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 上图书馆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句是( )
A.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
B.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
D.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
①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
②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
③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
④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
⑤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
⑥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
A.④②①⑤⑥③ B.①②④⑤⑥③
C.②④①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
3.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中,作者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B.《读书:目的和前提》第3段具体分析了阅读杰作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
C.《上图书馆》第1段借用西蒙娜 德 波伏瓦的话引起了自己对过去图书馆读书生活的回忆。
D.在《上图书馆》一文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回忆了在文华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和圆形图书馆的读书生活。
二、填空题
4.根据拼音写汉字。
斩关夺(ài) (yì) 美之词 (shì) 号 自(yì) 好整以(xiá)
久(jiǎ) 不归 (xiá) 不掩瑜 闻名(xiá) 迩 卷(zhì) 浩繁
(yì) 丽 (yì) 名 高潮(dié) 起 点(zhuì)
笔耕不(chuò) (chuò) 泣 拾(duo) 怀瑾握(yú)
(yú) 越 (zhàng) 幕 (zhàng) 本 为虎作(chāng)
三、语言表达
5.阅读文本《上图书馆》第四部分(8段),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此段主要内容。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6.阅读《上图书馆》第九段,思考: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上图书馆》一文,回答问题。
上图书馆
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正真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他。
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这三所学校是有血亲关系的,这且不表。只说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有限,多数原著我是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他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只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很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后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子上看也看得很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终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7.第1段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有什么用意?
8.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9.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10.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11.《上图书馆》一文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
12.《上图书馆》和《读书:目的和前提》都写了作者读书的切身感受,文中所记读书的氛围都温暖感人。但有时候读书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开放,有乞丐和拾荒者也进了图书馆,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选择离开的权利。对二者的态度,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
发达国家图书馆访问人数下滑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而是一个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过程。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从2005年开始对英国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进行年度统计,当年的调查结果是:16岁以上成年人在12个月内去过公共图书馆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48.2%。而2019年的这项数据是31.4%,意味着英国的图书馆成年访问者在15年间下滑了35%。但与此同时,2019年的博物馆、画廊参观者占人口的比例为52.0%,历史遗迹的参观者比例高达72.7%,表明公众只是对图书馆兴趣减弱,对文化参观、文化旅游的兴趣并没有下降。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情况与英国几乎一致。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在今年7月发布了2017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在一个财政年度的人均访问图书馆次数为4.1次,但过去7年的图书馆访问量每年下降约3%,2013财年的这项数据则比2009财年下降8.2%,图书馆访问水平的下滑无疑是在不断加快的。
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英美书业、图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对此得出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现在,公共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均等化,但不应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图书馆大幅削减纸质图书预算,把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幅下降,人们找不到想看的图书,以致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公共图书馆到访率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水平。调查报告表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它还是所在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业余教育、社区交际功能,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
(取材于陈镭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和“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
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授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200余种,呈现开放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
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
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
(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20年10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210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
早期,国家图书馆主委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
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同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
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体展的同时,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500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
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
(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英美书业、图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因素与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无关。
B.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多,导致了实体图书馆到访率更低。
C.苏州第二图书馆各种有特色的专题馆如音乐图书馆、数字体验馆,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体现。
D.作为拉美地区最古老的图书馆,巴西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出了多种创新举措,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来访。
14.对于材料的论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引用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以及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的数据,证明了发达国家图书馆访问人数持续下滑。
B.材料一在论证经济和受教育程度与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对比论证。
C.材料二第一段提出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介绍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做法时运用了比喻论证。
D.材料三运用举例论证,介绍了巴西国家图书馆首场展览的数字化情况,对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的举措加以佐证。
15.意大利哲学家、小说家艾柯和法国编剧、批评家卡里埃尔等人围绕书的话题进行过一个对谈,以“别想摆脱书”为题于2009年出版,对以下书中内容是否适合被对应材料引用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柯表示他在写一部新作品的时候,常常要打乱原来的书架摆放秩序,把一些书挑出来放在一起以供写作研究之用。以上内容适合被材料二第一段引用。
B.艾柯说他喜欢图书馆大量使用木质材料的老式配置,绿色台灯和棕色书架形成了一种特殊氛围。以上内容适合被材料二第二段引用。
C.赫尔曼 黑塞在提到科技进步必然带来书的“重新正当化”时说道:“新的发明越是满足人们对娱乐和教育的需求,书也越将重获尊严与权威。”以上内容适合被材料二第四段引用。
D.法国文学家克洛岱尔曾经把大型图书馆比喻成煤矿的剖面层,充满了层层叠叠的化石和印迹,它们是有情感的植物图集,又像是无数保存人类文明标本的广口瓶。以上内容适合被材料三第一段引用。
16.请筛选材料一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材料二中的具体实践给“智慧书库”下定义。
17.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作用,请你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给相关部门在宏观政策上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用词得体的能力。
A.由“弟子”可知身份是学生,“教躬违和”意思是教师生病了,恰当。
B.是给同学的唁电,而“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可改为“令堂”。
C.是告诉对方会期并嘱咐不要耽误,“见示”是“给我看”的意思,可改为“为要”。
D.是说对方说的事已知道了并约时间当面商量,“为荷”意为“承受恩惠”,表示感谢之意,可改为“如何”。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用词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答案】A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标志性词语来排序。首先综观全段是阐述阅读的本质,先强调是“个人行为”,后面的横线处当选第④句,是具体说明;紧接着选②①,个体感悟和个体经验是相联的,且语言标志“其次”与“首先”呼应;第四处横线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理性的动物”衔接最紧的是⑤,这是由内容和标志性词语“而”所决定;最后是⑥③,这是由标志性词语“尤其”和指代词“那”所决定。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性。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3.【答案】B
【解析】【分析】B项,“第3段”错误,分析阅读杰作对我们人生作用的是第2段,故“第3段”应为“第2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4.【答案】隘;溢;谥;缢;暇;假;瑕;遐;帙;昳;佚;迭;缀;辍;啜;掇;瑜;逾;帐;账;伥
【解析】【分析】 ①斩关夺隘(ài)溢美之词 (shì)谥号 自(yì)缢
②好整以(xiá)暇 久(jiǎ) 假不归 (xiá)瑕不掩瑜 闻名(xiá) 遐迩
③卷(zhì)帙浩繁 (yì) 昳丽 (yì)佚名 高潮(dié)迭起
④点(zhuì)缀 笔耕不(chuò)辍 (chuò)啜泣 拾(duo)掇
⑤怀瑾握(yú)瑜 (yú)逾越
⑥(zhàng)帐幕 (zhàng)账本 为虎作(chāng)伥
故答案为: ①隘 溢 谥 缢
②暇 假 瑕 遐
③帙 昳 佚 迭
④缀 辍 啜 掇
⑤瑜 逾
⑥帐 账 伥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5.【答案】第四部分(8段)留学期间,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
【解析】【分析】阅读文章第八段,可抓关键词句概括,如图书馆“照明相当差”“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
我:“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北平解放,“我“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可见,这一阶段,作者经历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心境。面对华美的建筑,他却强调“照明相当差”,铁链、古籍,微弱的灯光等,给人一种黑暗沉闷之感。这是因为国内战乱、家园无音信。北平解放,作者的心情豁然开朗,所以感觉阳光给了图书馆更多光亮。
故答案为:第四部分(8段)留学期间,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做此题,必须在梳理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概括。
全文共十个文段,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借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法国国立图书馆,接着引出作者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5段),中学时,“公书林"打开“我"阅读的新天地。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
第三部分(6-7段),大学时期,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
第四部分(8段),留学期间,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
第五部分(9--10段),留学期间,在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中升华体会,感悟上图书馆的奇趣。
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6.【答案】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的特点和“我”在其中的升华体会。
【解析】【分析】阅读文章第九段,可抓关键词句概括,如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可概括,写了图书馆的特点。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建筑的华美,让作者自然联想到哈姆莱特赞美天穹的独白,这里引的不是原文,原文有哈姆莱特对天、地、人的赞美,也有对这一切的怀疑。作者此处引用,是对图书馆的礼赞,因为庄严神圣的穹顶,代表人类知识的殿堂。
故答案为: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的特点和“我”在其中的升华体会。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做此题,必须在梳理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概括。
全文共十个文段,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借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法国国立图书馆,接着引出作者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5段),中学时,“公书林"打开“我"阅读的新天地。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
第三部分(6-7段),大学时期,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
第四部分(8段),留学期间,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
第五部分(9--10段),留学期间,在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中升华体会,感悟上图书馆的奇趣。
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答案】7.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8.引用莎翁的话表面是赞美图书馆建筑的宏伟,实则是说图书馆的作用巨大。
9.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10.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11.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12.这位馆长的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一些读者对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表示不满,则暴露了他们公民平等意识的欠缺。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体会词语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词语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词语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词语的真实含意。
(4)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事件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主要是结构上的作用。引用西蒙 德波伏娃的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结合下文“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可见引用此句结构上是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主要是内容上的作用。第九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此句用“壮丽”“庄严”“了不得的杰作”等词语,赞美图书馆建筑的宏伟;“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实则是说图书馆的作用巨大。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找的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解释词语的语境义。“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在文中第七段,结合下文“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七七事变”中,国家处于危亡时刻,因此说“世界暗淡下来”,可见“真实的世界”是指“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本题“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在第8段,结合上下文“考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可见“心境豁然开朗”最主要的原因是“北平解放了”,此句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本题比较简单,只要回到原文找出这些图书馆的名字即可。第四段“只说文华图书馆,叫做‘公书林’”,第六段“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第八段“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第九段“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结合这些句子概括即可。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事件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仔细阅读题目,找出不同人的不同做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判断。然后用一个明确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进行简答分析,给出理由,可以从肯定的一方说理,也可以从否定的一方进行说理。
本题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某些读者的不满情绪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值得肯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乞丐和拾荒者也有去图书馆读书的权利。因此首先肯定馆长的做法,再剖析拒绝拾荒者入图书馆的人的心态和思想。结合文中“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当然也只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很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信息,可以从自由、快乐、学识、兴趣、尊重、爱等角度分析。
【答案】13.C
14.C
15.A
16.智慧书库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配备自动存取系统,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并可进行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授递的书库。
17.①加强乡村和社区图书馆建设。方便百姓即时阅读,满足其文化、教育、社交等需求。②优化城市图书馆的智能服务,促进城市图书馆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③利用政策支持国家图书馆丰富藏品。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守护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题干中的观点,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是否能支撑选项。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第三步,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进行信息整合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3.A.“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因素与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无关”有误,原文材料一第四段“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只能说不是最大因素。
B.归因错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
D. “作为拉美地区最古老的图书馆”有误,由材料三第一段“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可知,巴西图书馆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
故答案为:C。
14.C.“比喻论证”错,“画像”是比喻,但不是比喻论证。
故答案为:C。
15.A. 材料二第一段介绍的是图书馆的职能,这句话谈的是个人创作过程中对自己已挑选出来的书如何运用,并非图书馆的职能。B.这句话谈的是对图书馆阅读环境的喜好,适合被材料二第二段引用。
C.这句话说的是书或阅读在科技时代的重要性,适合被材料二第四段引用。
D.这句话说的是大型图书馆在见证历史和守护文化上的作用,适合被材料三第一段引用。
故答案为:A。
16.本题要求给“智慧书库”下定义,首先筛选与“智慧书库”概念有关的信息。
确定“智慧书库”的属概念是“书库”;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和材料二第二段“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授递’”筛选出关键信息;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智慧书库是……的书库”表述,注意语言的逻辑连贯和衔接。
17.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水平”“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概括出加强乡村和社区图书馆建设。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材料二第二段“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和材料三第三段“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概括出优化城市图书馆的智能服务,促进城市图书馆多样化发展。
结合材料三第二段“早期,国家图书馆主委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概括出利用政策支持国家图书馆丰富藏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