛围来无声地教育后辈;孔子循着子路的比喻,也用比喻教育他努力学习,结果子路心悦诚服。
【解析】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由“学岂有益哉?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可知,孔子以箭头与未经加工的竹子比较作喻来说理,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的道理;
故选C。
19.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第一个空:描述竹子被“斩”后用于何处,确实需要一个代词来指代“竹子”。在古文中,“之”常被用作代词,所以第一个空填“之”是合适的。
第二个空:描述箭射入物体时的深度,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反问句,用于强调箭经过加工后会射得更深。在古文中,“乎”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因此第二个空填“乎”是恰当的。
故选B。
20.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
“吾非此之问也”表示“我不是问这个”,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徒谓以子之所能”意为“只是说凭借你的才能”,“而加之以学问”意为“再加上学问”,“岂可及哉”意为“怎么能赶得上呢”,这三部分都是围绕“才能”和“学问”的关系进行阐述,但各有侧重点,因此需要分别断句。
正确划分为: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2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词语:以此:据此。言:说。何:何必。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甲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内容可知,短文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谢公通过下雪天应景发问,来考考他的子侄们的文学才情,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文雅的家庭氛围来无声地教育后辈;结合乙文中“学岂有益哉?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可知,孔子以箭头与未经加工的竹子比较作喻来说理,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
孔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牛皮(做的铠甲)。从这个道理来说,有什么可以学习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磨得更加锋利,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拜了两拜说:“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
23.示例:雪洒向人间,洒向漆黑的角落。说雪花如花飘落,不如说像仙女下凡,她们优美地从天空的银幕飞出。每一次的着地,都是对大地的热情拥抱与亲吻。或许她们不想打扰正在睡梦中的人们,总是轻轻地降落,无声无息地来到人间。
【详解】这是一篇小作文,根据写作的提示,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写一段雪景。这是一篇景物描写的小作文,雪景的描写要主要特点,如:雪花的形状、颜色、感觉;雪花飞舞的状态;雪中大自然的景象变化等均可以作文写作的角度。注意语言要优美,运用恰当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点睛:这是一篇写景的小作文练笔。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