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25)

文档属性

名称 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2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09:46: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的经验中,已经有了浮力的感受,当学生在游泳时能够感受到水对身体的浮力,当学生用救生圈游泳时,更能感受到水的浮力。这些对浮力的感受是无意识的。学生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也不自觉地感受到了浮力。因此,浮力一词的出现,就从学生的平时感受出发。本课教学浮力的测量方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一环节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另外分析浮力、重力、拉力等几个力的关系时部分同学也会有困难,可以利用力求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感受浮力
教师活动
1.出示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将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它们会怎样? 2.用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 3. 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4.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5.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时,它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这两个力的大小怎样?出示教科书12页的活力和重力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
1.观察,回答。 2.猜测,实验。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体会感觉。 4.思考,交流。 5.讨论,回答。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活动2【活动】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教师活动
1.当我们把泡沫塑料块向水中压时,我们会感受到它受到的浮力,这个力有多大,怎样能测出来呢? 2.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 3.提示观察泡沫塑料块下沉时刻度杯中的水位变化情况 4.汇总小组测量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学生活动
1.讨论测量泡沫塑料块浮力大小的方法,用文字或是画图的方法描述。交流小组的设计。 2.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3.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3【活动】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教师活动
1.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巡视指导。 3.分析我们得到的数据,大小不同的泡沫块受到浮力有什么不同?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学生活动
1.预测 2. 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3.分析数据,找出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思考回答。浮力大于重力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今天我们研究的物体都是会浮在水面的,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小结。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