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14.1 怎样认识电阻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北京期中)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 锰铜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
D. 材料和长度均相同的两根导线,相同温度下横截面积较大的电阻较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常德中考)有A、B、C三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将A导线剪去一半,
电阻变为R1;将B导线均匀地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电阻变为R2;将C
导线从中间对折,电阻变为R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
A. R1>R2>R3 B. R2>R1>R3
C. R2>R3>R1 D. R3>R1>R2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图所示,将一根铅笔芯通过两个金属夹接入电路中,当只把右端金
属夹B向左移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导致铅笔芯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B )
A. 材料 B. 长度 C. 温度 D. 横截面积
第3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4. (蚌埠期中)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的实验课上,老师
给出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将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变
亮,则连入电路中的接线柱应是( B )
A. A和B B. C和B C. A和D D. C和D
第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内部构造如
图所示,图中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
位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只把B和C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 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 将B、C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
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D. 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另一点,当滑片逆时
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第5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
6.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0.5kΩ= Ω= MΩ。
(2) 2500Ω= MΩ= kΩ。
500
5×10-4
2.5×10-3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如图所示,在家庭装修连接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地多绕几
圈,这样就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使连接处的电阻 (选
填“增大”或“减小”)。
第7题
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闭合开关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把铁丝加热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了铁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变
化情况)
增大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六安金安期中)如图甲所示,当滑片向C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
电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
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如图乙中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第9题
变小
116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实验题(30分)
10. (百色中考)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b、c是镍铬合金制成的三根导线,a、b长
度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导线d由
锰铜合金制成,长度、粗细与导线b相同。
第10题
(1) 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越大,对应的导线电阻越 。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将导线a接在M、N之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
时电流为 A。
(3) 依次将导线b、c、d替换导线a接入电路,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表
所示:
导线代号 a b c d
电流表的示数 1.3A 2.2A 2.7A
0.22
1
2
3
4
5
6
7
8
9
10
① 选导线a、b比较是为了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
的关系;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
是 (选填导线代号)。
② 由此可知: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
度越 ,横截面积越 ,电阻越大。
粗细(或横截面
积)
b、d
长
小
导线代号 a b c d
电流表的示数 1.3A 2.2A 2.7A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4张PPT)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2课时 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3V,R1=5Ω。闭合开关
S,电流表示数为0.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通过R1的电流为0.6A B. R2的电阻为25Ω
C. R2两端的电压为3V D. R1两端的电压为2.5V
第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广安中考)如图所示,R1=10Ω,R2=2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
与V2的示数之比是( B )
A. 1∶2 B. 1∶3
C. 2∶1 D. 2∶3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合肥巢湖段考)实验室有甲、乙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5Ω
1.0A”字样,乙标有“10Ω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
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D )
A. 25V B. 35V
C. 17.5V D. 12.5V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东莞中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时,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
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电源电压是9V
B. 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 若定值电阻R接触不良,则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甲、乙两地相距2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
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
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0
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0V,电流
表的示数为0.5A,则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离为( A )
A. 10km B. 13km C. 18km D. 20km
第5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5分)
6. (石家庄桥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分别测量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两
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后得到的U-I关系图像。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的
阻值为 Ω;若将定值电阻R与小灯泡L串联起来,则当小灯泡L两
端电压为2V时,电源电压为 V。
10
4.5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Ω,定值电阻R为30Ω,A、B
之间的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
的示数变化范围是从 V到10V,通过定值电阻的最大电流与最小
电流之比为 。
第7题
7.5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娄底中考)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发现电流表已损坏,于是他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1的阻值
为10Ω。闭合开关后,当R2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Ω。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
数变为3V,则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Ω。
第8题
14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合肥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20Ω,R3=12Ω,闭合开
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由此可知,电流表
的示数为 A。
第9题
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
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电源电压
为 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
则I1∶I2= 。
第10题
4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计算题(25分)
11. (安徽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不变,r、R1和R2均
为定值电阻,其中r=1Ω,R1=14Ω,S1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
开关。闭合S1,将S2掷于1端,电压表V的示数U1=2.8V;将S2切换到2
端,电压表V的示数U2=2.7V。求:
(1) 电源电压U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1) 由题可知,当S1闭合,S2掷于1端时,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1
===0.2A,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则电路总电阻R=r+R1=1Ω+14Ω=15Ω,电源电压U=
I1R=0.2A×15Ω=3V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电阻R2的阻值。
解:(2) 由题可知,当S1闭合,S2切换到2端时,电压表
测R2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所以r两端的电压Ur=U-U2=3V-2.7V=0.3V,此时通过
电路的电流I2===0.3A,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2===9Ω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1张PPT)
第十四章小测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马鞍山花山校级期末)要使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 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B. 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C. 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 D. 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哈尔滨中考)如图所示为电阻R1、R2的U-I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 电阻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
B. 电阻R1、R2串联,当电流为0.2A时,R1、R2两端的总
电压为3V
C. 电阻R1、R2并联到2V电压两端,干路中的电流为0.3A
D. 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1∶2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阜阳太和期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L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发生在灯L
处或电阻R处,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B )
A. 灯L短路 B. 灯L开路
C. 电阻R短路 D. 电阻R开路
第3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张家界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开关S闭
合时,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 a端移动到 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
系用图乙中线段AB表示,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 A )
A
第4题
A. 6V 20Ω B. 4V 20Ω
C. 6V 10Ω D. 4V 10Ω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合肥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C. 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大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大
第5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5分)
6. (广安中考)如图所示为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像,若将L和R
并联接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的总电流为 A;若
将L和R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L与R的阻值之比
为 。
0.9
1∶3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临沂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后,两电
流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Ω;断开开关S
后,电阻R2的阻值为 Ω。
第7题
2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唐山路北期中)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
变阻器R2的滑片P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
器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R1的阻值为 ,R2的最大阻值
为 ,电源电压为 。
5Ω
10Ω
3V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扬州中考)小锋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判断梅雨季节教室里相对湿
度的变化。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湿度传感器(Rs的阻值随
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R=2×103Ω、一只电压表(量程为
0~3V)等。当相对湿度为40%时,Rs=1×103Ω,电压表示数为2V,
则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当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时,教室里的相对
湿度在 。
R
变大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计算题(25分)
10. (合肥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多挡位加热电器的加热部件,该部件由
阻值不变的两根电阻丝R1、R2构成,其中R2=22Ω。将这个加热部件接
入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1A,断开开关S1,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 电源电压。
解:(1) 22V
第10题
(2) 闭合开关S1,S2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
解:(2) 2A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0张PPT)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大连改编)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接线过程中应闭合开关
B.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源电压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 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即可离开实验室
第1题
C
1
2
3
4
5
6
7
2. 在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电流表
有示数,但示数较小,小灯泡不亮。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D )
A. 更换一个同样规格的小灯泡
B. 更换电压表所使用的量程
C. 检查电路中是否存在开路故障
D. 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第2题
D
1
2
3
4
5
6
7
3.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小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
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像,如图甲、乙所
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D
第3题
A.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Ω
B.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其两端
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 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
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1
2
3
4
5
6
7
4. (宿州模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
甲、乙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4题
A
A. 图甲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B. 图乙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C. 若考虑图甲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D. 若考虑图乙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1
2
3
4
5
6
7
5. 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时,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那么
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定值电阻R1和开关来解决。下列四种方案中,错误的
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二、 实验题(共60分)
6. (18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他们闭
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
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U-I关系图像。
第6题
(1)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小灯泡的电阻RL= Ω。
(2) 随着电压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5
变大
1
2
3
4
5
6
7
7. (42分)(绥化中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阻值约为10Ω),电源电压为3V。
第7题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允许交叉)
1
2
3
4
5
6
7
(2) 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
数,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3)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
压表示数为2.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则测得未知电
阻Rx= Ω。实验中通过移动滑片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计算出Rx的
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电阻Rx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
开路)
0.3
9
减小误差
1
2
3
4
5
6
7
(4) 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完成了该实验。电源电压不
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a、b为滑动变阻器两端,请把实验步
骤补充完整。
① 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a端,读出电压表示数U1。
② 闭合开关S, ,读出电压表示数U2,
则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 (用R0、U1、U2表示)。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b端
·R0
1
2
3
4
5
6
7(共21张PPT)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正
确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2. (蚌埠怀远段考)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小翔连接了
如图所示的电路。他先在电路的A、B间接入10Ω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后,改用15Ω电阻替
换10Ω电阻,闭合开关,接下来他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C )
A. 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出电流表示数
B. 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示数
C. 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出电流表示数
D. 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示数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3. (盘锦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
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 电源至少选用两节新干电池
C. 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 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第3题
B
1
2
3
4
5
6
7
8
A. 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
B. 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前一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后一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
保持不变
D. 前一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后一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
倍数变化
4.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两次使用滑动变阻
器的作用是( C )
C
1
2
3
4
5
6
7
8
5. (泉州南安校级段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若第四次实验
时将定值电阻R的阻值由15Ω调为20Ω后就直接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则这
个示数可能是( B )
B
第5题
R/Ω 5 10 15 20 30
I/A 0.6 0.3 0.2 0.1
A. 0.2A B. 0.17A C. 0.15A D. 0.13A
1
2
3
4
5
6
7
8
二、 填空题(每空8分,共32分)
6.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就是德国物理学家 通过探索总结出的规律。
正
欧姆
1
2
3
4
5
6
7
8
第7题
7. 如图甲所示为小鲁同学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
图,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分别将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
电阻R接入电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R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应保持 V不变;为完成整个实验,小鲁同学
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2.5
35
1
2
3
4
5
6
7
8
三、 实验题(28分)
8. (烟台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 设计实验时,小明制定了探究的总体思路:保持电阻不变,探究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物理上把
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叫做 。
控制变量法
1
2
3
4
5
6
7
8
第8题
(2)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
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选填“A”或
“B”)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
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
A
0.4
1
2
3
4
5
6
7
8
(3)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小明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
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是 (选填
“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
(4)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I-U和I-R的图像,如图丙、丁所示。
由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
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不正确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
变
正比
反比
1
2
3
4
5
6
7
8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玉林中考)由欧姆定律I=变形可得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D. 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决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通过它们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
的I-U图像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联后的总电
阻为R',那么关于R、R'的I-U图像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R的图像在Ⅰ区域,R'的图像在Ⅲ区域
B. R的图像在Ⅱ区域,R'的图像在Ⅰ区域
C. R的图像在Ⅲ区域,R'的图像在Ⅰ区域
D. R的图像在Ⅰ区域,R'的图像在Ⅱ区域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名学生用实验电压表的指针偏
转角度相同,则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 C )
A. 1∶5 B. 5∶1
C. 1∶4 D. 4∶1
第3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
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A )
A. 0.25A 20Ω B. 1A 20Ω
C. 0.4A 10Ω D. 1A 10Ω
5. 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V增大到2.8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0.1A,
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A )
A. 8Ω B. 16Ω
C. 24Ω D. 无法确定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6分,共48分)
6. (临沂中考)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当
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导体两端的
电压为零时,其电阻为 Ω。
7. (凉山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
数据分别画出了电阻R1和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
为 ,完成实验后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
压成 比。
0.2
15
1∶2
正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安徽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5Ω。闭合开
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A,电流表A的示数为1.2A,则电阻R2
= Ω。
第8题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安徽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12Ω。闭合开关S1,将单
刀双掷开关S2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2.5V;将S2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
数为1.5V,则电阻Rx的阻值为 Ω。
第9题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R2分别标有“15Ω 6V”和
“20Ω 10V”字样。若想要R1与R2串联,则甲应为 (选填“电
压表”或“电流表”);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均为电流表时,电
源电压最大为 V。
第10题
电压表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计算题(22分)
11. (芜湖期末)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A处时,
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处时,
电压表示数为2V。电源电压保持恒定,求:
(1) 电源的电压。
解:(1) 6V
第11题
(2) R的阻值。
解:(2) 10Ω
(3)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3) 20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1张PPT)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4课时 欧姆定律综合应用(习题课)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凉山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若当S1、S2闭合,甲、乙两
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5∶1,则当S1闭合、S2断
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 C )
A. 5∶4 B. 3∶5 C. 4∶5 D. 4∶1
第1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呼伦贝尔中考)如图所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由图像可知
( C )
A. 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 R1与R2的电阻之比为2∶1
C. 将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
比为1∶2
D. 将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
比为1∶2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合肥包河模拟)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实验时,发现电路出
现了故障。如果只有L1或L2其中一处出现电路故障,那么以下分析中正
确的是( B )
A.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L1短路
B.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L2开路
C.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L1开路
D.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L2短路
第3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4. (鄂州中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
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在不拆改实验电路的情况下,能够
测量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C )
第4题
A. ①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常德中考)图甲是热敏电阻Rt和定值电阻R的U-I关系图像,Rt的
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将Rt和R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电源
上,如图乙和丙所示。若图乙中加在两电阻上的电压URt∶UR=m,图丙
中IRt∶IR=n,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B
第5题
A. m= B. m> C. m< D. m=n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6分,共48分)
6. (福建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R1、R2、R3的阻值均
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
第6题
3
0.6
1
2
3
4
5
6
7
8
9
10
7. (自贡中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8Ω。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从a端滑到中点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
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
为 Ω,电源电压为 V。
第7题
8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8. (成都中考)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
阻值,小富提出,这样只能得到一组数据,测量结果误差可能较大。为
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 。
他们利用改进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并绘制出Rx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的A、B两条图线中, 是他们绘制出的图线。
滑动变阻器
A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沈阳铁西校级期末)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
若有3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则通过灯泡的电流
为 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定值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
上,干路电流为1.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第9题
0.4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计算题(22分)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3=5Ω。当开关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6A,电压表的示数是6V;当开关S1、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R1与R2的阻值。
第10题
解:据题意,S1、S2断开时,R1、R3串联,则R1===10Ω,所以U总=U1+IR3=6V+0.6A×5Ω=9V;当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I1===0.9A,所以I2=I总-I1=1A-0.9A=0.1A,所以R2===90Ω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1张PPT)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5课时 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习题课)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 (合肥蜀山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
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乘积变大
第1题
D
1
2
3
4
5
6
7
8
2. (安徽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厨房燃气报警装置的简化电路图。R为可
燃性气体浓度感应器。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时,R的电阻会变小。当
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外部的警报器就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
人员采取疏散、强制排风、切断天然气供给等安全措施。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B
A. 闭合开关后,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
变大,灯泡亮度变暗
B. 闭合开关后,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
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闭合开关后,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
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闭合开关后,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
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3. (连云港中考)如图是测量货车质量的地磅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货车
的质量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测出,R0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地磅的量程与R0的阻值大小无关
B. 货车的质量变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测量货车的质量
D. 仅增大R0的阻值,称量同一货车的质量时,电流表的
示数变小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4. (山西中考)小伟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测量空
气湿度的装置,其简化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
R0的阻值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R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
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D
A. 空气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大
B. 空气湿度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C. 当空气湿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6V
D. 当电路中电流为0.15A时,空气湿度为50%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二、 填空题(每空7分,共42分)
5. (甘南中考)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
的示数之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5题
不变
变大
1
2
3
4
5
6
7
8
6.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
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电
路进行探究,器材:学生电源(6V)、滑动变阻器(0~15Ω 1A)、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及导线若
干。若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则电压预设值范围是 V;若实验电
压预设值为1.5V,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则要更换最大阻值为 Ω的
滑动变阻器。
3~5
45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7. (广元中考)如图所示为课外活动时,同学们设计的电子身高测量仪
的电路简图,绝缘板A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可同步上下
移动。已知电源电压恒为20V,定值电阻R1=3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为“100Ω 1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如
表所示为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与被测者身高的对应关系。某同学测得自己
的身高为165cm,测量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A;为保证电路安
全工作,此测量仪测量的身高最多不能超过 cm。
0.25
185
第7题
身高
/cm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R2/Ω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2
3
4
5
6
7
8
三、 计算题(30分)
8.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使用的量程
为0~1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60Ω,定值电阻R1=30Ω。开关S
闭合,将滑片P从最右端B点移至滑动变阻器中点M。滑片P在M点时,
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1) 滑片P在M点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解:(1) 由题意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P
在M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M=0.3A,由I=可得,电阻R1
两端的电压U1=IMR1=0.3A×30Ω=9V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2) 电源电压。
解:(2) 由于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
电源电压U=IM(R1+RM)=0.3A×=18V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3) 为保护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的取值范围。
解:(3) 当电压表的示数U1大=15V时,电路中的电流I
===0.5A,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且电流表
的量程为0~0.6A,因此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此时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小
电压U滑=U-U1大=18V-15V=3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中的最小阻值R滑小===6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中阻值的取值范围是6~60Ω
第8题
1
2
3
4
5
6
7
8(共13张PPT)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3课时 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并联电路问题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河池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3Ω,R2=
6Ω。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R1的电流为1A B. R1两端的电压为2V
C. 干路中的电流为3A D. 电路的总电阻为9Ω
第1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若再闭合开关S1,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此时通过R1的电流
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则( C )
A. I1∶I2=2∶5 B. I1∶I2=3∶5
C. I1∶I2=3∶2 D. I1∶I2=2∶3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芜湖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标有“6Ω 1A”字样,R2标
有“3Ω 1.2A”字样,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
0~15V。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被损坏,则允许的最大电源
电压和此时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分别为( D )
A. 9.6V 1A B. 6V 1A
C. 3.6V 2.2A D. 3.6V 1.8A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呼和浩特中考)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用电器甲的电阻不变,大小为0.1Ω
B. 用电器乙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变大,最大阻值
为10Ω
C.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那么电
路中的电流为0.43A
D.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那么干
路中的电流为0.65A
第4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金昌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4Ω,闭合开关S,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
了单位。关于小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A. 4V 2Ω B. 5V 1Ω
C. 4V 1Ω D. 2V 2Ω
第5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6. (广安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b的指
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A,灯泡L1和L2的
电阻之比为 。
第6题
1.2
4∶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已知R1=
3R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4A,电
阻R1为 Ω;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A。
第7题
30
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黔东南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
其中R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
为 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则R2
的阻值为 Ω。
第8题
6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六安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某小灯泡L和某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图像,则电阻R的阻值为 Ω;将L和R连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
合开关S、S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5A时,小灯泡L的电阻值
为 Ω。
第9题
20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吉安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3V;将电压表
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只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定值
电阻R1的阻值为 Ω,R2的阻值为 Ω。
第10题
6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计算题(15分)
11. (淮北烈山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
R2为电阻箱,闭合开关S,当R2=10Ω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R2=
30Ω时,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
(1) 定值电阻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U。
解:(1) 闭合开关S,两电阻以并联方式接入电路,电
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I=I1+
I2=+,当R2=10Ω时,+=0.5A,当R2=30Ω
时,+=0.3A,所以R1=15Ω,U=3V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若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解:(2) 由于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因此电路的最
大电流为0.6A,则通过电阻箱的最大电流I2大=I'-I1=
I'-=0.6A-=0.4A,电阻箱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R2小===7.5Ω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