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师版 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师版 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7 11:19: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巩固培优学案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城主要是明长城。
修建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2、北京城(明成祖(朱棣修建))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核心是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以魏蜀吴为题材所写,
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地位: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
2、明代戏剧;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3、明代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 (都具有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精神)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根据所学和题干“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可知,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这三部著作是集大成者,A正确;
明朝在传统科技上仍比西方先进,B项不正确;
题干是说这一时期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没有涉及国家制度,C项不正确;
中国传统科技有技术发明但无理论探讨,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认识。
2.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魏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著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等,华佗是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李时珍是明朝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而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名臣,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 King》(猴王)。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 根据(The Monkey King)(猴王)可知,本题考查的为《西游记》,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西游记》的内容。
4.历史发展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下面所列信息按照唐,宋,明的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
B.西域都护―宣政院―驻藏大臣
C.《静夜思》李白―《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西游记》吴承恩
D.《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天工开物》宋应星―《本草纲目》李时珍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中国古代文学;宋代的经济发展;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A. 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 ,不符合题意;
B. 西域都护―宣政院―驻藏大臣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静夜思》李白是唐朝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宋朝时期的,《西游记》吴承恩是明朝时期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天工开物》宋应星―《本草纲目》李时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分析备选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5.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______________处可填(  )
第一类:《论语》《老于》《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A.《韩非子》,不符合题意;
B.《兰亭集序》,不符合题意;
C.《窦娥冤》,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分类整理了我国的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是科技著作类,按照这一标准,明朝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属于同一类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先看出这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的分类,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促进北疆开发和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明长城东起______西至______。(  )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居庸关、嘉峪关 D.鸭绿江、嘉峪关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鸭绿江、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起止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长城的起止点的相关史实。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明长城和秦长城。
7.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所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白居易的五言古诗,排除;
C项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排除;
D项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红楼梦》创造的背景、时间、作者、作品概况、主题、评价等相关史实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8.“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者一接触它,便感受到那种芳香美丽,那种青春的纯洁的气息,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空前绝后的。”材料描述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满纸荒唐言”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古绝句,此诗见于《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社会现实,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D正确;
《三国演义》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的政治、军事斗争,是明朝罗贯中的文学作品,A排除;
《水浒传》描绘了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故事,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B排除;
《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斩妖除魔的故事,是明朝吴承恩的作品,AB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有关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9.下图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
A.毕昇 B.徐光启 C.张衡 D.祖冲之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
AC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示巨著的作者,不符合题意;
B项徐光启是题干图片所示巨著的作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农政全书》的作者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政全书》的作者的相关史实,知道《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0.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志通俗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涌现出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意愿的作品。《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由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选项C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史实才是答题的关键。
11.下侧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三国演义》 D.《梦溪笔谈》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故C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魏郦道元的农学著作,《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时间不符,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时期的小说。
12.古代中国科技体系中有农学、医学、天文学、算学四大学科,下列各项中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
A.《九章算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依据题干“属于农学著作”,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农学家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D 符合题意;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A不符合题意;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不符合题意;
《本草纲目》是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古代中国科技体系中有农学,医学,天文学,算学四大学科为依托,考查《农政全书》,关键信息是“农学著作”。
13.如下图的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判断使用筒车的好处是(  )
①节省人力 ②便于纺织 ③节省时间 ④提高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据题干“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筒车利用水流自行灌溉,节省人力,提高了效率,①④符合题意,即B项符合题意;
筒车是一种灌溉工具,而非纺织工具,故②与题意不符,据此可排除AC项;
据图示无法得出筒车节省时间,故③与题意不符,据此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兴修水利,修建了40多处大兴水利工程,还创制了生产工具。
14.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1420年明朝北京城基本建成,故宫成为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的建造,主要体现了(  )
A. 重视民生 B.皇权至上 C.中西合璧 D.无为而治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按照“前朝后殿”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皇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魄雄伟,规划严整,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其建造主要体现了皇权至上。选项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故宫建造的特点的相关史实,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
15.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明代李时珍对中医发展贡献极大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一部农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是一部地理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D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李时珍的医学贡献和《本草纲目》的历史价值。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时代面貌的反映。它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蕴含的社会政治理想,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1)【唐诗】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1中两位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
(2)【宋词】
材料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图2以“宋词”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a、b、c三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元曲】
材料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据《窦娥冤》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三属   (请在①口述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实物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并填入空格内)写出明代以后任意两位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文人的名字。
(4)【明清小说】
材料四:
图3 图4
图3、图4中的人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说说你喜欢其中哪一本名著,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不同:前者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后者反映战争带来的痛苦,诗风淳朴厚重。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历尽坎坷。
(2)a:苏轼;b:委婉、细腻、清秀;c: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红楼梦》;理由:略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两位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是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2)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a是苏轼,他是北宋豪放派词人,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她的词委婉、细腻、清秀。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如图人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分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红楼梦》,我喜欢《红楼梦》,理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小说。《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故答案为:(1)不同:前者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后者反映战争带来的痛苦,诗风淳朴厚重。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历尽坎坷。
(2)a:苏轼;b:委婉、细腻、清秀;c: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红楼梦》;理由: 《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小说。《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光耀千古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光耀千古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等相关史实。
17.制度创新与完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发展、科技进步等是构成我国历史演进的奏鸣曲之一,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文明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
中华文明史
第一章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
第一节天文厉算的演变
天文观测 祖冲之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发展
第三节生产工具的革新
尚镇型 筒车
第二章……
材料二:苏轼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下面是苏轼的诗词和碑文
《食荔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注: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你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以唐朝为例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一节)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阅读材料三,任选上图中两例来论证"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一观点。
【答案】(1)内容: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治未病”理论、麻沸散、外科手术、华佗; 《本草纲目》、李时珍;《千金方》,孙思邈。
第二章艺术的辉煌灿烂
第一节绘画艺术的兴盛
阎立本 吴道子
(2)信息:苏轼 曾到过广东并留下很多诗词作品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改变了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影响;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两节)。
第二章 艺术的辉煌灿烂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兴盛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精进
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
(2)从材料二苏轼的诗词《食荔枝》和碑文“苏东被书《广州南海浴日亭诗文碑》”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中,可提取到的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苏轼曾到过广东并留下很多诗词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火药的发明,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推动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故答案为:(1)内容: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治未病”理论、麻沸散、外科手术、华佗; 《本草纲目》、李时珍;《千金方》,孙思邈。
第二章艺术的辉煌灿烂
第一节绘画艺术的兴盛
阎立本 吴道子
(2)信息:苏轼曾到过广东并留下很多诗词作品。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改变了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佗和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发明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华佗和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发明等相关史实。
18.追忆文化名人,欣赏古代文学。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文化名人】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
【文学名篇】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摘自杜甫《春望》
材料三: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摘自《三借芭蕉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方框中的内容。
(2)材料二中的情景是唐朝哪一事件造成的?材料三故事片段摘自我国哪一名著?其作者是谁?
(3)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1)①李白;②诗仙;③李清照;④北宋;⑤关汉卿;⑥《窦娥冤》。
(2)安史之乱;《西游记》;吴承恩。
(3)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昌盛。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盛唐诗人,诗歌具有强烈的想象力,感染力和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李清照是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内容以北宋灭亡为界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家,代表作是《窦娥冤》,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显示的是唐朝的战乱,是由安史之乱造成的;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故事片段摘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发展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昌盛;
故答案为:(1) ①李白;②诗仙;③李清照;④北宋;⑤关汉卿;⑥《窦娥冤》。
(2) 安史之乱;《西游记》;吴承恩。
(3) 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昌盛。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识记;
(2)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最后一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注意要理解。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大疫出良方,中医药“三药三方”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医药学再次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听说)贵(尊重)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医生);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风、寒、湿等老年病症);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摘编自《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材料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辫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摘编自《伤寒杂病论》序
材料三: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摘编自《三国志 魏书 华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扁鹊对中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于西汉时期成书,奠定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医学著作是什么?他在该著作中提出的哪一理论对今天我们预防新冠肺炎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名医华佗在实施外科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剂名称是什么?华佗是通过什么方法“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4)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中医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为保护和发展中医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
(2)《伤寒杂病论》。“治未病”。
(3)“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4)大力发展传统医学,加大中医药学的科研经费投入,改良中药生产工艺等。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扁鹊对中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于西汉时期成书,奠定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黄帝内经》;
(2)依据材料二信息“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辫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可以看出, 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医学著作是 《 伤寒杂病论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他在该著作中提出的 “治未病” 理论对今天我们预防新冠肺炎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名医华佗在实施外科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剂名称是 “麻沸散” , 华佗是通过创编“五禽戏” 方法“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故答案为:(1)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
(2) 《伤寒杂病论》。“治未病”。
(3) “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4) 大力发展传统医学,加大中医药学的科研经费投入,改良中药生产工艺等。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第一问需要学生理解识记回答,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结合一起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巩固培优学案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城主要是明长城。
修建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2、北京城(明成祖(朱棣修建))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核心是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以魏蜀吴为题材所写,
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地位: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
2、明代戏剧;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3、明代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 (都具有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精神)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2.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魏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 King》(猴王)。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4.历史发展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下面所列信息按照唐,宋,明的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
B.西域都护―宣政院―驻藏大臣
C.《静夜思》李白―《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西游记》吴承恩
D.《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天工开物》宋应星―《本草纲目》李时珍
5.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______________处可填(  )
第一类:《论语》《老于》《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促进北疆开发和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明长城东起______西至______。(  )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居庸关、嘉峪关 D.鸭绿江、嘉峪关
7.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8.“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者一接触它,便感受到那种芳香美丽,那种青春的纯洁的气息,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空前绝后的。”材料描述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下图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
A.毕昇 B.徐光启 C.张衡 D.祖冲之
10.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志通俗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11.下侧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三国演义》 D.《梦溪笔谈》
12.古代中国科技体系中有农学、医学、天文学、算学四大学科,下列各项中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
A.《九章算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3.如下图的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判断使用筒车的好处是(  )
①节省人力 ②便于纺织 ③节省时间 ④提高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1420年明朝北京城基本建成,故宫成为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的建造,主要体现了(  )
A. 重视民生 B.皇权至上 C.中西合璧 D.无为而治
15.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明代李时珍对中医发展贡献极大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时代面貌的反映。它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蕴含的社会政治理想,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1)【唐诗】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1中两位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
(2)【宋词】
材料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图2以“宋词”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a、b、c三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元曲】
材料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据《窦娥冤》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三属   (请在①口述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实物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并填入空格内)写出明代以后任意两位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文人的名字。
(4)【明清小说】
材料四:
图3 图4
图3、图4中的人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说说你喜欢其中哪一本名著,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理由。
17.制度创新与完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发展、科技进步等是构成我国历史演进的奏鸣曲之一,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文明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
中华文明史
第一章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
第一节天文厉算的演变
天文观测 祖冲之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发展
第三节生产工具的革新
尚镇型 筒车
第二章……
材料二:苏轼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下面是苏轼的诗词和碑文
《食荔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注: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你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以唐朝为例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一节)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阅读材料三,任选上图中两例来论证"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一观点。
18.追忆文化名人,欣赏古代文学。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文化名人】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
【文学名篇】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摘自杜甫《春望》
材料三: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摘自《三借芭蕉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方框中的内容。
(2)材料二中的情景是唐朝哪一事件造成的?材料三故事片段摘自我国哪一名著?其作者是谁?
(3)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大疫出良方,中医药“三药三方”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医药学再次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听说)贵(尊重)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医生);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风、寒、湿等老年病症);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摘编自《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材料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辫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摘编自《伤寒杂病论》序
材料三: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摘编自《三国志 魏书 华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扁鹊对中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于西汉时期成书,奠定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医学著作是什么?他在该著作中提出的哪一理论对今天我们预防新冠肺炎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名医华佗在实施外科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剂名称是什么?华佗是通过什么方法“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4)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中医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为保护和发展中医提出合理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