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再塑生命的人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走廊(láng) 预兆(zhào) 疲倦不堪(kān)
B.搓捻(cuō) 奥秘(mì) 企盼(qǐ) 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 模仿(mó) 迁徙(xǐ) 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 绽开(dìng) 繁衍(yǎn) 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妙 绽放 浑为一谈 B.懊悔 愧疚 花团锦簇
C.探测 慷概 油然而生 D.启示 缓慢 美不甚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在老师的引导下,她逐渐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D.母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是一首写不完的诗。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B.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C.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城外的垃圾场垃圾成山,泡沫塑料满天飞,真是美不胜收。
D.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一个人要成才,最关键的就是找一个好老师。
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了一个作家。
二、填空题
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作者是 ,她是19世纪 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8.仿照下面句子,再以“母爱”开头写一个句子。
老师是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成长的土壤;老师是茂盛的大树,遮蔽我们心灵的风雨,老师是 , 。
9.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体验。要求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综合性学习
10.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第一小组同学打算制作一份手抄报给老师作为礼物,请你帮忙给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名称。
示例:报名 园丁颂 栏目名称 课堂内外
报名:栏目名称:A B
(2)第二小组将组织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写出来。
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
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第三小组打算用短信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请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代写1-2句话。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11.阅读回答问题。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姬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②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没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⑤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对于摔布娃娃这件事情,“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什么事件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
(3)你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⑤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响,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2.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语言。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赏析加点词)
(2)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赏析句子)
14.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5.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六、作文
16.课文中,叙述海伦·凯勒初次与莎莉文老师见面时的独特感受运用了细节描写。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下自己升入初中第一次见到语文老师的情景。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
D.绽开(dìng)——zhàn;
故选D。
2.B
【详解】A.浑为一谈——混为一谈;
C.慷概——慷慨;
D.美不甚收——美不胜收;
故选B。
3.C
【详解】C.“荒村”是名词。
故选C。
4.D
【详解】“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是句子的成分,前面不能用冒号,应把冒号删去。
5.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符合“不敢疏忽,生怕出错”的语境,符合语境;
B.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符合“突然间”理解的情境;
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是褒义词,和“垃圾成山”的情境不相符,不符合语境;
D.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和“自豪感”的情境相符合;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再塑生命的人》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展现自己在老师沙利文的帮助下,“再塑”生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沙利文老师的感激。B项“一个人要成才,最关键的就是找一个好老师”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
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美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8. 示例:高悬的明灯 指明我们前进的道路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要先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主题是“对老师的赞美”;形式上是两个分句,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诠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按示例的结构形式“老师是xx的xx,xx我们xx的xx”仿写即可。
9.爱如一首歌,简单的旋律让你感受其中的温暖;爱如一杯茶,浓浓的味道让你知晓其中的贴心;爱如一盏灯,暖暖的灯光让你明白其中的细心。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对“爱”的体验,可以写“爱如……”“爱像……”,语言表达要简洁优美。
10.(1)报名:栏目名称:A园丁之歌B老师的一天、悄悄话、校园内外、爱心故事等
(2)示例:讲台是神圣的地方,我们辛勤的园丁用奉献铸造了讲台的美丽。浸润着这份美丽,我们明确了人生的目标,知道了自己长大后做个什么样的人,下面请欣赏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示例:亲爱的老师,走近您,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谁知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谁知您却给我整个海洋。
【详解】(1)本题考查名称与栏目的设计。此题实为仿写题。围绕“师恩难忘”这一主题,来仿栏目名称,并设计出相关的栏目即可。如手抄报名可为:园丁之歌;栏目设计为:校园内外,师生之间等。
(2)本题考查串联词的拟写。串联词的特点:语言要有散文诗般的清新和淡雅;能紧扣节目内容;不冗长;生动风趣。注意将前后两个节目的名称能巧妙连在一起最好。如:感谢大家欣赏《讲台的美丽》!老师的辛苦教学演绎了《讲台的美丽》,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作为学生的我们永不会忘记这段师生情。教师是伟大的职业,我们应像所有老师致敬,延续教师的光芒,努力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请大家继续欣赏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本题考查祝福短信的拟写。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内容,运用到一至两种修辞,并注意句子内容的生动性即可。如: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老师,感谢您!
11.(1)①由“既不惭愧,也不悔恨”到“悔恨莫及”“浸满了泪水”②莎莉文老师用触觉感受教“我”理解水,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2)独立成段,写出了水对“我”的重要意义,意在强调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突出了主题。
(3)莎莉文老师用触觉感受教“我”理解水,表现了莎莉文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老师。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一问,结合①段“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④段“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没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概括可得:由“既不惭愧,也不悔恨”到“悔恨莫及”“浸满了泪水”。
二问,结合②段“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概括可得:莎莉文老师用触觉感受教“我”理解水,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第③段“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可知,该句话独立成段,表明水对“我”人生的重要意义,侧面表现出莎莉文老师对“我”耐心教育的巨大帮助和感化,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赞美,点明文章主旨。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①段“莎莉文老师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②段“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等内容可知,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拥有耐心和爱心,懂得教育智慧和方法,温柔善良的老师。
12. 挑种种地 种下瘪种 13.(1)通过“一一”“只”生动形象写出了农民对“瘪种子”的漠视(冷落)的态度,描写了农民一开始是挑种种地的,引起下文农民和城里人“议种瘪种”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一开始对“瘪种子”的态度和后续对“瘪种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2)运用比喻修辞和神态描写,体现男孩受到的激励与对健康成长的渴望,也为下文触动农民心灵做铺垫。 14.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农民之前是只选饱满的种子种地,后来城里人父亲希望他通过种“瘪种子”激励儿子,农民心里十分感动,并毫不犹豫地种下了“瘪种子”,这体现了农民的宽厚友善。农民也是一位父亲,孩子因车祸失去双腿,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后来受到城里父子的触动,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让儿子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可见,农民也是一位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15.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解析】12.本题考查情节梳理及概括。
根据第①段“根据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可知,农民只挑饱满的种子种地;根据“议种瘪种”“给儿新生”,可概括为:挑种种地。
故第一空填写:挑种种地。
根据第⑨段“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可概括为:种下瘪种。
故第二空填写:种下瘪种。
1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根据第①段“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可知,通过“一一”“只”两个词,生动形象写出了农民对“瘪种子”的漠视(冷落、忽视)的态度,描写了农民一开始是挑种种地的;
根据第④段“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根据第⑥段“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可知,一开始写种地不种瘪种子,引起下文农民和城里人“议种瘪种”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
根据第 段“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可知,一开始对瘪种子的态度和后续对“瘪种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2)根据第⑧段“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可知,把“儿子的眼睛”比作“雨后的两片绿叶”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立刻鲜亮了起来”是神态描写;根据第⑦段“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第⑧段“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可知,句子体现男孩受到的激励与对健康成长的渴望;
根据第⑨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第⑩段“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第 段“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可知,句子为下文触动农民心灵,做了铺垫,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主旨。
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①段“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第②段“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第⑦段“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第⑨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可知,农民之前是只选饱满的种子种地,后来城里人父亲希望他通过种“瘪种子”激励儿子,农民心里十分感动,并毫不犹豫地种下了“瘪种子”,这体现了农民的宽厚友善;
第⑩段“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第 段“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以及第 段“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可知,农民也是一位父亲,孩子因车祸失去双腿,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后来受到城里父子的触动,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让儿子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可见,农民也是一位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拓展延伸。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由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所写的记叙散文。本文主要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和她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是指海伦的灵魂被唤醒,莎利文老师让海伦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爱的光明照到了海伦的身上,所以,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农民儿子的“再塑生命的人”也就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使得农民儿子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
根据第 段“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可知,对农民的儿子来说,直接的“再塑生命的人”是农民,因为是农民决心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根据第⑨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第⑩段“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第 段“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可知,从间接来看,农民之所以愿意为了儿子努力,是因为受到了城里父子的触动,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要言之成理。
16.示例:我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一个中等身材,留着平头,戴着黑边眼镜的男老师走了进来,他用手轻轻扶一下眼镜,目光犀利地在班里扫视了一遭,然后清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升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姓王,有些规矩我需要讲清楚,请仔细听好了……”他的这一番话听得我们心里怦怦直跳,大气都不敢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角度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流畅,描写符合人物身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