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3《陶罐和铁罐》说课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3《陶罐和铁罐》说课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疆专用)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8 17: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演绎生命的精彩《陶罐和铁罐》说课解读文本
《陶罐和铁罐》是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基于学生定目标 抓住关键词句,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讲道理。依据学情定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重点难点结合课标析教法指导观察法表演教学法 采用表演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情感,在语境中理解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感悟寓意。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学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 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学法:
2.品读法 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把“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练读、朗读、体会,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突显语文谈构想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能力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结合课标析教法依据学情定难点基于学生定目标联系上下谈文本演绎生命的精彩突显语文谈构想以生为本定流程
以生为本定流程以生为本定流程看图导入激发兴趣进入文本品析性格深入文本领悟命运揭示寓意明白道理延伸文本深化感悟(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看图引入课题,让学生先说说陶罐与铁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析性格
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
←奚落 紧扣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二)进入文本品析性格. 2、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读。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二)进入文本品析性格. 恼怒奚落(二)进入文本品析性格. 2、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读。
陶罐:我不见得比你差。
铁罐: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气急败坏 师生
合作读(二)进入文本品析性格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多种方式读课文指名读加动作表演读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吆,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三)深入文本领悟命运 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由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 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看见?它去哪儿了? 钢铁表面是一个活性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及其他腐蚀性介质作用而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物质,即铁锈。
想一想、议一议:(四)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五)延伸文本深化感悟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说句什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送给大家的话:板书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许多年后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