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5 守株待兔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5 守株待兔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6 15:15:58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守株待兔
5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看图猜故事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第一课时
下图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谁来讲一讲?
守株待兔
株:树桩。
守:守着。
待:等待。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初读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兔子去哪里了?
识字游戏
学习文言文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方法回顾
朗读课文,运用上面的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吧!
自读提示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了解了故事大意后,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
自读提示
起因
结果
经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学写字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采”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收笔比左半部分略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比一比,再组词。
株( )
柱( )
宋( )
宁( )
一株
柱子
宋国
宁可
待( )
持( )
等待
坚持
课堂演练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齐读课文,读完说一说故事大意。思考:兔子为什么而死?
第二课时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得快
撞到树上
所以死了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合作交流
做:放下农具,
守在树旁。
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课后第2题)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被宋国人嘲笑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呢?
对意外的事怎么能心存侥幸呢?不劳而获能行吗?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怎么会天天有呢?
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总结提升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兔 株, 而死。
走触
折颈
宋人有 。
中有 。
耕者


(课后第1题)
背诵指导
兔 复得,而身为 。
不可
宋国笑
因 而守株,冀 。
释其耒
复得兔
要求:先了解故事大意,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故事大意吧!
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一心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他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劳而无功。
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结构梳理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整天守着 ,
等 ,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 过日子,是
的。
树桩
被撞死的兔子
好运气
不会有好结果
主题概括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
买椟还珠
拓展延伸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人。
课堂演练
课后作业
找到这些寓言故事读一读。
《郑人买履》
《邯郸学步》
《自相矛盾》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文言文,起到了引领和重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课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文言文;课文篇幅短小,仅39个字,但情节完整,寓意深刻;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又要引导学生明白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关系建构】 第一学段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过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写的《乌鸦喝水》,二年级下册教材安排《寓言二则》中根据《战国策·楚策四》相关内容改写的《亡羊补牢》和根据《孟子·公孙丑上》相关内容改写的《揠苗助长》。 【资源拓展】 《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雷克洛夫寓言》。
学情 分析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文言文《司马光》,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以及朗读方法有了初步认识。 2.已有策略经验:基本掌握了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方法。 3.已有生活经验:《守株待兔》的故事贴近生活实际。 未知: 学生对于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 三、困难与障碍 用自己的话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寓言的寓意。 四、突破措施 1.通过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 2.结合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学习目标 1.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说出“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3.背诵课文。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 难点:能说出“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课前 准备 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西取出很多东西来。”让我们走进寓言故事,看一看寓言的“魔袋”里装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课时 评价 任务 寓言故事承载着千百年来民族智慧和民间智慧结晶,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宋国,到宋国笑看农夫。 驱动性任务: 【二次修改】通过感受寓言故事中人物的愚蠢可笑,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寓言的特点。 子任务1:解其内心,领悟寓意(目标一) 子任务2:背诵课文,阅读链接(目标二、三)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一 图片导入,揭题释题围绕问题,感悟道理(目标1) 1.教师引导:齐读课文,读完说一说故事大意。思考:兔子为什么而死? 2.合作交流: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二次修改】请用原文回答。 (1)出示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教师引导:如果此时你是这位宋人,你守在树旁会想些什么? (3)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3.教师引导: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1)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教师提出问题: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农夫的心理变化。 问题预设:农夫的心理变化概括不全面。 补救措施: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
环节二 联系生活,深化寓意(目标1) 1.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农夫的行为可笑吗?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 2.总结提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次修改】预设: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1.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 2.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的道理。 问题预设:学生对寓意的总结不够简练。 补救措施:教师凝练学生语言。
环节三 背诵课文,阅读链接(目标2、3) 回归原文,积累背诵。 2.拓展学习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1)引出《南辕北辙》。 (2)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先了解故事大意,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了解故事大意,和同桌交流。 (3)教师引导:先来说说故事大意吧! (4)教师提出问题: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5)教师提出问题: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4.教师小结: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还要确定好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成功。 1.先了解故事大意,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2.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问题预设:《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对学生来说有难度。 补救措施:教师引导学生从付出和收获方面考虑。
环节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 2.主题概括。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整天守着树桩,等被撞死的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3.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0) 课外阅读其它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刻舟求剑》、《买椟还珠》、《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读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邯郸学步》、《自相矛盾》,概括故事寓意。 基础性作业 目标1 20分钟
板书 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文言文,起到了引领和重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课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文言文;课文篇幅短小,仅39个字,但情节完整,寓意深刻;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又要引导学生明白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关系建构】 第一学段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过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写的《乌鸦喝水》,二年级下册教材安排《寓言二则》中根据《战国策·楚策四》相关内容改写的《亡羊补牢》和根据《孟子·公孙丑上》相关内容改写的《揠苗助长》。 【资源拓展】 《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雷克洛夫寓言》。
学情 分析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文言文《司马光》,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以及朗读方法有了初步认识。 2.已有策略经验:基本掌握了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方法。 3.已有生活经验:《守株待兔》的故事贴近生活实际。 未知: 学生对于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 三、困难与障碍 用自己的话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寓言的寓意。 四、突破措施 1.通过借助注释、插图读懂文言文。 2.结合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难点: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课前 准备 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西取出很多东西来。”让我们走进寓言故事,看一看寓言的“魔袋”里装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课时 评价 任务 寓言故事承载着千百年来民族智慧和民间智慧结晶,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宋国,到宋国笑看农夫。 驱动性任务: 【二次修改】结合课下注释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故事大意,感受人物的愚蠢可笑,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寓言的特点。 子任务1:闯过关卡,来到宋国。(目标一) 子任务2:走近农夫,观其奇遇。(目标二、三)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一 图片导入,揭题释题 1.看图猜成语。 同学们,寓言故事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用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请你根据下列图片,猜一猜故事名称。 这些成语都属于寓言,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教师引入课文: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守株待兔》出自古书《韩非子·五蠹》,这本书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其中的名篇。 4.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守株待兔,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提出问题:“守、株、待”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1.结合图片,回忆故事名称。 2.根据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问题预设:依据图片吗,回忆不出故事名称。 补救措施:教师补充讲解。
环节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音目标1) 1.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出示课件6) (2)学生活动: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二读,读好停顿。(出示课件7)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停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巡视,分组齐读,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二次修改】结合注释,重点讲解“因/释其耒/而守株”和“而/身为/宋国笑”的节奏。 3.识字游戏。 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都去哪了? 1.根据教师范读和课下注释的理解,准确划分停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3.正确认读二类字。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划出停顿。 补救措施:借助课下注释、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环节三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目标2、3) 教师提出问题: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疏通文意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二次修改】①结合注释②结合插图③联系生活实际④联系上下文 2.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运用上面的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吧!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3.教师提出问题: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师生交流: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4.教师出示自读提示:了解了故事大意后,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5.梳理故事结构: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教师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 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疏通文意可以运用的方法。 借助课下注释和插图,理解了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大意。 准确用原文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问题预设:学生用原文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你够准确。 补救措施: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古诗大意,再用原文梳理。
环节四指导书写,交流评价 (目标1) 1.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耕、释、其”等容易写错的字。 正确、规范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问题预设:个别学生的书写不规范。 补救措施:教师单独进行指导。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用自己的话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基础性作业 目标23 5分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