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3《陶罐和铁罐》说课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3《陶罐和铁罐》说课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疆专用)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8 17: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的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并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相互尊重,和睦相处。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并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理解,感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这两种器具并不陌生,但文章寓意深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之间的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以读促悟,在交流中树立正确的观点。三、说教法和学法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我把教与学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35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倾听心声
四、对话交流,课堂留香
五、升华主题,回归生活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陶罐和铁罐你更喜欢谁? 陶罐和铁罐为什么争吵,结果又如何呢?抓住具体的字、词、句、标点符号,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谈你的想法。 读一读,想一想三、合作探究,倾听心声1、通过初读课文,在明白故事的基础上,讨论这个中心话题。
2、抓住重点词语,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返回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工作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返回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我却会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返回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奚落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___铁罐的傲慢、轻蔑和恼怒
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___陶罐是谦虚和自尊的
陶罐和铁罐的命运又如何呢? 在两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四、对话交流,课堂留香 你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五、升华主题,回归生活想一想 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怎样做呢?五、板书设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