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6 14: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 归园田居(其一)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柳荫(遮蔽)后檐 B.依依墟(废墟)里烟
C.开荒南野际(边际) D.暧暧(迷蒙隐约)远人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性本爱丘山 性相近,习相远 B.守拙归园田 归雁洛阳边
C.桃李罗堂前 罗织罪名 D.开荒南野际 横无际涯
3.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隐,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二、填空题
4.《归园田居(其一)》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的两句诗:   ,   。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   ,   ”两句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6.《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   ,   。
三、语言表达
7.有一度假山庄的设计布景,完全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且取名“渊明山庄”。请你写一段赞美(或宣传)“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有意境,能吸引游客,80字左右。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C.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9.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镇静安静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②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③。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②子母:指小瓜大瓜。③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的名字及种瓜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
B.“五色曜朝日”一句喻指萧何煊赫一时的情形。
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的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11.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2.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分析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1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4.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归园田居(其二)》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意思的能力。
B “墟:废墟”错误,应改为“墟:村落”。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意思的能力。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2.【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A.都是“本性”的意思。
B.都是“返回,回来”的意思。
C.列满,排列;搜集。意义不同。
D.都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边际”的意思。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D.“守拙”解释为“安守清贫”有误,应解释为“安守本分”。句子翻译为: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4.【答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俗韵、丘山。
故答案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5.【答案】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荫、檐、罗。
故答案为: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6.【答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羁鸟、故渊。
故答案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7.【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解析】【分析】本题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人心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以吸引游客为目的。比如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都市中听到、看到是什么,渊明山庄听到、看到的是什么,突出这里的环境之优美、之宁谧;具体描写时可以运用排比手法来写,比如可以采用“这里有……”的句式来写;选择意象可以用题干中的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意境方面突出“静谧”;另外必须写可以荡涤一身的烦躁和疲惫,让人的心灵受到洗涤等,以吸引游客。
故答案为: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语言表达要做到鲜明生动,可以考虑运用一些修辞,用词要讲究文采,句式等也可以运用排比等。
【答案】8.C
9.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需要记住各类基本题材诗歌常见的情感,再结合本诗歌作具体分析。答题步骤: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
8.C项“孤独”赏析错误,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可见并不“孤独”。
故答案为:C。
9.本题作答注意题干中“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这一关键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
①“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宦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喜乡间生活宁静
②“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喜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③“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
故答案为: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答案】10.D
11.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古诗比较阅读题,要求考生比较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追慕古人之情”错。此诗则正是以邵平、萧何的对比论证人生的大道理:邵平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萧何虽宠禄有加,却犹如膏火自煎,所以宠禄不足赖。
故答案为:D。
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先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点
阮诗前四句咏邵平事。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厌倦官场,安于田园诗生活。诗人用的典故,意在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羡慕之情。最后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更是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之情。
陶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中间部分描写辞官归隐后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的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综上分析,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然后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不同点
阮诗,“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句,是说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膏火”句是“多财”句的比喻,犹言多财的患害犹如膏火的自煎。这是咏萧何。“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
陶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意为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平常景物给生活带来无穷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自己在虚静的居所里悠闲地生活,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故答案为: 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答案】12.C
13.C
14.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与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日。“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第一步,细读选项,看清指向。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看清其指向:有的选项是针对诗歌局部,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有的是针对词句理解,有的是针对情感主旨,有的是针对语言、手法等。第二步:定位诗句,逐一比对。答题时,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依据选项内容来定位其所对应的诗句,对比原诗句在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赏读解析是否正确。要做到细心、逐一地比对,同时要学会综合分析、辩证思考。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需要记住各类基本题材诗歌常见的情感,再结合本诗歌作具体分析。答题步骤:
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A正确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B正确
C.“‘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错。“暧暧”“依依”都有隐约、模糊的意思,但诗句中的“暧暧”是形容远处村庄的隐约可见,远处村庄是静止的,所以“暧暧”形容的是静止的模糊;而“依依”是形容炊烟的隐约可见,炊烟是飘动的,所以“依依”形容的是运动的模糊。因此两者不可互换。C错误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D正确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A正确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 雕饰。B正确
C.“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误,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C错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D正确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为喜,这两句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为喜,这两句是说,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凸显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为忧,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日,心怀恐惧。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