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语文要素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形式,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用了同样的关联词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识字加油站
我们除了在语文课上认识了很多汉字,还通过哪些途径也认识了一些汉字。
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
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
联系上下文猜字识字
与同伴交流识字
……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试着读一读吧。
档案馆是存放档案的地方,档案是指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
我们可以在农贸市场买蔬菜、水果和肉类。
妈妈带我去过咖啡馆,她喝咖啡,我喝果汁。
爷爷带我去过废品收购站,卖废品。
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四宝”。
知识链接: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写字、绘画,四者皆为文人学士之雅事,故常四字并提,又称“雅人四好”。在我国古代,“琴棋书画” 一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即:望、闻、问、切;也称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词句段运用
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 浸 捣 捞 晒
剪窗花
步骤 动作
折纸
画图
剪纸
展开
对折、压平、对齐、捏紧
拿、按、画
捏、剪
打开、铺平
要注意步骤、动作不能前后颠倒哦!可以用上“先、再、接着……”等连接词,使语句连贯。
包粽子
先拣出好的粽叶,然后对齐折叠,舀米装入粽叶中,再夹肉放入米中,包裹严密,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开始缠绕,拉住绳子的末端开始打结。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想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请以“少年宫的活动真丰富”为开头,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吧!
少年宫的活动真丰富!有的同学参加“橡皮泥组”,做出了一个个有趣的彩泥作品;有的同学参加“合唱队”,排练出了一个个合唱节目;有的同学加入了“足球社”,在绿茵场上积极训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 【学习内容分析】 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的相关段落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识字加油站”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一是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说清楚某个手工活动的过程,二是仿照《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有关段落写一段话,通过仿写,尝试将获得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加以运用。“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次修改】关注识字:六个场所的名称,重点关注翘舌音“税”,后鼻音“档”以及整体认读音节“阅”,引导学生交流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识字,回顾已知的识字方法。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主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板块,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介绍了我国古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中医四诊”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系建构】 三年级上册已经了解了“借助一个意思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只局限在内容处对于表达方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与三年级上册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相比,既有不同,更有提升,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精读课文《赵州桥》与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突出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赵州桥》设置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间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从大处着眼,本单元选文组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体现,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编者选择不同的选文,从不同方面,将这一主题表现出来。 【资源拓展】 语文主题丛书美文阅读。
学情 分析 一、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1.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经知道识字的方法,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2.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接触过“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写作技巧。 3.已有生活经验:能在生活中认识汉字,会通过日常的学习了解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二、未知: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但是在写作表达上却不会灵活使用。 困难与障碍 学生对于“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要素只是了解,但未能准确表达如何在课文内容中具体表达的,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于日常的习作中。 四、突破措施 1.通过课文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梳理具体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读认这些场所的名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天地,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累,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视频、表格梳理活动的步骤,找出关键是动词,完成流程图,借助流程图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2.通过朗读段落、对比发现,能说出两个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
学习 重难点 重点: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难点:根据两个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课时 评价 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传承文化,争做华夏文明传承人。 任务一:梳理流程图,说手工制作过程(目标一) 任务二:发现段落特点,尝试写一写(目标二)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三,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教师板书课题:语文园地
二、梳理流程图,说手工制作过程(目标一) 1.教师提出要求: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教师板书:介绍手工活动过程 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学生读。 (3)教师提出问题: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预设:蔡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造纸的,先剪短或切碎,然后是浸泡,再捣烂,捞出来,最后是晒。 【二次修改】按照先后的顺序,提取动词组成流程图,用上连接词就可以将纸的发明过程讲清楚。 2.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剪纸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看剪窗花需要哪些步骤?看谁记得清楚,说的明白! (1)教师播放视频。 (2)学生认真观看。 (3)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4)师生交流反馈。 (5)教师指导点拨:要注意步骤、动作不能前后颠倒哦!可以用上“先、再、接着……”等连接词,使语句连贯。 【二次修改】教师板书: 提取步骤、动词 按照先后顺序 用上连接词 (6)学生同桌间练说,用上“先、再、接着……”等连接词,将剪窗花的过程讲清楚。 3.教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包粽子”的流程图。 (1)学生交流梳理主要步骤和关键动作。 (2)学生练说。 (3)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先拣出好的粽叶,然后对齐折叠,舀米装入粽叶中,再夹肉放入米中,包裹严密,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开始缠绕,拉住绳子的末端开始打结。 4.学生小组交流,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5.小组代表分享,师生点评。 1.学生自读课本内容,总结蔡伦造纸的过程。按照先后顺序,提取动词,做成流程图,借助流程图说一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2.观看视频,完成表格。 3.师生交流反馈,用上“先、再、接着……”等连接词,将剪窗花的过程讲清楚说一说剪窗花的过程。 4.学生交流梳理包粽子的主要步骤和关键动作,指名说一说包粽子的过程。 预设: 大部分学生不会介绍自己喜欢的手工过程。 措施: 1.了解手工活动的先后顺序。 2.提取动词,做成流程图。 3.用上关联词。
三、发现段落特点,尝试写一写(目标二)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读一读,想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 3.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两段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先总写再分写,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二次修改】教师板书:先总写再分写 有的……有的……有的…… 教师布置任务:请以“少年宫的活动真丰富”为开头,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吧! 5.学生仿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其他同学点评。 预设:少年宫的活动真丰富!有的同学参加“橡皮泥组”,做出了一个个有趣的彩泥作品;有的同学参加“合唱队”,排练出了一个个合唱节目;有的同学加入了“足球社”,在绿茵场上积极训练…… 1.学生思考:想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2.学生交流反馈 3.请以“少年宫的活动真丰富”为开头,用上“有的……有的……有的……”仿写段落。 预设: 学生可以看出这一段话的结构是总分结构,是围绕首句来写的,但是具体的分写不够具体,无法体现关键句。 措施: 指名交流,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手工活动 基础性作业 目标1 10分钟
围绕中心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完整的话。 拓展性作业 目标2 10分钟
板书 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 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 【学习内容分析】 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的相关段落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识字加油站”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一是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说清楚某个手工活动的过程,二是仿照《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有关段落写一段话,通过仿写,尝试将获得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加以运用。“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次修改】关注识字:六个场所的名称,重点关注翘舌音“税”,后鼻音“档”以及整体认读音节“阅”,引导学生交流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识字,回顾已知的识字方法。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主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板块,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介绍了我国古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中医四诊”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系建构】 三年级上册已经了解了“借助一个意思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只局限在内容处对于表达方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与三年级上册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相比,既有不同,更有提升,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精读课文《赵州桥》与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突出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赵州桥》设置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间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从大处着眼,本单元选文组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体现,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编者选择不同的选文,从不同方面,将这一主题表现出来。 【资源拓展】 语文主题丛书美文阅读。
学情 分析 一、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 1.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经知道识字的方法,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2.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接触过“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写作技巧。 3.已有生活经验:能在生活中认识汉字,会通过日常的学习了解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二、未知: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但是在写作表达上却不会灵活使用。 困难与障碍 学生对于“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要素只是了解,但未能准确表达如何在课文内容中具体表达的,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于日常的习作中。 四、突破措施 1.通过课文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梳理具体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读认这些场所的名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天地,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累,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学习,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通过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及成果,正确认读“税、档”等7个生字。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学习 重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难点: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课时 评价 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传承文化,争做华夏文明传承人。 任务一:学习交流平台(目标一) 任务二:学习识字加油站(目标二) 任务三:学习日积月累(目标三)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谈话导入,单元回顾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优秀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知道了纸的发明过程,还欣赏了坚固美观的赵州桥和名扬中外的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2.教师出示并板书课题:语文园地 学生根据老师问题进行 回答。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课文中有许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如《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又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2.教师提出问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 预设: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师板书: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教师过渡: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4.回顾《赵州桥》第3自然段。 (1)学生齐读《赵州桥》第3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待会儿分享交流成果。 (3)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1:《赵州桥》第3自然段是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的。 预设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形式,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回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 (1)学生齐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这一段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 预设:这一段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来写,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用了同样的关联词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二次修改】6.教师小结:想要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晰,思路才清晰。 1.学生交流平台内容。 2.回顾所学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呢? 《赵州桥》第3自然段。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 3.小组内分享交流。 4.指名学生分享。 预设:学生了解这两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但是不知道课文时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补救:指名分享,教师补充。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教师引导思考:我们除了在语文课上认识了很多汉字,还通过哪些途径也认识了一些汉字。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预设1: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 预设2: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 预设3:联系上下文猜字识字。 预设4:与同伴交流识字。 …… 3.教师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标牌,并提出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试着读一读吧。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2)教师指名学生读标牌上的词语。 (3)教师指导生字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税”,后鼻音“档”以及整体认读音节“阅”。 学生齐读生字。 4.学生交流这些场所的功能。 教师相机点拨:档案馆是存放档案的地方,档案是指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 5.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1:我们可以在农贸市场买蔬菜、水果和肉类。 预设2:妈妈带我去过咖啡馆,她喝咖啡,我喝果汁。 预设3:爷爷带我去过废品收购站,卖废品。 【二次修改】6.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教师板书:处处留心皆识字 1.指名交流认识汉字的途径。 2.指名读一读标识牌的名字。 3.学生交流这些场所的功能。 预设:学生对于税务局、档案馆和农贸市场的功能可能不是很了解。 补救:指名分享,教师补充。
四、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出示课件,学习词语。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都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词语,并且后面的词语是对前面的解释。 教师板书:日积月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字词语 3.了解“文房四宝”。 (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文房四宝有哪些? 预设:我爷爷就有文房四宝,分别是笔、墨、纸、砚。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四宝”。 (3)教师拓展知识链接: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了解“雅人四好”。 (1)教师介绍:“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写字、绘画,四者皆为文人学士之雅事,故常四字并提,又称“雅人四好”。在我国古代,“琴棋书画”一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5.了解“中医四诊”。 (1)教师介绍: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即:望、闻、问、切;也称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6.学生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1.朗读词语,思考: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 2.具体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中医四诊”具体包含什么。 3.积累背诵,同桌互查。 预设:学生对于“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不了解。 补救:指名分享,教师补充。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背诵日积月累。 基础性作业 目标1 5分钟
搜集资料,还有哪些类似日积月累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字词语。 拓展性作业 目标2 5分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