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再别康桥》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再别康桥》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5 20: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徐志摩
再别康桥
走进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率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耗传来,胡适连呼:“天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徐志摩广为流传的,除了他的诗还有他的私生活。
才女林徽因
徐志摩
二任妻子陆小曼
发妻张幼仪
走进作者
林徽因——爱
狄更斯——自由
泰戈尔——美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斯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与狄更斯、罗素成为好友。
泰戈尔访华后,他随泰漫游欧洲,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在那里,她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 林徽因。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创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徐志摩
康桥情节
而徐志摩跟康桥的缘分,远不仅如此。
1922年,第一次离开康桥,写下长诗
《再会吧,康桥》
1926年,再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第三次也是告别的一次,留下诗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其实是徐志摩留给康桥的告别礼。
康桥情节
新月派,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
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新格律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月派:
五四以后“新诗”
新月派“新诗”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胡适《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每节押韵,韵脚为:来,彩
娘,漾
摇,草
虹,梦
溯,歌
箫,桥
来,彩
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说说音乐类体现在哪些方面?
1、押韵灵活,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音节和谐,节奏轻缓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三、这首诗歌的“建筑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者深寻,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宝塔诗:声韵和谐,节奏明快,
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
未来
  并不会自行到来,
咱们必须
    采取写办法。
共青团,
    抓住它的鳃!
少先队,
    揪它的尾巴!
公社
  并非童话里的公主,
让人们夜夜为她
      害相思病。
计算好,
    考虑妥,
      看准了,
        就前进,
令狐楚《山》
马雅可夫斯基(俄国)
阶梯诗: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能较为
充沛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层次。
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思妻诗 》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宋代李禺《两相思》:
《思夫诗 》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枯。
十字诗:以十字开花状来读。



理达通经教学开



下面是古代一位私塾先生劝学生认真读经书的十字诗,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才秀成经教学开,开学教经有路来,来路有经通达理,理达通经成秀才。
四、绘画美
你觉得哪一节最美?为什么?
青荇水底招摇图
挥别云彩图
河畔金柳艳影图


找出文中描写的由意象组成的美好画面。
给画面取名。
榆荫浮藻清潭图
撑篙漫溯图
黄昏夏虫图
四、绘画美
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画面美。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每一节都是一幅画。
流动美。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美,给人以立体感。
情感变化
1.难舍难分
2.欢喜和眷恋
3.欢喜和眷恋加深
4.眷恋之情更深
5.感情达到高潮
6.心情回落 静思默想
7.悄悄作别
挥别云彩图
河畔金柳艳影图
青荇水底招摇图
榆荫浮藻清潭图
撑篙漫溯寻梦图
夏虫沉默图
挥别云彩图
感情起伏,首尾呼应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请思考每一节中感情的变化。
再别康桥
现实 飘然而去 依恋
寻梦 康桥景象 秀美
现实 飘然而去 依恋
抒发了依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霍秀全:《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表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识相恋后,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当他和张幼仪离婚后,林徽因却突然回国和梁思成结婚,一向有绅士风度的诗人,只能将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通过诗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诗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阳中的新娘”,这作为美好生活象征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寻梦中的“梦”,是指两人当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暗含了不浅的感情记忆,只能暗藏在心里,独自享受。
陈伟农:《再别康桥》一个不可缺少的魅力在于它的音乐美!
拓展阅读 触类旁通
《偶然》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6年5月所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
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 然
徐志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著名诗人卞之琳
◆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