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 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如果物体下沉了,它是否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
教师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 你有什么感受。
提问: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了吗
讲: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并用图示画出来。
师生交流:设计计划方案
活动2【活动】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讲: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分别测量钩码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人水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并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填表: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计算钩码排开的水量。
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讲:下面我们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
(1)在空气中的重力
(2)在水中的重力
(3)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4)排开的水量
学生实验,填表
提问: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能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吗?
(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活动3【讲授】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