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2 荷塘月色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中划线叠词表达效果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点明了妻子半睡半醒的状态。)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木多而密且茂盛的样子。)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不仅描绘出了路的弯曲,而且准确呈现了曲折之深和荷塘之幽,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叶子如跳舞的女子一样清净美丽。)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荷塘月色》中,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①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②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③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④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这⑤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⑥喜悦,都是“淡淡的”。
①②③④⑤⑥
A.则 又 但是 / 才是 和
B.而 / 但 而是 就是 还是
C./ 又 而 就是 是 或
D.又 更 但 / 正是 或者
3.对《荷塘月色》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4.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填空题
5.阅读荷塘月色第4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从下面这五个方面描绘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品味它的妙处。
物象 句子 修辞 妙处
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① ②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 “袅娜”“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生命力和感情,“袅娜地开着”写荷花饱满盛开的形状,“羞涩”写含苞待放的情态,④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⑤ ⑥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凝碧的波痕。 ⑦ “颤动”“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表现荷花富有生机的特点。
流水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更见风致了。 拟人 “脉脉”赋予流水以人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表达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段。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7.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两句话。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写了“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感情。
B.第五段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的月色也别有情趣。
C.文中的《西洲曲》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在此借用它来表达对自己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委婉含蓄。
D.尾段作者以“猛一抬头”来形容自己离开荷塘月色、从江南采莲的联想中惊醒,重新面对苦闷的现实,与文章开头呼应。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如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B.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先总写树,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有层次感,展现了宁静幽远的特点。
C.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变化的情感,暗线是行踪。双线交织,相辅相成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拓展了文章的广度和深度。
D.本文用了丰富而又贴切的比喻修辞,比如 “白花如刚出浴的美人”“黑影如鬼一般”,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0.请结合作者的心理活动,分析选文第三段画线句子中作者的复杂情感。
11.第七段中作者追忆的六朝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谈谈它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他的日记几乎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为了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为此专门写文章。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设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为了明志,朱自清不惜改名,且以“佩弦”为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并用每天写日记的方式来坚守自己改名的初衷。
D.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在贫病交迫中溘然长逝。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朱自清的一生比作弦和发条,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朱自清认真严谨、严格自律的性格特点。
B.文章构思精妙,分别从坚持学习、做事认真、有原则、做人有傲骨等方面给读者展现了朱自清短暂而富有丰富内涵的一生。
C.文章用词巧妙,“匆匆而去,背影长流”,表达了对朱自清去世的悲痛和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佩,也将其名作暗含其中。
D.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和叶圣陶、沈从文、李广田等名家对传主的评价直接表现其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的形象。
14.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本题中,D项,“写叶子如跳舞的女子一样清净美丽”错误,从文中来看,语境中说“叶子出水很高”,可见此处的“亭亭”是形容叶子的高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的出水之高的特点。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中加点叠词表达效果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叠词的意思和文章的语境分析叠词的效果,再辨析选项分析的正误。
2.【答案】B
【解析】【分析】①处,由第一句中“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可知,接下来的内容应该是分别阐述“忧愁”与“喜悦”。“处忧愁之中”和“处喜悦之中”开头的两句是句式相同的句子,所以应是“而”。
②处,与“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相对应,应空缺。③处,前面提到“矛盾的两个方面”,后面说“没有大起大落”,是两种相反的情况,应用表示转折的“但”或“但是”,“但是”常与“虽然”一起用,“但”常与“而是”用。这里没有“虽然”,所以用“但”比“但是”更合适。④前后的“大起大落”和“有所掩抑”相反,且与3处的“但”相对应,故应该用表示转折的“而是”。⑤处表解释,应用“就是”⑥处,与“无论是”相配合的应该是“还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熟悉常见词语的含义,熟读材料,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对所给词语进行辨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有两种题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考查的重点在虚词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词语的性质、功能,尤其是用法,对于辨析虚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辨析虚词的方法如下: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如:小黄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等。
4.从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
要求分析《荷塘月色》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的作用,题中A项,“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错误;B项,“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错误;D项,“没有什么特别的意”错误,三个选项均抛离了原文,应该和原文联系紧扣“颇不宁静”分析,即作者要排遣内心的烦恼。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核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分析】B.由“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知,“热闹”与我无关,作者此时人生失意,抑郁惆怅,面对当时纷杂的时代不禁感到伤心失落。而荷塘中的青蛙如同快乐的天使,流离于世俗之外,只知道欢声叫嚷,一派纷繁热闹,不需要顾及什么烦恼。作者深深地羡慕它们,但终究自己还是自己,还是要面对显示,那些快乐与梦想远远不属于自己。可知我的心情并不宁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针对选项,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5.【答案】①比喻;②写出荷叶的风姿,具有动态美;③博喻、拟人;④“明珠”“星屋”“美人”比喻月光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及不染纤尘的美质;⑤通感;⑥将嗅觉转向听觉,表现荷香断断续续、清淡缥缈的特点;⑦拟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①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舞女的群”,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具有动态美。
③④“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把初放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月光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及不染纤尘的美质。句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生命力和感情,“袅娜地开着”写荷花饱满盛开的形状,“羞涩”写含苞待放的情态。
⑤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荷花的“清香”(嗅觉感受)与音乐声(听觉感受)贯通,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转向听觉,表现荷香断断续续、清淡缥缈的特点。
⑦“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凝碧的波痕。”中“肩并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表现荷花富有生机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比喻;②写出荷叶的风姿,具有动态美;③博喻、拟人;④“明珠”“星屋”“美人”比喻月光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及不染纤尘的美质;⑤通感;⑥将嗅觉转向听觉,表现荷香断断续续、清淡缥缈的特点;⑦拟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6.【答案】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拟人:“羞涩”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荷花打着朵儿的含苞待放地状态;
比喻、排比:“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比喻,写出荷花在黑夜衬托下的颜色、美丽的姿态等。
通感:“缕缕清香”是嗅觉,“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听觉,二者同属美好的事物,都有“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因此,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将二者联系起来,把“清香”比作“歌声”,是一种个体对外感知的融汇与升华,既表现了一种陶醉美景之中的情境,又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光与影”是视觉,“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听觉,但其都有“和谐的旋律”,因此,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将二者联系起来,由视觉向听觉转移,用“名曲”来形容“光与影”,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幻境,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化静的“光与影”为动的“名曲”,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故答案为: 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最后点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7.【答案】(示例)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然后仿照其描写手法写一句话”,这就需要先判断例句的手法,所给例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为通感手法,是以听觉写视觉,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故答案为:(示例)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此类题要审清题目要求,包括字数、句式、修辞等隐含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认真作答。题干要求“仿照其修辞手法”,所给例句为通感手法,是以听觉写视觉,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8.C
9.C
10.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作者希望能借助欣赏荷塘月色,进而暂且忘却现实的苦闷;另一方面,作者也明白忘却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宁静自由之后,现实中的种种忧愁又必将重新降临。
11.六朝采莲的场景热闹美丽,富有生命活力。作者借助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由无忧的生活的向往;让读者置身于江南欢快的盛况中;同时,这种追忆也与现实生活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落与孤寂。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表述去分析和判断。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表述去分析和判断,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字里行间带有情感字样的意象去分析和把握。
(4)本题考查分析文中情节特点和作用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去分析作答。
8.C.“作者在此借用它来表达对自己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错误,由原文“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可知,妻子就在不远的家里,所以没有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C。
9.C.“明线是变化的情感,暗线是行踪"错误,明线应该是“作者行踪,从家到小煤屑路,再到荷塘,最后家,暗线应该是“作者情感变化”。
故答案为:C。
10.句子“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是‘暂且"的意思,表达了作者的矛盾,作者在荷塘旁边感觉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由此可知,作者希望能借助欣赏荷塘月色,进而暂且忘却现实的苦闷。但是,作者也明白忘却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宁静自由之后,现实中的种种忧愁又必将重新降临。
故答案为: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作者希望能借助欣赏荷塘月色,进而暂且忘却现实的苦闷;另一方面,作者也明白忘却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宁静自由之后,现实中的种种忧愁又必将重新降临。
11.这道题要求分析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及其作用,答题时先明确特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作用。
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相关句子进行分析,从文本中“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知, 六朝的采莲场景充满趣味,富有生活色彩,展示出的是生命活力。
作用从内容看,作者借助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由无忧的生活的向往;从结构看,文本写出六朝时的采莲场景,展现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与现实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内心的烦闷与哀愁,据此分析即答案。
故答案为:六朝采莲的场景热闹美丽,富有生命活力。作者借助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由无忧的生活的向往;让读者置身于江南欢快的盛况中;同时,这种追忆也与现实生活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落与孤寂。
【答案】12.B
13.D
14.①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
【解析】【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最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12.B.“朱自清……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错误。由原文第4段“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可知,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故答案为:B。
13.D.“直接表现”错误。引用传主自己的话和叶圣陶、沈从文、李广田等名家对传主的评价应该是“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故答案为:D。
14.根据原文“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由此可知朱自清在清贫时没有忘却写作质量;根据原文“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可知,朱自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清白;
根据原文“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朱自清生活困难,仍然拥有勇气揭穿阴谋;
根据原文“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朱自清在弥留之际仍然保持气节。
故答案为:①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