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寻找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
2.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物体浸入水中、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2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能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证据,并且分析、评价证据。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证据,并且分析、评价证据。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谈话:上节课探究知道泡沫块浮到水中的秘密是什么?
那么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看图,比较,思考
联系生活经验猜测
交流想法
活动2【活动】实验测量,分析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出示测力计,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钩码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2.动手实验。
3.汇报交流。
4.小结。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知下沉的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浮力计算方法:浮力=重力—拉力
㈡研究一个下沉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方法猜想下沉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以这个钩码为研究对象,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下沉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实验。
3.动手实验。
指导学生整理数据。
归纳概念: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三)大小不同的同一种材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1、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砝码,你认为它们在水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这样想。
2、动手实验
3、交流汇报
归纳概念: 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根据材料设计方案。
动手实验。
汇报交流
设计方案。
修改方案。
动手实验。
交流证据,
分享成果。
活动3【活动】分析数据,建立 概念联系。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现在我们 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因吗?整理数据形成概念
活动4【活动】 观察数据,解释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你能仿照泡沫块的受力情况示意图来试着画一画沉入水底的砝码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吗?
观察数据,引发新的猜想。
交流发现,生成问题,引导画图,解释概提出新问题,画出关系示意图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