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在学生已经探究过同一种材料与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变化与浮力变化的关系、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研究之后进行的。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后已经比较容易理解。对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没有把握。但是,学生会有一些生活经验,如游泳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会被水托起来、打水时水桶在水中和离开水时重力不同。这些经验提醒学生,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本课内容从思维的发展上看,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严谨和完整。从科学探究的发展上看,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从科学概念上看,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排开水的体积与浮力大小的关系,用浮力与重力大小的比较,揭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如果物体下沉了,它是否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
活动2【讲授】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生交流:联系生活情形,进行推测说明理由。
2、学生动手感受小石块在空气中和水的不同。(教师讲解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3、课件出示问题:小石块在水中和空气中的重力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谈话: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5、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形成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认识,引导得出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6、汇报结果。
活动3【讲授】二、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1、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化吗?
(1)顺势(
活动4【讲授】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师: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石块放在水中是下沉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重力>浮力 石块下沉
2、师: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它在水中是上浮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重力<浮力 塑料块上浮
3、学生画一画石块和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情况。
4、全班交流,明确用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活动5【讲授】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也可课件出示)
6、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浮力>重力 上浮 浮力<重力 下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