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11:06:0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比较容易理解。对沉人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没有把握。但是,学生会有一些生活经验,如游泳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会被水托起来,在水井中打水时,会感觉到装满水的水桶在未离开水面时要比提出水面轻许多。这些经验提醒学生,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浮力与物体沉浮之间的关系。教科书提出了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活动,在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要求上更进了一步。同时,通过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有关,这与前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3重点难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 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研究的问题:
实验方法:
所需器材:
实验结果:
活动2【活动】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小石块 中石块 大石块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活动3【练习】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
活动4【活动】板书设计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上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