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搭船的鸟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看到翠鸟捕角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文中的“我”观察很细致。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的声音。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第一题引导学生了解“我”丰富的观察所得。第二题引导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中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时的情景,体会“我”观察翠鸟动作的细致。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翠鸟停在船头的情形,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13个生字以及“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认识翠鸟的外形以及“捕鱼”的过程,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翠鸟外形以及“搭船捕鱼”的特点。
难点: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搭”字入手,激发兴趣,朗读生字词
同学们,这是什么字?(搭)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它的?
预设一:提手旁,与手有关,可以是手搭在某个地方。与学过的“塔”字也相似。
预设二:我们经常出去搭车、搭船。“搭”是乘、坐的意思。
2.教师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人搭船,人搭车。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却叫——《搭船的鸟》,一起齐读课题。是不是很特别呀?同学们,如果我把题目改成“船上的鸟”,你感觉好不好?引导体会:这里的“搭”字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这只小鸟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3. 这只可爱的小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全体读)这里的“啦”作为句末,表达某种语气是要读作轻声,爱动手的小朋友肯定已经做好了笔记。请你将这些生字读给同桌听,后鼻音多读一读。
4.同学们,读了标题,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要搭船的小客人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它为什么要来到我们的船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它的?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只可爱的小鸟吧!
二、初读课文,观察翠鸟
1.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只翠鸟的呢?在描写翠鸟外貌的段落前打上“☆”。
2.学生初读后,教师引导赏读文章开头和结尾。说一说从开头结尾分别获取到了什么信息。重点理解为什么最后一段才说明这只小鸟是一只翠鸟。(因为作者从鸟儿出现开始就关注的是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鸟儿的名称不是重点,因此,本文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课文的第2——4自然段)
3.同学们,刚刚读课文时老师让你们找出描写翠鸟外貌的段落,都找到是第几段了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这只美丽的翠鸟。对照着第四幅图,谁能用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翠鸟。
4.让我们回到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总结翠鸟外貌的特点,感悟作者观察的仔细。
教师追问:翠鸟明明还有眼睛、爪子等,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翅膀、羽毛和它的嘴巴?
学生讨论并回答。(作者抓住了翠鸟与其他鸟类不同的地方来写,写出了翠鸟的特点。)
教师总结:介绍小动物或者其他事物时,要抓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才能抓住主要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翠”、“嘴”、“亲”三个字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不要将“翠”字上半部分写成“羽”,不要将“亲”字下面部分写成“十”。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投屏个别同学书写,同学互评,教师现场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