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61)

文档属性

名称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配套教学设计(6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8 11:42:1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3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
4重点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5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 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研究的问题:
实验方法:
所需器材:
实验结果:
活动2【活动】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小石块
中石块
大石块
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活动3【活动】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胎教仪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板书设计: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