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6)

文档属性

名称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11:41:5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因为有了前一课《浮力》的基础,孩子们明白了浮力的测量方法,了解了上浮的物体要受到水的浮力,并且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既然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可能学生还比较模糊,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认识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3重点难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解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板画示意图:
一、了解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板画示意图:
(1):将一块泡沫塑料块按入水中,如果将手松开,泡沫塑料块会怎么样?它为什么会上浮?
(2):当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不在上升时,它受到浮力了吗?这时它和它自身的重力有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说清: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泡沫塑料块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活动2【活动】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学生1:不会。
学生2:会。
2.教师:如果我们用沉浮筒作为我们的今天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证明我们的猜想?看谁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也可以出示沉浮筒,老师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所受到的拉力,让学生读出拉力的大小:
设疑:为什么两次读数不一样呢?
教师:让每组学生把沉浮筒浸人水中,动手测量一下钩码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所受到的拉力。
教师:同学们的测量结果和老师的一样吗?
学生齐声:一样。
教师:沉浮筒变轻了,那么减少的拉力是谁作用的结果呢?
学生齐声: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怎样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呢?(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减去钩码在水中受到的重力)
教师:大家真聪明,所以,刚才有的同学认为: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的猜想是错误的。
3.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验证了下沉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种现象:钩码刚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较大,等钩码完全浸入水中时,读数变小了一点,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活动3【活动】实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我们也用沉浮筒作为研究对象,看一看它在浸入不同体积时所受到浮力的大小,
1.测量一下同一物体的不同体积浸入水中的浮力的大小。为了方便记录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教师先解释记录表每一格表示的意思:
(1).教师:老师演示第一项:小部分浸入水中的测量过程。让一名学生进行读数,师生共同完成第一项的表格。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
0.7N
在水中的重力
0.5N
浮力大小
0.2N
排开的水量
最小
(2)、教师:下面同学们动手测量后两项,并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能汇报一下你的测量结果
(3).教师:表格第二项的数据不是唯一的,因为同学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可能不同。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小的浮力对应最小的排开的水量,最大的浮力对应最大的排开的水量。谁能说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1: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小,它受到的浮力越小。
学生2: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他受到的浮力越大。
教:说的非常好。刚才我们测量了同一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那么不同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否与同一物体的规律一致呢?
2、测量下沉的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教师:我们还有这样几种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体积大一点的铁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怎么样的?请你试一试
让我们测量一下不同物体浸入水中的浮力的大小。为了方便记录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小铁块
小铝块
大铁块
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2).教师:下面同学们动手测量,并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能汇报一下你的测量结果
学生汇报:
4.教师: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小的浮力对应最小的排开的水量,最大的浮力对应最大的排开的水量。体积相同,受到的浮力差不多,谁能说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1:物体小,排开的水量越小,它受到的浮力越小。
学生2:物体大,排开的水量越大,他受到的浮力越大。
教师:非常好,无论是同一物体还是不同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都符合这个规律。
活动4【讲授】利用重力和浮力解释物体的沉浮
为什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还下沉呢?能否用示意图来表示。学生用示意图表示(有学生用多个箭头表示力大),经过教师引导,修改再展示。
学到这,我们就可以分析出物体为什么下沉或上浮了。我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表示一个物体,用一个上方开口的长方形表示水槽,里面画上水。当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物体首先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其次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
2.教师: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上浮;
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下沉;
活动5【练习】开心拓展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当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停在水中什么位置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