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景阳冈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 景阳冈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6 12:18: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景阳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专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呈现了四大名著的魅力,这也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小说”单元。连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构成了本单元的五个教学内容。体现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课程体系,即在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进而通过略读实践内化方法,最后走向多篇及整本书的课外阅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指向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对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二、设计思路
本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第 2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课文在语言上体现出古代白话小说的鲜明特点,有些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此外,文中所用动词十分丰富,把老虎和武松的动作描写的极为生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景阳冈的大致环境,能把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之中。另一幅画的是武松举起哨棒向猛虎劈去,哨棒却打在树上断成两截,生动地展现了武松与猛虎搏斗时紧张、危急的形势,能帮助学生想象武松打虎的场景,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目标
1.积累与梳理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能大致了解四大名著内容;积累理解生僻词语的经验。2.品味语言,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能够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更好地阅读古典名著;聚焦单元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与精彩情节,感受主要人物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在学习过程中打开名著阅读视野,养成热爱名著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任务一:话情节——图示理脉络 1. 师:《景阳冈》的情节你是怎么梳理的呢?借助自主学习单,谁来说?生:(喝酒),上冈,然后打虎,最后下冈。师:是这样吗?生:是。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师:根据原著中的描述,(出示原著:早有阳谷县知县相公使人来接武松,都相见了。叫四个庄客,将乘凉轿来抬了武松,把那大虫扛在前面,挂着花红段匹,迎到阳谷县里来。)武松打虎后并没有过冈回他的家乡清河县,而是返回了阳谷县休息。所以下冈可以写在这里。来,修改一下你的学习单。 2.师:修改完的马上坐好了,习惯真好。来,借助这个脉络图,谁能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评:借助关键词你就把故事讲清楚了。总结:你瞧,像这种篇幅比较长的小说,我们借助图示梳理出情节,也是阅读名著的好方法。(出示单元任务总结)(板贴:图示法) 师: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骨架,那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读小说还得品人物。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武松。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呢?又是怎么写出来的?设计意图:在这一任务中,让学生借助图示梳理脉络,将情节归纳提炼为 4个词语,这一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清晰化。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任务二:品人物——细读精彩处 1.师:在这四个情节中,最精彩的是哪个?生:(打虎) 2.师:打虎是这个故事中最精髓的部分,想把这部分讲精彩啊,咱们先得理清顺序。接下来,请大家快速默读 6-7自然段,按照课文内容给图片排排序。生默读。师:谁上来排排序。大家同意吗? 3.看,打虎这部分先写了——接着写——然后——最后——出示:躲闪老虎——棒劈老虎——拳打老虎 ——打死老虎总结:理清顺序,就能把故事讲清楚了。(板贴:按顺序) 4.师:让我们一起进入躲闪老虎(出示)躲闪老虎:师:请大家默读这一部分,完成任务的活动 1。 活动 1:默读“躲闪老虎”,完成以下练习。 (1)这部分老虎和武松打了()个回合。每个回合先写了(),再写了()。 (2)老虎是怎么进攻的,武松又是怎么防守的?请找出相应的动作,填写在鱼骨图上。 任务三.师:我看到大多数孩子都写完了,第一题谁来说?(学生边说边出动词)动画效果生 1回答第一小题。 师:非常好。第二题你来。生回答。师:你看,借助鱼骨图我们就理出了他们打斗的回合。按回合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完整。(板贴:分回合) 立足于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分组讨论 师:把动词放回文中,咱们来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武松? 生:武松的敏捷......师:具体说说。生:我从......师:你抓住这几个动作就看到了一个敏捷的武松 教给学生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思维延伸 师:写作文时,我们知道动词尽量不重复,这里却连用两个“闪”。闪是什么意思?生:(躲,藏,避开)师:那最后一处“闪”,咱就换成(躲,藏,避开)行吗?生 1:不行。因为......评:是的,情况紧急,闪是最本能的反应。请你读。生 2:躲,藏,看不出武松的快。评:一个“闪”字就写出了武松动作的——敏捷,多精准。你把“敏捷”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敏捷......带着感受读一读。总结:准确的动词塑造出生动的人物。抓住动作,这个故事就能讲明白。(板贴:抓动作)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要体会武松性格上的勇敢、机敏,本节课引导孩子紧紧抓住武松打虎动作的段落,抓住“闪”、“按”、“挨”三个动词,特别是“闪”,通过换词、比较,删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锤炼字词的能力,使武松形象呼之欲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学习本部分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划出武松打虎的动作,在旁边写感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 “闪”、“揪”、“按”......等动词。再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品读“揪”的字面意思,知道“揪”的意思是“紧紧地抓住、用力地拉住”,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文字感知;第二步,我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并带着不同的心情品读这个“揪”,这个意味深长的“揪”字折射出武松超人的力量和过人的胆识,这是对词语理解的质的飞跃。当学生明白“揪”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真正感悟到武松的精神品质后,自然也就能用心去感受语言,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
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学生个人的学习所得。然后想象武松打虎的画面,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武松的豪放、倔强、勇敢、机敏的英雄形象。值得一提是这一堂课中,老师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昂的热情,营造了有激情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在动情处,老师“手舞足蹈”,真正进入了课堂,进入了与学生的对话,完全置“公开”的课堂之外。总之,本节课为艰涩难懂的阅读课提供了教学模板。课堂中所涉及的阅读方法,行之有用,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