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师版 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师版 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6 21:05: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培优学案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②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帝国(战后分裂) 三国协约:英、法、俄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
5.列强争夺焦点: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导火索:1914.6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3.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范围:欧洲战场,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4.转折点:1916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体现一战的特点:残酷性和破坏性)
5.加快战争结束: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参加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6.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性质: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弹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使用,趋利避害。)
9.影响:
(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10.启示: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
A.凡尔赛体系形成 B.华盛顿体系确立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经济大危机爆发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英法意比”“国际联盟桥”“美国悠闲看热闹”,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形成了凡炙赛体系,成立了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故选A项。
一战后,召开华盛顿会议,形成华盛顿体系,排除B项。
二战期间,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排除C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史实。
2.“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 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 实现!这就是一个强盛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要战争”的借口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三级会议召开
C.萨拉热窝事件 D.巴黎和会召开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一站爆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波士顿倾茶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在北美,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不符合题意;
B.三级会议召开,三级会议召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不符合题意;
D.巴黎和会召开,巴黎和会是在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召开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分析识记。
3.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下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答案】D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D项正确;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4.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欧洲大国英法德对外投资都大幅下降。
A项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5.如果把一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SO2”来表示,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索姆河战役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项德军突袭波兰是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C项萨拉热窝事件是方程式中的“点燃”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D项诺曼底登陆属于二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三国协约建立。下列国家与三国同盟或三国协约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法国——三国同盟 B.英国——三国同盟
C.德国——三国协约 D.俄国——三国协约
【答案】D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82年,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D项正确;
英法是协约国,排除AB项;
德国是同盟国,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同盟或三国协约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7.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880-1914年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呈现增长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都在扩军备战,欧洲国际关系空前紧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项正确;
材料是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统计,不能体现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排除A;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8.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新式武器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可以得出一些国家资产阶级反帝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如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开始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故C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新式武器,排除A;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低了欧洲地位,排除B;
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的灾难,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
9. 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
导致(  )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国家实力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强国,德国实力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英国、法国实力下降,但是所占殖民地面积即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仍然是处于世界第一、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D符合题意;
ABC三项是经济实力变化的表现,但不是最终结果,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10.《全球史》认为:“1916年不仅牵连了‘全球’,还蝴蝶效应般地影响着‘一战’战后的百年政治格局。”如果把1916这个年份作为坐标点,最可能出现在这个坐标点上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不列颠空战 D.莫斯科保卫战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 根据题干“1916年不仅牵连了‘全球’,还蝴蝶效应般地影响着‘一战’战后的百年政治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凡尔登战役以法国的胜利告终,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根据材料时间即可判断,A符合题意;
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不列颠空战是1940至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莫斯科保卫战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14年9月 1917年
交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据材料“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变化”可知,材料数据表明1917年发生了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巨大变化,协约国在生铁、钢、煤的产量明显超过了同盟国,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综合实力,故选B项。
一战开始之际,意大利就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作战,排除A项。
俄国退出一战使协约国军需品生产量减小,排除C项。
德国战败投降是1918年,不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12.天平是一种衡器,依据杠杆原理制成。当两端的质量(重量)不等时,天平的持平稳定局面会被打破。右图可用来分析(  )
A.工业革命的驱动力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C.“三角贸易”的特点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德国后来居上,但是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排除A项;
“三角贸易”的特点在题干图示里没有体现,排除C项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题干图示里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毒气等新式武器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史论是依据史实得出的分析和结论,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看法,属于史论,C项正确;
题干中ABD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以后;②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1914年6月; ③美国对德宣战是在1917年; ④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所以时间先后顺序是 ②④③① ,B项正确,排除ACD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
15.有学者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根据材料“ 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 ”和所学可知,殖民地的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不断反抗,因此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有利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列强矛盾,排除A项;
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并未结束,排除B项;
欧洲仍然具有优势地位,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他可以将敌方的海军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并掐断敌方的海外贸易航线。在英国海上力量的保护下,英国的海外贸易航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繁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更为英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
——《英国海上霸权与大英帝国》
材料二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新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德国海军开始了飞速的扩张。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的未来是在海洋上”……德国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唤起的对英国的普遍敌意,挑衅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样,由于对英国海军的挑战,以及对法国和斯拉夫人的这些侵略,它迫使英法和俄国形成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
——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外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香港《文汇报》2014年2月13日社论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海军发展与英国海外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海军飞速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法俄“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形成的具体内涵。
比较材料二、三,回答德国与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1)海军发展保护海外贸易正常运行;海外贸易为海军发展提供军费。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其提供技术基础。形成“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对抗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
(3)德国:取得海上霸权;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1)考查了英国经济军事的相关内容。分析题干,注意关键词:“根据材料一,归纳”,这类问题答案往往在材料当中,所以要对材料一分析理解,从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然后归纳概括总结。分析材料,应该注意这一句话:“在英国海上力量的保护下,英国的海外贸易航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繁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更为英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所以答案为:海军发展保护海外贸易正常运行;海外贸易为海军发展提供军费。
(2)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分析题干,注意关键词:“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类问题答案往往在材料当中,所以要对材料二分析理解,从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然后归纳概括总结。应该注意的是:“ 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新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德国海军开始了飞速的扩张”。联系所学知识,英法俄三国组成三国协约,与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项抗衡。所以本题答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其提供技术基础。形成“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对抗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
(3)考查了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分析题干,注意关键词:“比较材料二、三”,这类问题答案往往在材料当中,所以要对材料分析理解,从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然后归纳概括总结。注意材料二中:“德国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唤起的对英国的普遍敌意,挑衅英国的海上霸权”,材料三中应该注意“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概括两句话,从而可以得出答案:取得海上霸权;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德国
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加入协约国的国家:英国
据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右 A;左上 B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1)本题考查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内容。观察图片,可以判断此图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联系所学知识,三国同盟为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协约为英国、法国和俄国。图片中俄国所在为外面圆形的集团,所以图片中内三角形为三国同盟,外面的圆形为三国协约。所以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家德国位置在右。左边分别为三国协约中的英国和法国。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法国位于欧洲大陆,所以英国位置在左上,法国位置是左下。因此答案为右A;左上B。
(2)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相关内容。图片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员国的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为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个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答案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战争带来灾难】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称“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3)三国同盟(或同盟国)、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4)如: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914年代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点燃了欧洲这个火药桶,一战爆发。
(2)根据所学知识,1916年被成为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双方投入百万兵力厮杀,该战后,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法军逐渐占据了主动权,成为一战的转折点。该战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3)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夕,欧洲形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意和奥匈帝国同盟国两大集团对峙。
(4)根据自己的理解,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可以是热爱和平,远离战争,也可以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等。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两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地理角度分析同盟国的优势和劣势。
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读图和回答以上问题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影响:这两个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使得国际关系异常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
(2)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优势:位置相邻可形成整体;劣势:可能会受到英法俄的东西夹击。
(4)英国、德国。
(5)国家之间的对抗不利于双方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战争;国家间合作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双赢”的结果。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解读材料三的图示,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后,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使得国际关系异常紧张,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2)材料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从这个图示来看,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生了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重新瓜分世界,于是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从地理优势看,同盟国位置相邻可形成一个整体,便于集中力量,是优势,但是同盟国的组成更可能遭到英法俄的东西夹击中,是劣势。
(4)从对材料二的漫画解读中,可以看到当时对立最严重,矛盾最大的是英德矛盾。
(5)根据所学知识,得到的启示是:对抗不利于解决问题,甚至会导致战争,国家间的合作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培优学案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②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帝国(战后分裂) 三国协约:英、法、俄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
5.列强争夺焦点: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导火索:1914.6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3.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范围:欧洲战场,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4.转折点:1916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体现一战的特点:残酷性和破坏性)
5.加快战争结束: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参加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6.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性质: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弹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使用,趋利避害。)
9.影响:
(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10.启示: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
A.凡尔赛体系形成 B.华盛顿体系确立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经济大危机爆发
2.“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 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 实现!这就是一个强盛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要战争”的借口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三级会议召开
C.萨拉热窝事件 D.巴黎和会召开
3.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下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4.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5.如果把一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SO2”来表示,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索姆河战役
6.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三国协约建立。下列国家与三国同盟或三国协约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法国——三国同盟 B.英国——三国同盟
C.德国——三国协约 D.俄国——三国协约
7.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8.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新式武器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
9. 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
导致(  )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国家实力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全球史》认为:“1916年不仅牵连了‘全球’,还蝴蝶效应般地影响着‘一战’战后的百年政治格局。”如果把1916这个年份作为坐标点,最可能出现在这个坐标点上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不列颠空战 D.莫斯科保卫战
11.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14年9月 1917年
交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12.天平是一种衡器,依据杠杆原理制成。当两端的质量(重量)不等时,天平的持平稳定局面会被打破。右图可用来分析(  )
A.工业革命的驱动力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C.“三角贸易”的特点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毒气等新式武器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③④①
15.有学者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他可以将敌方的海军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并掐断敌方的海外贸易航线。在英国海上力量的保护下,英国的海外贸易航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繁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更为英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
——《英国海上霸权与大英帝国》
材料二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新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德国海军开始了飞速的扩张。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的未来是在海洋上”……德国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唤起的对英国的普遍敌意,挑衅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样,由于对英国海军的挑战,以及对法国和斯拉夫人的这些侵略,它迫使英法和俄国形成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
——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外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香港《文汇报》2014年2月13日社论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海军发展与英国海外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海军飞速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法俄“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形成的具体内涵。
比较材料二、三,回答德国与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德国
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加入协约国的国家:英国
据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战争带来灾难】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称“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两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地理角度分析同盟国的优势和劣势。
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读图和回答以上问题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