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我们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呢?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
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活动一:
1、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2、分组实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汇报实验数据
4、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二:
1、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2、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活动三:
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参照教科书上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
三、质疑拓展
1、为什么一块不大的木板就能让人浮在水面上?
2、为什么钓鱼时钓到大鱼不能直接提竿?
四、课堂检测
判断: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我们感觉不到。( )
3、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教学后记: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