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利用图片及实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结合讲授教学。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立体图形的图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搭积木的游戏吗?你用的积木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今天我们来认识它们的形状。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让学生分一分。
2.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设计意图: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设计意图:通过记忆想像,使学生形成表象,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出示课件:第9张,找出容易滚动的形状。
3.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自的特征。
4.出示课件第10张。进一步明确什么形状的物体能搭的平稳。
5.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你会分辨了吗?
五、课堂练习
1.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数图形。
出示课件第12张。
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
六、布置作业
1.观察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立体图形。
2.把你观察到的物体,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
球
圆柱体
长方体
立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