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6 14: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文言文大意;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司马光的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2.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司马光传》,去看看那年发生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并相机教学生字“司”。)
4.介绍资料。(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老师补充介绍: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姓司马,是复姓。
5.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姓氏歌》。说说你认识或知道的复姓人。
6.结合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谁能借助插图,猜猜本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利用已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但是同时也对文言文充满好奇。因此,教师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学好文言文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此外,课前让学生收集司马光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主人公,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读通课文,感悟大意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吗?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古人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读”。
1.第一遍默读课文,要求: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第二遍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2)边读边画出停顿。
3.第三遍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注意和同桌比较停顿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先讨论一下。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司、跌、皆、弃、持。其中形声字“跌”和“持”引导学生关注形旁,猜猜意思,做动作理解。
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初学文言文要求学生能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
(3)再次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特别关注他的停顿。交流如何停顿,集体指正。
5.师范读,学生大声齐读。读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印象。生交流。
师小结:文言文常常用几十个字表达出成百上千个字的意思,所以,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
6.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司马光砸破瓮救落水同伴。)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白话文在遣词造句上的风格截然不同,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们学习文言文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因此,在让学生初读时,采用了同桌合作交流的方法,降低断句难度和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大胆发挥。之后,在交流评议的基础上,感受正确的断句读法,并根据初读感受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生字,规范书写
1.出示生字:司、庭、跌、持。
(1)区分结构:
司、庭:半包围结构。跌、持:左右结构。
(2)组词。
2.指导书写“庭”。
(1)请学生说说“庭”的记忆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指导:广字头的撇要写得舒展,里面的建字底不要写成走之。
(3)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指导书写“跌、持”。
(1)观察字的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跌:足字旁的提和“失”字的长撇,注意穿插避让。长撇要出头。
持:“寸”的竖钩的起笔位置在“土”的竖画的收笔位置的右边一点点。提和横要避让,注意几个横画之间距离要均等。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字能力。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就像做人一样有谦让、有配合。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才能将字写得美观、匀称。
四、课下练习
1.练写生字“司、庭、跌、持”。
2.读熟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配乐朗读,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配乐范读。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情,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教师做出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朗读时特别注重节奏和韵味,请听配乐范读。
2.学生配乐读:(1)配乐自由读。(2)配乐指名读。(3)配乐男女生对读。(4)配乐齐读。
3.过渡: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相信理解意思后大家一定能读得更有味道。下面我们就要去攻克难关,理解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充满韵味。这种表达上的特色,是学生需要体会感悟的。因此,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出示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做批注、碰到难句反复读几遍等方法来学习文言文。
(1)自读自悟。读一句,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把关键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再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不懂的地方,留待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
(1)请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文意思,其他小组点评,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要求:每句的意思说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变就可以。
(2)教师相机划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板书)
①群儿戏于庭:“于”就是在的意思。古人的庭院有花有草,最适合孩子们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一个“戏”字大家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棒!)
②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肯定是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③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登”是爬的意思,“足”是失足的意思,“没”是沉没的意思。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瓮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谁能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读,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板书)
①众皆弃去:“众”指的是谁?(除司马光以外的孩子们)“弃”是抛下的意思,“去”是逃走,离开的意思。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②只有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请一名学生上台做做动作。(指导双手用力)通过动作理解意思。“之”代表瓮。想想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会想什么。边做动作边读好这句话。
结果:水迸,儿得活。(板书)
①迸:涌出。
②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4)在同伴命悬一线的时候,在其他小伙伴都害怕得逃离的时候,司马光却选择留下来,并想到用石头砸破瓮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友爱)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6)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你们发现它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了吗?(词语多为单字;句子很短等)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就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因此,在突破本课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合作突破重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做记录让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的方法不但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
三、讲讲故事,读读背背
1.《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无趣,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1)补充想象的内容。
(2)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故事更生动。
(3)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2.“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记住?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生想象画面背一背)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得当的方法让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登、众、弃。
(1)观察结构:“登、弃”是上下结构,“众”是品字形结构。
(2)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比较三个字书写时的异同。
2.指导书写。
(1)登:注意登字头的书写,上部右边是两撇。
(2)众:第二个“人”的最后一笔是点。
(3)弃:第四笔点不能漏写。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展示评议,加强书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书写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在写字前,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思考如何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匀称,提高书写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得生动有趣。
2.课后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讲一讲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司马光,感受司马光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的品质。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水迸,儿得活。沉着冷静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