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下八单元《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有“祖、掏、逗”等7个。通过在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2.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有“祖、啊、浓”等9个,都是合体字,具体可为分为两类,左右结构的字是“祖、啊、浓、摘、掏、忆”,上下结构的字是“望、蓝、赛、害”,没有包围结构的字。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可以回顾前面学过的书写提示,上下结构字则可以结合前六个单元书写中悟出的规律书写。“啊”字书写时可以按照左中右来指导,注意笔顺和中间不见的写法。上下结构的字的字形都比较复杂,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3.通过课文学习,初步儿童视角中对祖先生活状态的认识,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力。
4.在与《羿射九日》的对比中对早期人类生活形成正确认识。
学情分析
1.圈出你认为难写的汉字。
祖 浓 摘 啊 望 蓝 掏 赛 忆
2.你认为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们生活的环境怎样?
3.针对这首诗歌,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会认“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3)学习疑问句式,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去体会并读出疑问语气。
(4)关注、积累文中动名式搭配的词语,拓展更多此种形式的词语。
(5)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去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2.思维目标
(1)通过诗歌文字使学生形成画面,发展想象能力。
(2)明白诗歌是从儿童视角想象祖先在人类历史开始之初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在这片土地生活。
3.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2.学习疑问句式,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去体会并读出疑问语气。
3.关注、积累文中动名式搭配的词语,拓展更多此种形式的词语。
4. 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三)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
2. 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齐读课题。
2.“摇篮”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会用到摇篮?查词典,思考“摇篮”的含义。
3.“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哪里?
4.图示图片,调动学生的积累,介绍原始森林。(教师课前应准备资料,作为对学生认识的补充)
(二)学生学习活动
1.齐读课题。
2.思考“摇篮”的意思、摇篮的用图;查词典,了解“摇篮”的含义。
3.联系诗歌内容,思考题目的含义。
4.学生借助自己课的积累,分享对原始森林的认识。
(三)设计意图
理解题目意思,并借助学生的积累,初步了解原始森林,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朗读课文(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自由朗读。
教师提清要求:借助课后的认字表,练习独立识字,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声音洪亮。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朗读。(巡视认真听学生的问题,重点关注三类同学:平时读书最好的、读书还行的、读书不好的)
2.个别生读。
教师点几位同学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强调重点。注意指导学生个读出感叹与疑问的语气。
1.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2.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3.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4.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自由朗读。
在教师指导与纠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更要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朗读,并检查各自朗读情况。教师巡视,随时给予指导。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朗读。
注意倾听教师提出的朗读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借助课后的认字表、写字表,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声音洪亮。
2.个别生读。
学生举手发言,起立朗读相关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标记朗读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全文朗读之后进行评价。
听教师讲解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并练习个别重点句的朗读。
3.自由朗读。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教师之前强调与讲解的重点。努力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基础上,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学生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一人一个自然段合作朗读,并检查朗读情况,为朗读好的同学贴一个小贴画。
(三)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达到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读得流利、有感情的目标。
环节三:初读感知(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的哪些内容?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最后有情感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诗歌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小组讨论交流。
4.本首小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最后带着感受有情感地读一读。
2.学生全班交流汇报,谈自己的体会。
3.先小组讨论交流每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再全班交流汇报。
4.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批注自己的质疑,并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三)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并在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并继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环节四:指导书写(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检测字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会认字在文中组的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朗读,最后开火车检查,全队的组加小红花。
祖先 蓝天 赛跑 蔷薇 回忆
(2)结合课后第三题的词语,进一步检测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情况。(注意把“采蘑菇”换成“采蔷薇”)
2. 出示本课会写字,学生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交流重点笔画、笔顺。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1)“祖”的部首“礻”右边只有一点,“摘”的右下方,里面是“古”,“啊”强调耳刀旁的笔顺,第一笔是横撇弯钩,第二笔是竖。
(2)引入“我的发现”第一组的字,辨别“礻”和“衤”,了解带这两个偏旁的字的特征,巩固安部首类别归类识字的方法。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二)学生学习活动
1. 学生依据教师出示的两组词语,通过个别读、同桌读、全班领读等,反复熟悉,最后开火车检查。
2.自由谈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辨别“礻”和“衤”,了解带这两个偏旁的字的特征,巩固安部首类别归类识字的方法。
3.学生书写。针对教师指出的问题,再次修改并书写。
(三)设计意图
通过多个途径检测会认字,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掌握重点字的字形与笔顺,继续扫清学生字词障碍。巩固按部首归类识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