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语文园地四》是三下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学习内容分析】 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如何理解一段话意思,并具备了相关学习经验,将这样的经验引人本单元的学习中。 【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
学情 分析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些基本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了基础的语文素养。 2.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对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会有一定的好奇感,交流还是很有兴趣的。 3.已有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未知: 在寻找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 三、困难与障碍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还未掌握。有的学生缺乏实验的经历,说清楚观察的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突破措施 通过回顾、梳理课文相关段落,了解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并在课文中加以运用。
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学习 重难点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课前 准备 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大自然是一方神奇的天地,动植物身上有着许多我们不曾了解的秘密。这个单元,就让我们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去自然王国,去发现,去探秘,去收获。
课时 评价 任务 观动物之趣 驱动性任务: 子任务1: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子任务2:日积月累读经典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回顾要素,导入新课 1.回顾要素: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围绕着两个语文要素来学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一起来说一下吧。 预设: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就是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来交流的。 教师课题并板书:交流平台,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交流的基础上点明要点,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问题预设:依据谜语猜不出小虾。 补救措施: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点播。
二、交流平台--总结交流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写了什么? 预设1:“交流平台”告诉我们,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预设2:“交流平台”告诉我们,有时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预设3:“交流平台”还告诉我们,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可能有不同的位置。 2.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谁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关键语句可能会在段落的不同位置。 (1)教师出示《花钟》的第2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 预设: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②师生交流:这段话的大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③教师追问:为什么你没有用整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呢? ④教师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删减,才能准确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教师出示《花钟》的第3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 预设: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②教师追问:这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吗?有没有哪句话可以为我们概括段意做出提示? 预设:关键语句是一个问句,借助这个问句的提示,我们可以在这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从而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③师生交流:这段话的第二句告诉我们,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植物开花的时间还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因此,结合第一句话的提示,本段的大意可以概括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④教师小结: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可以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这是概括段落大意的第二种方法。 教师板书:依提示概括大意 (3)教师出示《小虾》的第3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 预设: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② 教师引导:是的,这一段通过写逗弄小虾时小虾的表现和小虾的搏斗体现了小虾十分有趣,而第一句话就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所以第一句话就是能够概括本段段意的关键句。 教师板书:关键句即段落大意 ③教师小结: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段落中,可以找到现成的句子作为那一段的段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句。也就是说,在概括段意的时候,我们先要在文段中寻找可以直接拿来概括段意的句子。这是我们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如果用这个方法不能完成段意的概括, 我们再采用其他的方法。 (4)师生交流: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三个关键语句,有的在首句,有的在第二句,出现在自然段末端的也很多。 教师板书:位置不同 3.教师小结:有的关键语句概括了自然段所有的主要内容,自然段大意就是关键语句的意思。有的关键语句没有完全概括自然段大意,所以要补充。概括自然段大意,语句应该尽可能简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课文内容,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把头脑中琐碎的知识点系统化,使他们形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为逐步构建语文知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师生交流:第一步,读懂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看看是否有关键语句,注意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 第二步,如果找到了关键语句,想想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注意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有时需要进行删减,有时需要增加内容。 第三步,读读摘录或修改过的关键语句,看看能不能再简练一些。 1.边读边思考: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写了什么? 2. 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关键语句可能会在段落的不同位置。 问题预设: 内容说不具体 补救措施: 小老师帮助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完成词句段运用两个题 拓展作业 目标3 15分钟
板书 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语文园地四》是三下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学习内容分析】 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如何理解一段话意思,并具备了相关学习经验,将这样的经验引人本单元的学习中。 【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
学情 分析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些基本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了基础的语文素养。 2.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对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会有一定的好奇感,交流还是很有兴趣的。 3.已有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未知: 在寻找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 三、困难与障碍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还未掌握。有的学生缺乏实验的经历,说清楚观察的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突破措施 通过回顾、梳理课文相关段落,了解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并在课文中加以运用。
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学习 重难点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课前 准备 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大自然是一方神奇的天地,动植物身上有着许多我们不曾了解的秘密。这个单元,就让我们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去自然王国,去发现,去探秘,去收获。
课时 评价 任务 观动物之趣 驱动性任务: 子任务1: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子任务2:日积月累读经典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交流平台--练习提升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检验一下同学们能否运用学到的方法概括段意。 1.教师提出问题: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 (1)学生自由读段落,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元宵节晚上,灯的种类真多啊! 2.教师提出问题: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 (1)学生自由读段落,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我看见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 3.教师追问:请分析一下,这两段的段意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预设:段落内容为我们概括段意做出提示,根据内容的提示,加上下面的选项做提示我们就能很好的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了。 (设计意图:能够学以致用,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才是真的学会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讲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说明真的学会了。) 1. 教师提出问题: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 2、教师追问:请分析一下,这两段的段意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问题预设:关键句找不准确。 补救措施:小组结合前两课语文要素的学习进行讨论。
二、日积月累读经典 1.出示古诗《滁州西涧》,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同学们,课本中这首诗共有三个生字注音,哪位同学说一下? 预设:滁州的“滁”,西涧的“涧”,幽草的“幽”。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涧”的读音:大家尤其要注意“西涧”的“涧”字是读四声的,不要读成一声。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同学们,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停顿,你们知道我们需要在每句诗的第几个字之后停顿吗? 预设:在每句诗的第四个字后边停顿。 教师布置朗读任务: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一遍,把古诗读正确,然后同桌互相读一遍,相互矫正。 教师以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测,看同学们是否能够读正确,对出错的同学进行矫正。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借助插图,体会意境,找一找,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 预设:看到的:幽草、涧、深树、舟;听到的:黄鹂、鸣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古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古诗描绘的景物。 教师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预设:在涧边,仿佛看到了脚下幽谷里生长的野草,抬起头,又看到了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春潮上涨,西涧水的水势比平时湍急了很多。荒野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 4.教师引导学生熟读古诗:同学们结合插图来诵读古诗吧! 方式一:自己拍手,拍出节奏,大家齐读,读两遍。 方式二:同桌对拍,拍出节奏,大家齐读,读两遍。 方式三:男生齐读一三句,女生齐读二四句,读两遍。 方式四:女生齐读一三句,男生齐读二四句,读两遍。 方式五:男生齐读前两句,女生齐读后两句,读两遍。 方式六:女生齐读前两句,男生齐读后两句,读两遍。 5.学生背诵《滁州西涧》。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不等同于古诗教学,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因此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帮学生准确背过。) 1.出示古诗《滁州西涧》,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这首诗。 2.学生背诵《滁州西涧》。 问题预设:个别同学没背过。 补救措施:课下背诵。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背熟滁州西涧,抄写1遍 基础性作业 目标3 15分钟
板书 设计(共24张PPT)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
借助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哦!
交流平台
第一课时
比如: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呢?
这段话的大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为什么你没有用整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呢?
有时候,我们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删减,才能准确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呢?
关键语句是一个问句,借助这个问句的提示,我们可以在这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从而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呢?
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三个关键语句,有的在首句,有的在第二句,出现在自然段末端的也很多。
有的关键语句概括了自然段所有的主要内容,自然段大意就是关键语句的意思。有的关键语句没有完全概括自然段大意,所以要补充。概括自然段大意,语句应该尽可能简洁。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读懂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看看是否有关键语句,注意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
第二步,如果找到了关键语句,想想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注意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有时需要进行删减,有时需要增加内容。
第三步,读读摘录或修改过的关键语句,看看能不能再简练一些。
①大街上的灯真漂亮啊!
②元宵节晚上,灯的种类真多啊!
③除了这些灯,还有食物灯。
大街上,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活泼可爱的动物灯,有富有时代气息的广告灯,还有栩栩如生的植物灯……
√
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
①阳光明媚的周末,公园成了人们的乐园。
②那边的几个小女孩在玩捉迷藏。
③我看见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
你看!花坛边的大人们正在交谈,一片欢声笑语;有几个小男孩在学骑自行车,歪歪扭扭的,好像刚学会走路的长颈鹿;远处的孩子们在跳绳,脚尖刚接触到地面就弹跳起来,好像脚底装了弹簧一样。
√
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
结尾都是疑问句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相距一百米的两个路口,拥堵情况差别很大,我觉得疑惑。
两段话分别写了什么呢?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蜜蜂在狂风中飞的很低,引发了我的好奇。
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呢?
思考
观察
语段1
语段2
蜜蜂在狂风中飞的很低。
相距一百米的两个路口,
拥堵情况差别很大。
蜜蜂飞的这么低,怎么看到遥远的家呢?
为什么一个路口很畅通,一个路口很堵呢?
要善于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引发思考,并提出疑问。
同学们根据“观察单”中记录的内容,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吧!
观察 思考
大公鸡吃石子
大公鸡为什么吃石子呢?
我家有一只大公鸡,它最奇特的是吃食的时候总是吃地上的小石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修改符号:
还有哪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呢?
表示改正
表示删除
表示增补
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除了课本上的修改,还有其他问题的存在哦!
它
它
评价一下同桌修改的内容吧!
评价标准
评分
修改的内容是否正确?
修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
书面是否整洁?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chú
jiàn
yōu
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哦!
日积月累
同学们借助插图,体会意境,找一找,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看到的:
听到的:
听老师来读一遍古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古诗描绘的景物。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同学们结合插图来诵读古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