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每年的流行词汇一般会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在1949年,“人民”“站起来”“共和国”等开始成为流行词汇。当时,整个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幸福中,好像换了一个人间,重新生活一样。这表明当时( )
A.中国在1949年结束内战,完全实现了统一
B.中国在1949年完成民主革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在1949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开启了多党合作
D.中国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7.2022年9月17日,第九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到祖国怀抱。回顾20世纪50年代战争时期,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而牺牲的“最可爱”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雷锋
8.“1953年4月起,经过一年多的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选出了1 226名全国代表。这一千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六亿人的嘱托,以主人翁身份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集体决定国家大事。”材料体现了我国(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C.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D.新中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9.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一种新的方式得到了认可:“四马分肥”是指企业利润按所得税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公积金占30%、资方股息红利占20.5%的原则进行分配。这反映了( )
A.国家对土地改革进行全面的评估
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举
C.工人获得了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
D.国家采取的措施存在工作过急问题
10.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1.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2.下列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祖国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科技和文化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4.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前取得的是( )
①中日建交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面是某同学对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台问题采取的不同政策的记录,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A.通过“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
B.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岸关系
C.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进祖国统一
D.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
1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1年,杨洁篪在中美战略对话时说:“你们(美国)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4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D.1979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就( )
A.宣告中国进入航空时代 B.标志中国成为航天大国
C.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D.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20.2021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发文追记他:“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材料中的“他”是( )
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2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中国成功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表现有
①重返联合国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与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④提出独立自主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23.毛主席给海军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49 年,标志人民海军诞生的是建立了
A.东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24.下列图片蕴含的信息与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无关的是
25.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D
①火箭军的建立 ②海军陆战队的建立 ③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14分)
【革命之路】
材料一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建设之路】
(2)图三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4分)
【创新之路】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3)写出材料二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三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4分)
【展望未来】
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27.(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一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一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猛增到67.67万亿元,增长了近185倍,经济增长的速度居世界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川教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l)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4)综上,谈谈你对改革和开放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开天辟地】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此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句话折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时代精神。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口号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4分)
【曲折探索】
1959年10月1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阅兵仪式,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高呼“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些口号是那个狂热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2)结合史实说明“这些口号是那个狂热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这句话的含义。(4分)
【伟大转折】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展现出一条“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
(3)这句口号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 (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同世界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2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三大外交成果?(6分)
(3)从我国方面考虑,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5AADBD 6-10DABBD 11-15CCCCD 16-20DDBCC 21-25BDBCD
26、(1)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写一点即可)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两点即可)
27、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
(3)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4)言之有理即得分
28、(1)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独立精神;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精神。
(2)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后果,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对领袖的尊敬与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29、(1)提出:1953年底。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外交成果: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