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巩固培优学案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1)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全国土地改革前,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标志)
5.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
6.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意义:
(1)政治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意义: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的识记能力。结合课本所学,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产生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中的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选择答案C。
2.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选项D正确;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把第一种、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分别是( )
A.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土地改革的完成
C.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的完成 D.港澳回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 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没有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地位,所以A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但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生中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翻身农民社会地位提高;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新中国诞生;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翻身农民社会地位提高,所以C项正确;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港澳回归,洗雪百年国耻,使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了一大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两件大事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土地改革,解题关键是把握历史基本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理解。
4.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实质是把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因此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土地归农民所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5.余华的小说《活着》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他做上地主……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土地改革的开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实施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进行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与材料无关,排除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土地革命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6.“广大农民获得渴盼已久的土地并解除高额地租及其他非经济剥夺之后,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在政府的引导下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争取增产增收。”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C.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D.提升了粮食产量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广大农民获得渴盼已久的土地并解除高额地租及其他非经济剥夺之后,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在政府的引导下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争取增产增收。”材料表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B项
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
提升了粮食产量 提升了粮食产量,表述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及其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学生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 材料反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占农户总数不多的地主富农却占据半数以上的土地,而占全国农户绝大多数的贫雇农仅占据较少土地,可见当时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这是土地改革的背景, A 项正确;
B 项“内容”、 C 项“性质”、 D 项“影响”在材料中都不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实质把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8.照片凝固了历史精彩瞬间。据图3所示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新政权得到巩固 B.生产力得到发展
C.中美关系的变化 D.大陆获得了统一
【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它们从不同方面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得到巩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生产力得到发展,土地改革使得生产力发展,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战争没有这个作用,不符合题意;
C.中美关系的变化,只有抗美援朝战争显示了中美关系,西藏和平解放和土地改革没有显示,不符合题意;
D.大陆获得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大陆获得统一,其他两项没有这个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看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一个都不能少,切记。
9.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在农村减租减息 B.打击地主阶级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A. 在农村减租减息 ,不符合题意;
B. 打击地主阶级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开始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找到最恰当的选项;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注意题干中的时间。
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1952年”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从1950年到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归农民所有。所以才有题干中张大爷如此高兴的场面。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的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
1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一五计划完成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了了独立;根据材料中的“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A项正确;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并非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B项不正确;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非使“ 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项不正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中国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和土地改革意义的理解。
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关键信息“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要求选出与此相关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故选B。
13.“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 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面哪一选项能让 1952 年的中国农民产生巨大的“获 得感”和“幸福感”?(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村停产“闹革命”
C.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D.农村实行“大包干”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0年开始,我国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农民更加拥护新生的政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村停产“闹革命”,农村停产“闹革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时间是1966年到1976年,不符合题意;
C.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没有走集体化道路,不符合题意;
D.农村实行“大包干”,农村实行“大包干”是改革开放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1952年”“农民”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14.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说法错误;
B项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题意相符;
C项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在农村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说法错误;
D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和一五计划有关,与土地改革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15.“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上述说法是在使用唯物史观中的哪一观点进行解释?(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是在使用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进行解释。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是《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它有哪些规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一直到什么时间,我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仔细观察图2,它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1)1950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1952年底。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抗美援朝。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及其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时间及其意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一直到1952年底,我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图2反映当时全国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因为美国出兵朝鲜,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并且,当时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因此,图2与抗美援朝有关。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安全,在军事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在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抗美援朝和土改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
阅读下面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此材料的出自我国哪部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此材料,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此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3)此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献。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它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文献颁布后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时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3)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土地改革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 5 )意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局面,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取得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3)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赴朝作战。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我国东北边防的安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4)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到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获得解放。
(5)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局面,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还突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简单记作 三大标志:1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伟大胜利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3、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经历的社会阶段同学们要把握清楚: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是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从1956年底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66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78年至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西藏。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标志是开国大典的举行。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战争中涌现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时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私有制不变。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巩固培优学案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1)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全国土地改革前,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标志)
5.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
6.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意义:
(1)政治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意义: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把第一种、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分别是( )
A.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土地改革的完成
C.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的完成 D.港澳回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5.余华的小说《活着》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6.“广大农民获得渴盼已久的土地并解除高额地租及其他非经济剥夺之后,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在政府的引导下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争取增产增收。”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C.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D.提升了粮食产量
7.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8.照片凝固了历史精彩瞬间。据图3所示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新政权得到巩固 B.生产力得到发展
C.中美关系的变化 D.大陆获得了统一
9.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在农村减租减息 B.打击地主阶级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一五计划完成
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13.“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 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面哪一选项能让 1952 年的中国农民产生巨大的“获 得感”和“幸福感”?(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村停产“闹革命”
C.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4.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15.“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上述说法是在使用唯物史观中的哪一观点进行解释?(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是《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它有哪些规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一直到什么时间,我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仔细观察图2,它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此材料的出自我国哪部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此材料,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此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此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