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插秧歌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C.《插秧歌》中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
D.《插秧歌》的五、六两句写家人让他歇那么一小会儿,他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B.《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毛(毛苌)四家。
C.“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D.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二、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中体现妇女提起衣襟兜芣苢的诗句是“ ”,体现妇女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芣苢的诗句是“ ”。
(2)《插秧歌》表现插秧的繁忙,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句子是:“ , 。”
(3)《插秧歌》一诗中农夫嘱咐妻子的诗句是:“ , 。”
三、问答题
4.《插秧歌》是怎样描绘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5.对比阅读《芣苢》《插秧歌》,思考体会:两首诗都是描写劳动场景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两首诗的理解,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语言表达
6.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妇农父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8.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击 鼓
《诗经·邶风》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⑥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⑩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指在国内服土工劳役。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调和。⑥爰(yuán):何处。⑦契阔:聚合离散。⑧成说:约定誓言。⑨于嗟:感叹词。⑩洵(xún):长久。
9.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做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悱恻感人。
1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流传千古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D.五、六句写农夫对歇息用餐的呼唤未做相应回答,再次表现抢插的紧张,而不是故意“置若罔闻”。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答案】A
【解析】【分析】A.“自东周……”的说法错误,应是“自西周……”。
故答案为: A。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文化常识要注意积累称谓,年龄,传统节日,风俗人情等的识记。
3.【答案】(1)薄言袺之;薄言襭之
(2)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3)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袺、襭、秧、插、莳、匝、雏。
故答案为:⑴薄言袺之;薄言襭之
⑵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⑶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点评】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平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4.【答案】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诗人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插秧之急迫与艰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诗人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故答案为: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 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 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 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②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
误。
5.【答案】【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解析】【分析】《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共有三章与此类似的诗句,句式完全一致,“采采芣苢”“……言……之”反复出现,重章叠唱,构成了欢快明朗的节奏明,并通过这种节奏来自然而然地表达劳动的喜悦。诗歌中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不断变换,描绘出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从而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插秧歌》中,由“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等句可以看出,诗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抛秧接秧、拔秧插秧、雨中插秧、呼唤早餐、农夫应答。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选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
由此可见,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赞叹。
答案为:【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比较鉴赏能力。整体品味。既要关注个别词句的赏析,更要体悟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调动积累。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鉴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多角度体会。既要体会其遣词造句,又要考虑手法、境界、情味等因素,以期准确判断语言风格。
6.【答案】①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解析】【分析】起兴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即借另一事物,以引起所吟咏的事物。据此并结合示例,不难写出。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符合此类规律,解答时准确表达即可。
故答案为:①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答案】7.B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点评】(1)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把握。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的分析依据是诗歌文本,以及涌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基调;其次是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去分析和把握。
7.B.“田塍望如线”,运用了比喻修辞,意思是说远望田埂笔直如线,而不是“蜿蜒起伏”;“时隐时现”也不准确,原诗中的“白水光参差”是说水田之上清水粼粼闪光,变幻多姿。
故答案为:B。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酬赠诗: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因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整首诗诗情起伏跌宕,语言雅丽工整,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到本诗,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这几句笔墨虽淡,却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故答案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答案】9.B
10.“与子偕老”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重要诗句,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作答。
9.B.“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错误,“土国城漕,我独南行”,突出自己的不幸,众人筑城,唯独我南征。
故答案为:B。
10.生死不相离——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个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的结局。滯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感到无限悲伤,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故答案为:“与子偕老”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