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10分)根据拼音填汉字。
rán shāo gān zàng qiū yǐn wū yā jì mò
zhèng fǔ huáng kǒng mái zàng biàn lùn pái huái
2.(5分)形近字组词。
板 伴 彼 矿 袍
版 绊 玻 旷 胞
3.(3分)成语填空。
排 倒 心 气 见惯
惊 动 作 受 思议
4.(3分)选词填空。
奇丽 奇特 奇怪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2)那个人相貌 ,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3)人真是很 ,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
鼓舞 鼓动 煽动
(4)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欢欣 。
(5)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听信敌对分子的恶意 。
(6)在班长的 下,我们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
5.(6分)补充句子。
(1)今夜月明人尽望,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
(4)树欲静而风不止, 。
(5)粉骨碎身浑不怕, 。
(6)春风又绿江南岸, 。
6.(3分)按原文填空。
(1)燕子去了,有再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的时候。(选自《匆匆》)
(2)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思援弓缴而射之。(选自《学弈》)
7.(10分)填空回答问题。
(1)《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 ”。
(2)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小朋友学习不努力时,就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激励他。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其中详写了 的 个场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读作 ,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中的“奔”读音为 ;“花”应取第 种解释。
A.植物的一部分
B.用去
C.看东西模糊
D.虚假的
8.(6分)精彩回放。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这段文字出自课文《 》。
(2)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3)联系语境,结合字形,我们知道“瞻仰”的意思是 。
(4)五星红旗是我国的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 。
(5)读画横线的句子,再次体会到了当时首都民众无比 的心情。
9.(14分)现代文阅读。
卖辣椒的人,(害怕 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说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说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
有一天没事。我就站在一个卖辣椒的三轮车旁,看摊主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对我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 居然)是那个难题:“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买主坚信这一说法,挑好后满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所剩无几了。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把剩下的辣椒分成两堆吧,不然就不好卖了!”然而,她仍是笑着摇摇头,说:“用不着!”又一个买主来了。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很快告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甚至有些忧心忡忡。心想:这回你还能怎么说呢?当又一个买主问时,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我暗自佩服,可不是嘛,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软辣椒确实失去了不少辣汁。
卖辣椒的妇女卖完辣椒,临走时对我说:“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
(1)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填空。
“告罄”在文中的意思是 。
“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 这个道理。
(3)“我”在看摊主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心情是不断变化的。请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自作聪明→ → →
(4)卖辣椒的妇女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根据辣椒的“ 、 、 ”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
(5)你对这个卖辣椒的妇女有什么评价?并说明理由。
(6)为文章选择个题目,抄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辣椒
B.卖辣椒
C.卖辣椒的妇女
10.(40分)作文。
同学们,我们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天,曾给我们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肆虐的新冠疫情横扫伊通大地!我们伊通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七星山又绿了,伊通河又清了!曾经医护人员接送患者的身影,居家期间朋友、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老师在手机屏幕那边的串串叮咛……请把疫情期间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分享给大家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2年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燃烧 肝脏 蚯蚓 乌鸦 寂寞
政府 惶恐 埋葬 辩论 徘徊
【解答】故答案为:
燃烧 肝脏 蚯蚓 乌鸦 寂寞
政府 惶恐 埋葬 辩论 徘徊
2.【答案】模板 伙伴 彼此 煤矿 旗袍
出版 绊倒 玻璃 旷野 同胞
【解答】例如:“旷”与“矿”,形近,义不同。可组词:旷野。可组词:煤矿。
故答案为:
模板 伙伴 彼此 煤矿 旗袍
出版 绊倒 玻璃 旷野 同胞
3.【答案】山 海 平 和 司 空
天 地 自 自 不 可
【解答】故答案为:山 海 平 和 司 空
天 地 自 自 不 可
4.【答案】(1)奇丽;
(2)奇特;
(3)奇怪;
(4)鼓舞;
(5)煽动;
(6)鼓动。
【解答】奇丽:新奇美丽。
奇特:不寻常,特别。
奇怪:稀奇罕见,异于常态。
(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奇丽”。
(2)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奇特”。
(3)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奇怪”。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振作。
鼓动:①扇动。 ②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激发使之行动起来。
煽动: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4)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鼓舞”。
(5)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煽动”。
(6)根据词义,结合语境,选“鼓动”。
故答案为:
(1)奇丽;
(2)奇特;
(3)奇怪;
(4)鼓舞;
(5)煽动;
(6)鼓动。
5.【答案】(1)不知秋思落谁家;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西出阳关无故人;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答】(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释义:今夜明月当空,但不知道秋天的思绪落在哪个家庭。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释义:自古以来?但我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这句诗表现了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精神。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释义:我劝你再喝一杯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源自古代先贤孔子的学生子路对孔子述说的一句话,但风却不停地吹拂,但父母已经不在。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学家于谦的《石灰吟》,我也不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坚守清廉正直品质的决心。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释义:春天的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岸边,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照耀我回家的道路呢。
故答案为:
(1)不知秋思落谁家;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西出阳关无故人;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明月何时照我还。
6.【答案】(1)来 青 开;
(2)诲 专心致志 将至。
【解答】(1)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出自朱自清的《匆匆》,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学弈》全文:弈秋。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
故答案为:
(1)来 青 开;
(2)诲 专心致志 将至。
7.【答案】(1)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等粥 这;
(4)zhì 聪明、智慧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bēn B。
【解答】(1)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可知,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早努力。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结合《两小儿辩日》可知,“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聪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奔[bēn]奔走;急跑。结合语境读“bēn“。花:用。
故答案为:
(1)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等粥 四;
(4)zhì 聪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bēn B。
8.【答案】(1)开国大典;
(2)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3)怀着敬意看;
(4)国旗 国歌;
(5)热爱。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语段选自《开国大典》。
(2)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理解。阅读句子“新中国的国旗一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可知。因此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这个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这个句子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
(2)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3)怀着敬意看;
(4)国旗 国歌;
(5)热爱。
9.【答案】(1)恐怕 果然;
(2)卖完了 生活处处有智慧(或“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
(3)自以为是 忧心忡忡 暗自佩服;
(4)颜色(或“颜色深浅”) 长短 软硬;
(5)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定知道;
(6)C。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分析。第一空、困难而畏惧或发慌,相当于“大概”“也许”。第二空,“居然”是表达意料之外。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长辣椒很快告罄”分析。结合“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生活处处有智慧(或“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结合“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甚至有些忧心忡忡”。结合“我暗自佩服,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概括为:暗自佩服。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颜色深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概括为:颜色(或“颜色深浅”)、软硬。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颜色深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表现了她有经验,善于观察和总结,也很独特。
(6)本题考查标题分析。本文记叙了卖辣椒的妇女根据辣椒的颜色、软硬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有智慧。故选:C。
故答案为:
(1)恐怕 果然;
(2)卖完了 生活处处有智慧(或“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
(3)自以为是 忧心忡忡 ;
(4)颜色(或“颜色深浅”) 长短 ;
(5)她有经验,有智慧。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别人不—定知道;
(6)C。
10.【答案】
疫情下的守望相助
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了我们的家乡伊通。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伊通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勇气。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构成了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整个小城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的严峻形势使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驶过的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打破了这份静谧。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站在自家阳台,手中捧着一篮新鲜的蔬菜,朝着对面楼栋的年轻人招手。我知道,那是她为隔离在家的邻居准备的食物。
那一瞬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守望相助”。在这个艰难时刻,虽然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地走亲访友,但邻里之间的关爱却通过阳台、通过手机屏幕传递着。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是捐赠物资、参与志愿者服务,还是简单地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则。
我还记得,那段时间我们的老师每天都会通过手机视频,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声音透过屏幕传递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知道即使隔离在家,我们也并不孤单。老师的话语激励我们保持乐观,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瞬间。它们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今,伊通河再次清澈流淌,七星山重新焕发绿意,而这些美好的改变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相信,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伊通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
【解答】范文:
疫情下的守望相助
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整个小城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只有偶尔驶过的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打破了这份静谧,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站在自家阳台,朝着对面楼栋的年轻人招手,那是她为隔离在家的邻居准备的食物。
那一瞬间。在这个艰难时刻,但邻里之间的关爱却通过阳台。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参与志愿者服务。
我还记得,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知道即使隔离在家。老师的话语激励我们保持乐观,用知识武装自己。
疫情期间。它们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如今,七星山重新焕发绿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相信,伊通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