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感受浮力
1、塑料块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大家试一试,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块轻轻地放进水中。(浮起来)
2、浮在水面的塑料块在水中受到了哪些力呢?方向是怎样的?(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浮力)
3、塑料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相等)
4、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浮力:把塑料块向水中按压,直到全部没入水中,在慢慢松手,这是你的手感觉到了什么?(每个同学都感受一下,手湿了就用桌上的毛巾擦干。)
5、学生谈感受
6、板书学生的感受: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感觉是不是事实
活动2【活动】二、测量一块塑料块的浮力
1、出示塑料块浸入水中不同体积的三张图片,如果我们能测量出这三种情况下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然后进行比较三个浮力的大小,就能验证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为了便于区分这三种浮力,我们标注为:浮力1,浮力2,浮力3
2、第一种情况,我们能测出它的浮力吗?(放入水中前测量重力)
3、第二、第三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测出它的浮力呢?
4、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塑料块受到哪些力?(学生回答)这些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5、得出浮力2=拉力2+重力,浮力3=拉力3+重力
6、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开始实验,提醒学生注意:测力计要先归零,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7、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塑料块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3【活动】三、测量不同大小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塑料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