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3-37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 (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就会明白。
二、自主探索
分组操作, 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 ,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 ) 可能有以下几种:
汇报一:
把长方体纸盒 6 个面剪开,并把相对 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
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第一部分面积为 " 长 ×宽× 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 " 宽×高× 2", 第三部分面积为 " 长×高× 2", 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2+ 宽×高× 2+ 长×高× 2。学生汇报后,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板书:长x 宽× 2+ 宽× 高× 2+ 长×高× 2。
汇报二:
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 2。
师:同学们的这种方法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 :(长×宽+长×高+宽×高)×2。
汇报三:
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2+宽×2) ×高+长×宽×2,并说明 "长×2+宽×2"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师:这种方法也很好,请同学看演。(演示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师: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实践运用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说明 " 至少 " 的意思。
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4.选择题。
(1)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①(6 × 3+3 × 15) × 2
②(6 × 15+3 × 15) × 2
③(6 × 15+3 × 15+6 × 3) × 2
单位 : 厘米
(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 2分米的正方形,高 4 分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
①(2 × 4+2 × 4+2 × 2) × 2
②2 × 2 × 4+2 × 4 × 2
③ 2 × 2 × 2+2 × 4 × 4
五、拓展创新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个火柴盒,现在要将这两个火柴盒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包装 学生通过操作、合作、讨论设计出许多 包装方案,并说出自己设计包装方案的想 法。有的小组同学把面积最大的两个面重叠起来,有的认为这样包装纸装用得最少, 而有的则认为有时不单要考虑包装纸的大小,也要考虑包装是否美观、大方,也有的--------
六、评价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学习上有什么收获 你感受最深是什么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七、作业:
1.看书
2.实际测量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