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班级 4.1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 设计教师
课题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 2 学习日期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教学 目标 1.会认“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振”等11个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抱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把文中三个小故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 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学法 指导 在本课设计中,“读”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理解,以培养学生语感。 课上讲解重点生字词以及重点字的写法,提取课文中的训练点进行训练。(字词积累、句子朗读、解决问题) 逐渐、着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 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自备课件,教学设计。
步骤 时间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导 入 2分钟 你为什么而读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目的,咱们敬爱的周总理也不例外。周总理在跟大家一般大的时候,也曾响亮地回答过这个问题,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释题: 为:[ wéi ]充当;变成 [ wèi ]目的,为了 (2)“崛”是山字旁,跟山有关,是说山突起。 (3)“崛起”在这里指中华的什么呢?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周恩来资料介绍 预设:为了父母,为了理想,为了未来… 预设: (1)崛起:兴盛、繁荣、富强 (2)中华:中国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3.齐读课题。 4.了解周恩来资料
自 主 自 助 10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预习情况检测,出示词语 初读课文,课文讲了几件事 分别是哪儿几个自然段 试着概括每件事。(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课文所写的三件事情。 谁立志?谁耳闻?谁目睹?(概括主要内容时候需要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齐读学习目标 自读、开火车读词语 预设: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写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的场景让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 预设:周恩来
合 作 互 助 10分钟 关于“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是怎么回答的?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周恩来的回答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过度: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的伟大志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生活的到底是什么年代?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看看。(课件出示图片)背景的介绍 8万亩,相当于现在我们的学校2000多个。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 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是: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周恩来的读书目的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对比,突出了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的理想。 2.预设: 想把列强赶出去 想让中国强大起来。
步骤 时间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展 示 有 助 5分钟 默读11—17自然段,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一个词语) 中华不振的意思。 出声读15—16自然段,从哪儿能看出来中华不振呢 小组合作 (1)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对奉天,租借地的介绍。 齐读(周恩来的话要读出疑惑、惊讶的语气。伯父的话要读出沉重、悲痛、压抑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句子(注意感情) 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华不振? 如果你是此时的周恩来,你想问伯父些什么?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华不振? (根据图片)想象,中国是怎样的?租界地是怎样的? (3)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A.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中华不振? B.死去的亲人可能是谁?此时女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C.设想一下那位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D.在场的还有谁?你有什么想问他们的吗? E.围观的中国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握紧拳头?(握紧拳头一起读) F.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当时的他在想什么呢? 中华不振 理解中华不振的意思。 A.了解租借地 B.齐读句子 C.分角色朗读句子。 D.词语:“不要随便去玩”、“绕着走”、“没有地方说理” E.预设:为什么被外国人占据? 在自己国家,为什么要绕着走呢? 为什么没有地方说理呢? A.词语:“大不相同”、“热闹非凡”、“大多是外国人” B.预设:租借地: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外国人趾高气扬、耀武扬威 中国:人们流离失所,吃不饱、穿不暖,解决不了基本的生存问题。 (3) 一个女人的亲人被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没有给他撑腰,围观的群众也没人帮助他。 可能是她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十分的伤心 可能是她的父亲,嗷嗷待哺的婴儿,相依为命的姐妹 C.预设: ①亲人的无辜惨死——被轧死。 ②外国人的嚣张。 ③巡警的狗仗人势。 ④正义得不到伸张。 D.中国巡警、外国人、围观的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巡警就给外国人撑腰?不给中国人撑腰?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这个外国人呢? E.握紧拳头,愤怒 F.预设: 中华不振啊,我该怎么办才能使中国人不受外国人欺负? 为什么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群中国人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却不敢给自己的同胞伸张正义?
探 究 辅 助 10分钟 试着用“之所以…是因为…”把这三个故事连起来。 试着用“因为…所以…”把这三个故事连起来。 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预设:周恩来之所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他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 预设:周恩来因为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所以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步骤 时间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练 习 多 助 3分钟 周恩来十二岁立下志向,他这么说的,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小练笔:你为什么读书? 预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 科技发达而读书
思维 导图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 耳闻 目睹
安全提示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 佩戴口罩你我他,健康守护靠大家。
教学 反思 优点: 找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题。 首先设下疑问,什么是中华不振 从哪里体会到中华不振 找到中华不振的词句,最后思考为何中华不振。在课堂上,围绕着中华不振让学生进行多组对话,从语气和词句中体会中华不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达到感情的高潮。 2.讲读经典段落,体会细节。 课文的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要点。因此,我把这一段作为一个感情的突破口,请多位同学来细读这一段,并且边读边不失时机的加以追问;为什么围观的群众都紧紧的握着拳头 为什么洋人打伤了人还得意洋洋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你仿佛听见了什么 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十分动情,朗读也一次比一次好,情感表达的也一次比一次强。 3.直面历史,树立学生的爱国之志 在学生感情最为强烈的时候,我不失时机的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材料,这些材料唤起了学生的爱国意识,萌发报国之情。课堂上,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已和当时的周恩来一样,愤愤不平,使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课文之中。这个时候,我又让孩子进行小练笔,回顾开始时候的内容,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孩子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学生的感情激发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我思考了一下原因,总结如下,因为我们是城镇的孩子,从小的爱国教育就不是很多,获取信息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无法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其次就是在学生说出自己是为何而读书时,没有及时的让学生将理想说的现实点,造成了学生都立志为中华而读书,不现实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