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
D.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2.小明从甲处沿正南方向以5m/s的速度运动6s到达乙处,然后又以10m/s的速度向东匀速运动4s到达丙处.则这10s内物体的路程、平均速率、位移和平均速度大小正确的是( )
A.路程为50m. B.位移大小是70m.
C.平均速率是7.5 m/s. D.平均速度大小是5 m/s.
3.高邮盂城驿是中国仅存的古代驿站。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1里=0.5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 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
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 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
4.下列有关位移和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B.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C.物体做匀速运动,由可知:x大v也大
D.位移增大,速度反而减小是可能的
5.如图所示为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15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
A.344.25m B.459m C.688.5m D.918m
6.暑假期间小明打算到扬州旅游,带着全家驾车前往,如图所示为某导航软件的一张截图。在最省时的行程推荐方案中有两个数据,3小时3分、298公里。关于此行程及方案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小时3分表示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B.2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C.研究此次行程所用的时间,汽车可以看作质点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
7.黄土岭隧道位于台州市黄岩区与临海市的交界处,由左,右两座上下分离的平行隧道组成,为双洞单向双车道隧道,于1998年12月建成通车,从如图所示的隧道口的指示牌中信息可知( )
A.通过黄土岭隧道时的位移一定是
B.限速“80”表示车在隧道内行驶的平均速度不超过
C.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一定超过
D.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之间,则隧道内前后车距至少为
8.一物体以的速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该物体从甲地到乙地与乙地到丙地的时间之比为( )
A. B. C. D.
9.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电磁打点计时器,图乙表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约8V的交流电
C.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均为0.1s
D.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
10.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物理仪器,它可以在有限长度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人们通过对相关点间的距离的测量,便可测量出带动纸带的小车或滑块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加速度。某次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小车的运动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关于该打点计时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打出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C.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则打出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D.打点计时器也可使用低压直流电源
1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2.某兴趣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一电动玩具车的运动情况,下列纸带中左侧点为先打下的点,则记录了小车做减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乙图的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填“交流”或“直流”) V。若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同时有甲乙两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优先选用 图(填“甲”或“乙”);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安装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
E.用图线处理数据时,必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所有的点
(3)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3、。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四段纸带回答:在、、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A. B.
C. D.
(4)小兰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则实验时纸带的 端是和小车相连的。(选填“左”或“右”);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解答题
14.慢跑有益于身体健康,经常慢跑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一名老师在晚上进行夜跑,她以O点为起点先向东以的速度匀速跑了200s到达A点,然后又以的速度接着向北匀速跑了100s到达最终点B点(对于矢量需描述出大小和方向)。试解:
(1)从O到A的位移?
(2)从O到B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15.一汽车在10s内向东行驶了300m,接着又向北在10s内行驶了400m。
(1)求汽车在这20s内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2)求汽车在这20s内平均速度。
16.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像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末的瞬时速度。
17.如图所示,登山运动中,小张用0.8m/s的速度由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km,相对于x升高了1.2km,随即小张以1.2m/s的速度返回营地,x、y的水平距离为1.6km。
(1)求小张由x运动到y的位移的大小。
(2)求小张整个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3)小张的朋友小李从x点爬山,他比小张晚5min出发,平均速率为0.7m/s,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山顶,问小李由x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B 6.C
7.C 8.B 9.A 10.C 11.A 12.B
13.(1) 交流 220 乙
(2)BC
(3)C
(4) 左 1.5
14.(1),方向由O指向A;(2),方向由O指向B;,方向由O指向B
15.(1),;(2)
16.(1)见解析(2)25m/s;(3)0
17.(1)2000m;(2);(3)1890m
试卷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