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156)

文档属性

名称 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15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09:36:3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于动手实验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变量的控制掌握得不够好。通过实验数据能够总结出实验结论。
3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会测量。
2、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感受浮力:请同学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感觉。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1、出示用线系着的泡沫塑料块: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请测一测泡沫塑料块的重量,并把数据记录下来。2、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试画泡沫塑料块的受力图)3、猜一猜:让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时,它的重量会相同吗?4、测量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中的重力。质疑:是重力等于零吗?5、解释: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贴图示板画)三、测量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重力+拉力的道理.
5、教师演示实验:把小竹绑穿入滑轮的孔中,卡在水槽两边的凹槽内,按到靠近底部处,倒入水,再把系泡沫塑料块的线拉过滑轮,另一端钩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6、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的排开的水量、浮力。(教材中测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时排开的水量、浮力,十分费时,学生难以把握其体积,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既直观又省时。)7、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8、汇报数据,并产生问题:大家测量出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探究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受到的浮力1、猜一猜: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 他们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3、.分析数据: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五、小结拓展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两种状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问题?分别怎么计算?2、讲故事《曹冲称象》。分析:故事中装载大象的船,相当于板贴画中的哪类情况? 为什么船上装石头会和装大象的重量相等?(船排开的水量相等。)3、出示小石块:把小石块放入水里,下沉。在水里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作用?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