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赫鲁晓夫于1961年至1965年期间在那些适合种玉米的地区推行“玉米运动”,提升了平均产量,使得农民能够自主规划自己的产品,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这些措施( )
A.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C.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展 D.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2.1954年,赫鲁晓夫发起垦荒运动。截至1956年,总计开垦约3600万公顷荒地。垦荒使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农牧业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促进了苏联边疆地区的开发 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扭转了工业为主的经济导向 D.改变了农业长期滞后的局面
3.1958年,苏共中央决定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把拖拉机站的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使之变成集体农庄的财产。同时,将机器拖拉机站的原有技术人员转到集体农庄,并把原有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技术修配站,为集体农庄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这一改革体现了苏联( )
A.利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积极性
B.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国民经济
C.探索了多种所有制改革的道路
D.意在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没有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没有根本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 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5.在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南斯拉夫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但在1955年,赫鲁晓夫却承认“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学习南斯拉夫经验对苏联进行改革 B.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C.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据优势地位 D.承认了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
6.1964年10月17日,如图《真理报》发表《苏共不可动摇的列宁主义总路线》指出:“列宁式的党反对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人。共产主义建设不能容忍个人单独作出决议.其意在( )
A.建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B.打破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C.批评赫鲁晓夫冒进思想 D.遏制苏联停滞衰败趋势
7.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农民反对苏维埃的起义
C.重工业发展过快 D.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困难
8.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规定1959-1963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应为8%,而实际上平均增长速度为1.7%。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农业和工业发展受到同等重视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D.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农业
9.苏联在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 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苏联模式没有受到影响 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10.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
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 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
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 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
11.1955年3月,苏共《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的决议规定,给集体农庄只下达农产品采购量一项指标,其他生产计划均由集体农庄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项规定( )
A.实现了农产品足量供应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质量
C.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D.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1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比西方国家高出1.5倍,燃料及能源消耗高出50%。苏联官方报刊《真理报》公布,苏联工业劳动效率是美国的55%,农业只有其20%。这一现象反映了苏联( )
A.高新科技发展缓慢 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经济发展出现衰退 D.经济增长方式有待革新
13.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这一措施
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
B.企业职工可以自由择业
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D.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
14.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在这一过程中,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C.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 D.1991年“八·一九”政变
15.早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腐败及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失灵还有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冲击和解构等因素,摧毁了民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表明
A.苏联共产党的腐败是苏联解体的根源
B.西方和平演变导致苏联意识形态混乱
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D.意识形态恶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16.下面是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反映的历史现象是,苏联( )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国家及集体农计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19.5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 16 40 65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希望改变农业落后局面
C.农业改革效果显著 D.工农业发展趋于平衡
17.赫鲁晓夫在《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说:“人们在执行一个有很高职位的人的建议时过于起劲,以致把一个新开展起来的改进措施搞过了头。……有些干部想迎合我……他们不首先为农民作好适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玉米。”这反映出(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苏联广大人民群众种植玉米积极
C.玉米运动促进苏联经济迅速发展 D.赫鲁晓夫承担了决策者应有责任
18.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
A.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 B.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D.触动了苏联所有制结构
19.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1984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没有完成第九、十和十一三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地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正确估价,没有认识到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方向和转向在国民经济中积极采用技术进步成果的全部尖锐性和紧迫性”。这一认识
A.指出了制约苏联经济发展的因素 B.缺乏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
C.表明苏联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D.扭转了美苏争霸的不利地位
21.1989年苏联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1990年,苏联国营店的鸡蛋便宜得几乎等于白送,但是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由此可知当时苏联
A.已基本解决消费品匮乏问题 B.经济领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仍然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D.没有注重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2.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最后,戈尔巴乔夫决定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戈尔巴乔夫“把火车拆了”主要是指(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 B.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
C.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23.从1988年起,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倡把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多年后评论说,“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考虑到过渡阶段的复杂性”,“改革”的“这两个内容同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发生了冲突”。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A.原有模式成为破坏改革的关键 B.社会矛盾复杂阻碍完成过渡
C.忽略国情埋下改革失败的隐患 D.个人原因导致整个国家解体
24.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苏联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短暂的任期内也未能止住苏联的颓势。戈尔巴乔夫掌舵后先搞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改革,倡导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苏联这艘改革中的航船逐步陷入危险区并最终解体。苏联改革失败和解体留下的教训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A.要搬用西方国家“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 B.要仿效西方国家的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制度
C.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地位 D.要打破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化体制
26.有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时说:“这一时期,苏共领导人对苏联的改革设计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 他的统治集团已基本上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是( )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C.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27.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28.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长59.6%,农业增产20%。匈牙利在1968-1973年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为6%,人民消费水平也以5%-6%的速度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这表明,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A.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B.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
C.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国民经济初步实现协调发展
29.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波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逐年增长,外贸总额占比从1970年的25.8%上升到1975年的49.3%。1979年,匈牙利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量有一半运往西方发达国家。这一动向( )
A.使东欧国家融入了市场经济 B.缓解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形势
C.促进东欧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D.加深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矛盾
30.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在五六十年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1973—1987年的年经济增长率从3.9%下滑到1.9%,到1988年几乎停止不前甚至负增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苏联模式的正面效应有限 B.东欧实现民族解放的进程曲折
C.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任重道远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材料三 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的原因。
(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政策的评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针对“贡税”的改革措施,并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措施予以评价。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鉴于赫鲁晓夫后期忽视农业科学所带来的教训,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就强调农业科学“有特殊的意义”。苏联在1966—1970年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为9亿卢布,1971—1975年则为17亿卢布。勃列日涅夫把农业专家看作是农业发展的“可靠支柱”,鼓励专家担任生产领导。全苏联建立了6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在特别缺乏农业专业人员的东部和非黑土地区也新建了多所高等农业院校。苏联还抓紧对在职农业干部进行专业轮训工作,每年轮训17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也有所优化。
——摘编自陈义初《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农业》
材料二 2001年,中国政府召开“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颁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其中明确了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与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业科技发展与体制改革的方向。为了借鉴与学习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科技的先进经验,中国发起并主办了首届“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继续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使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十五”以前,中国近80%农业科技人员和投入集中在提高农产品数量方面;“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已从以提高产量为主,转向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和基础研究能力为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初步优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等。
——摘编自吴忠泽《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列日涅夫加强农业科研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联相比,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之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对农业实施改革。1953年下半年,苏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改革农产品收购制度的决议;1954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又提出大规模开垦荒地的决定。以这两项措施的出台为标志,赫鲁晓夫启动了苏联农业的改革,农业成为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1958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价格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现行的义务交售制,改成统一的国家采购形式,并提高收购价格以给农民增加收益。赫鲁晓夫还注意给集体农庄放权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急于求成,且赫鲁晓夫在全国盲目大搞种植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破坏了农业发展,农业改革成效不大。
—摘编自张喜德、蔡丹《赫鲁晓夫的改革开放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为适应工业化需要,在1953——1956年间通过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合作经济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改革。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群众动员,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推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采取了典型示范、分类指导、逐步过渡的办法,合作化运动发展得很顺利。到1955年底,全国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这段时期,在实践中遵循了自愿互助的原则,利用互助协作的力量来发展生产力,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农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合作化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李伟民《金融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苏农业改革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61-1965年(苏俄)。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提升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未能实现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苏联经济有所发展,但没有到“高速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重视发展农业,是对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选项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根据材料信息“垦荒使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农牧业发达的加盟共和国”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促进了苏联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B项;改革虽侧重农业,但没有扭转工业为主的经济导向,排除C项;改革对农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没有改变长期滞后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中央认为原有机器拖拉机站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集体农庄生产发展的需求,并且开始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开始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据材料“把拖拉机站的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使之变成集体农庄的财产”“原有技术人员转移到集体农庄”“为集体农庄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体现了苏联利用经济手段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这一改革只是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但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集体农庄仍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范畴,不是多种所有制,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改革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与劳动力无关,集体农庄是农民集体生产,“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短缺”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D【详解】依据材料“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并结合所学可知,“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将改革重心放在农业,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最终导致改革成效不大,D项正确;“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不符合苏联的史实,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将改革重心是农业,排除B项;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不是没有根本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苏联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D【详解】根据材料“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可知,赫鲁晓夫承认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即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赫鲁晓夫承认南斯拉夫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体现赫鲁晓夫学习南斯拉夫经验对苏联进行改革,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详解】根据材料“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人。共产主义建设不能容忍个人单独作出决议”可知,此时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赫鲁晓夫的一系列冒进和脱离实际的改革措施,《真理报》发表的文章批评赫鲁晓夫冒进思想,C项正确;《真理报》批评赫鲁晓夫冒进思想,而不是建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打破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无关,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7.D【详解】根据材料“……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农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困难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D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农民反对苏维埃的起义”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重工业发展过快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8.C【详解】根据材料“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农产品的年均增长应为8%,而实际上平均增长速度为1.7%”可知,当时苏联发展的重大仍然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说明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工农业增长率可以看出,工业仍然处于重点发展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农业增长率,和“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工业而非农业,不能得出“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农业”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说明受苏联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经济改革推行艰难,D项正确;根据“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可知,苏联国家机器干预力度大,并非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排除A项;B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B项;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实质上就是改革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收到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
10.B【详解】材料体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崇拜,但其权力巩固后,自己也搞起了个人崇拜,因而苏联仍未摆脱个人崇拜,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改革政策的摇摆,排除A项;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1955年苏联农业改革方面的措施,农庄农场的经营自主权扩大,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改革收效甚微,农产品质量、足量供应并未得到保障,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这项规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据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能源消耗远高于美国,生产效率低于美国,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粗放型增长方式明显,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美苏生产的对比,但没有说明苏联经济的衰退,排除C项。故选D项。
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试图通过这些措施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C项正确;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上突破原有的斯大林体制;BD项错误,其改革主要是局部的调整。故选C项。
14.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防止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更新联盟”的构想,并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故B项正确;阻止苏联分裂属于政治层面,与经济改革无关,排除A项;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说明苏联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排除C项;1991年“八·一九”政变粉碎了戈尔巴乔夫想要使苏联至少在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加速了苏联解体,排除D项。故选B。
15.D【详解】根据材料“摧毁了民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可知,民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的丧失,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说明意识形态恶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苏联解体的根源是苏联模式的弊端,故A项错误;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意识形态混乱的外因,故B项表述片面,排除;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而不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故排除C。
1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对农业投入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反映了苏联力图改变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长期滞后的现状,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改革效果,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苏联希望改变农业落后局面,未体现工农业发展趋于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
17.A【详解】根据材料“有些干部想迎合我……他们不首先为农民作好适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玉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易导致不良风气盛行,改革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这是 赫鲁晓夫改革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A项正确;B项说法不是材料的主要信息,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A项。
18.B【详解】由材料可知政府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故选B项;A项“强化”一词不准确,故排除;C项材料无体现,故排除;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占主导前提下进行的,故排除D项。
19.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D项正确;“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排除A项;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三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没有突破旧的所有制结构,排除B项;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排除C项。 故选D项。
20.B【详解】由材料中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没有完成第九、十和十一三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还是没有涉及制约苏联经济发展的致命因素是经济体制,缺乏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戈尔巴乔夫只是从内部找原因,未涉及国际形势,排除C项;D不符合事实,排除。故选B项。
21.C【详解】根据材料“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可知,即使鸡蛋价格便宜,但也不能随便购买,而是有限制,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说明这时期仍然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购买鸡蛋的困难,说明并没有解决消费品匮乏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仍有计划经济的束缚,没有强调经济改革成效,排除B项;工业对农业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显示,排除D项。故选C项。
2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把火车拆了”主要是指其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从而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A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B项;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D项。故选C项。
23.C【详解】根据“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考虑到过渡阶段的复杂性”,“改革”的“这两个内容同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发生了冲突”可得出其强调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没有从苏联的国情出发,因此导致了苏联解体,C正确;材料并非强调期大林模式的影响,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社会的矛盾的影响,排除B;个人原因不是其的重点,排除D。
24.C【详解】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改革,倡导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它给我们的教训是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地位,C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地位,并不是搬用西方国家“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仿效西方国家的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制度,排除A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不仅导致国内思想的混乱,还加速了苏联统治集团内部的腐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项正确;斯大林时期苏共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共领导人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共领导人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7.C【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2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东欧。根据材料“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长59.6%,农业增产20%。匈牙利在1968-1973年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为6%,人民消费水平也以5%-6%的速度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可知,当时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这是因为其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C项正确;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排除B项;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并未实现协调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这一动向很可能对苏联在该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构成威胁,从而加深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当时东欧各国的改革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排除A项;东欧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经贸联系的加强并不能缓解美苏之间的紧张形势,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减缓,排除C项。故选D项。
3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苏联、东欧。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到了七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在五六十年代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到了七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说明苏联模式的正面效应有限,A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最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据所学可知,之前东欧国家已经实现民族独立,而且题干也没有关于民族解放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政治独立问题,材料仅涉及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项;题干涉及时间东欧国家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项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1.【答案】(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措施: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评价: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俄(联)。原因:根据材料“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和所学可知,可从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等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俄(联)。说明:根据材料“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思路较好实际上说明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主要从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如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联。措施:根据材料“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和所学可知,针对“贡税”的改革措施是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及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32.【答案】(1)措施:增加农业科研资金;肯定农业专家价值;增建农业高等院校;培训农业专业人才干部。
意义: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农业科技发展;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有助于优化苏联产业结构。
(2)不同之处:改革农业科技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经验;重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苏联时期。第一问,根据材料“苏联在1966—1970年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为9亿卢布,1971—1975年则为17亿卢布”得出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把农业专家看作是农业发展的“可靠支柱”,鼓励专家担任生产领导”得出;肯定农业专家价值。根据材料“全苏联建立了6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在特别缺乏农业专业人员的东部和非黑土地区也新建了多所高等农业院校”得出增建农业高等院校。根据材料“苏联还抓紧对在职农业干部进行专业轮训工作,每年轮训17万人”得出培训农业专业人才干部。第二问,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也有所优化”得出提高了农业产量,有助于优化苏联产业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推动了农业科技发展,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其中明确了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与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业科技发展与体制改革的方向”得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材料“为了借鉴与学习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科技的先进经验,中国发起并主办了首届“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继续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得出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经验。根据材料“中国农业科技已从以提高产量为主,转向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和基础研究能力为主”得出重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33.【答案】(1)特点:注重权力下放和利益刺激;缺乏科学指导思想;急于求成;效果有限。
原因:农业发展制约经济发展;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反思;脱离实际,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2)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3)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提高收购价格”“给集体农庄放权”可得出注重权力下放和利益刺激;根据材料一“在全国盲目大搞种植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可得出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还可得出急于求成、效果有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由于急于求成,且赫鲁晓夫在全国盲目大搞种植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可得出脱离实际,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是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反思以及农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苏联经济发展,这是注重权力下放和利益刺激的原因。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群众动员,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支持”“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采取了典型示范、分类指导、逐步过渡的办法,合作化运动发展得很顺利”“在实践中遵循了自愿互助的原则,利用互助协作的力量来发展生产力,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农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合作化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可得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根据材料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为适应工业化需要”可得出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二“在1953——1956年间通过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合作经济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改革”可得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应紧扣材料中的中苏两国农业改革举措和结果,注意从国情、生产关系、民意、改革的推进等角度分析总结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