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奔流(bèn) 覆灭 坚韧(rèn) 博斗
B.淳朴(chún) 火焰散步(sàn) 谦逊
C.惊讶(yà) 豆桨 塞苹果(sè) 掰断
D.豁亮(huò) 踹门 什物(shì) 峰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B.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C.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D.即使已经被警察包围,劫匪仍然奋不顾身地想逃出去。
3.下列对句子重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重读“32架”“10多辆”,能体现出装备上敌强我弱,为下文的悲壮场面作铺垫)
B.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重读动词“抱”“掐”“摁”,这样能描绘出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表现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C.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重读动词“持续”,这样能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
D.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重读副词“匆匆”和形容词“很低”“光光”,这样能生动地表现战斗发生的紧急和面临的不利形势)
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爱国诗句的一项是 ( )
A.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
B.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C.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②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③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④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⑤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⑤③② C.②⑤③④① D.②⑤③①④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③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④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
A.①一般疑问句 ②设问句、反问句 ③设问句 ④一般疑问句
B.①设问句 ②设问句、反问句 ③反问句 ④一般疑问句
C.①一般疑问句 ②一般疑问句、反问句 ③设问句 ④设问句
D.①设问句 ②一般疑问句、反问句 ③反问句 ④设问句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 (文体),作者 著名诗人、小说家。著有小说《东方》等。
8.给加点字注音。
坚韧 摁住 掰开 犁耙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绝壁: 。
②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骨碌: 。
10.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土,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三、语言表达
11.下面是小花一家观看抗美援朝纪录片《较量》后的谈话。
爷爷:太感人啦!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面对强权,低头永远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独立,唯有敢于斗争,才能站立起来。
爸爸:是呀,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新中国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哥哥: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
抗美援朝有哪些意义?请根据以上材料予以探究。
四、现代文阅读
12.阅读提升
(一)
焦凡洪
①战火纷飞,战歌激扬。1951年,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第二十二团二营教导员的杨振国,突然接到团长何立斌的电话,让他和营长王庆文立刻到团部受领任务。
②他们赶到团部后,团长告诉他们:“敌人在战场上打不赢,提出停战谈判,地点选在板门店地区。为准备谈判工作,双方军事谈判代表团商定,在板门店地区修筑一宽10米、长5千米的砂石路,我军和美军各承担2.5千米。志愿军总部将修路任务赋予我团。团里决定由你们二营五连来完成,时间20天。”
③中午过后,杨振国带领五连官兵身着绿色作训服,脖系白毛巾,肩扛圆锹、十字镐,迈着整齐步伐、唱着嘹亮军歌,进入施工现场。
④施工的美军也进场了,也是100多人的兵力。他们在任务区一侧搭起一溜帐篷,前面耀武扬威地摆着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
⑤五连官兵把杂草铲除,将树根挖掉,把一个个炮弹坑用石块填平砸实。经过一天半的工作,场地被整理得平平整整。
⑥美军也开始作业,靠的是机械,推土机被开得隆隆作响。
⑦第三天,我军施工部队开始修筑路基,路基要求高度30厘米。在这一环节,五连采取分段推进、分层上土、统一轧实的方法。三个排各负责一段路基,每层上土10厘米,统一用筑头夯实。由此,班与班、排与排之间展开了劳动竞赛。官兵挑着土篮子在两侧高坡上取土,运到路基上,来回都是一溜小跑。工地上锹镐飞舞、人流穿梭, 一片热腾景象。杨振国和连长、指导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兼质量监督员。
⑧最壮观的场面是将新铺的虚土夯实,一溜摆开10个筑头,每个筑头4人,他们将这些“铁墩子”高高提起,用力砸下。这些同志大都在农村打过夯,来朝鲜战场后又多次抢修道路,干这活是行家里手。他们喊着口令、唱着“一二、一二”“同志们呀,加油干呀”“修好路呀,流大汗呀”等号子。高亢的号子声和有力的筑头落地声汇成壮美的旋律。在这雄浑的劳动乐章里,官兵把大滴汗水酒进泥土。
⑨杨振国看到官兵在工地上干劲高涨,收工后情绪高昂,非常欣慰。他对连长、指导员说:“我们仇视敌人,但不蔑视机械,机械作业效率还是高的。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工兵也会有先进装备。装备重要,但人的精神更重要。要进一步抓好施工作业中的良好作风养成,我们既要做威武之师,也要做文明之师!”
⑩一层一层铺土, 一遍一遍夯实,参加筑路的指战员两天磨烂一副手套,每件作训服都“伤痕累累”。镐把、锹把上涂的黄漆,也被官兵磨白了。
在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中,每天早晨7点,杨振国带着五连官兵准时进入工地,而美方的机械和人员还在睡大觉。
我方从营教导员到排长都甩开膀子加油干,与战士一起流大汗;而在另一边,因为依赖机械,士兵上工地的很少,更难见到军官的影子。
午饭,我军官兵是送到工地吃的。餐后,大家把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而分界线那面,罐头盒子、啤酒瓶子扔得到处都是。
因是“中立区”,施工现场经常出现成群的西方媒体记者。他们拿着“长枪短炮”对美军机械又拍又照,可能后来感到确实也没啥值得炫耀的“新闻”,纷纷把镜头对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
我军官兵休息时,便围坐在一起唱歌、讲故事。一天下午,官兵看到我方工程进展又快又好,对方被落下一大截子,那歌声唱得更加响亮。在美方工地上的十多位记者端着照相机、扛着摄影机一通拍摄,旁边还有七八个美军士兵站在外围观看。
杨振国和五连官兵充满自信地继续唱歌,他们咏唱《我是一个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时,连队文化教员李晗出场了。李晗是全团有名的文化工作骨干,他蛮有指挥范儿地抬起双手,说:“让我们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官兵无数次唱过的歌曲,今天唱起来更加亲切和骄傲。第一遍是齐唱,随着李晗一个手势变成了三部轮唱:“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李晗的指挥动作干脆有力,官兵唱得热血沸腾,强劲的旋律如疾风浩荡、海浪奔涌 ……
10月19日,我军负责修筑的路段胜利竣工,比上级规定时间提前5天,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通令嘉奖。而分界线那边,还有三分之一的任务没有完成 ……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阅读文章,补全下表。
项 目 志愿军 美 军
劳动装备 ① 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
劳动场面 官兵一起流大汗 ②
劳动就餐 ③ 罐头盒子、啤酒瓶子到处是
劳动进度 比上级规定时间提前5天 ④
我们从志愿军身上可以看到自信乐观、不畏艰苦、⑤ 的宝贵精神品质
(2) 有同学认为第 段写西方媒体记者的拍摄与文章主题没有关联,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请从“战歌嘹亮”和“另一个战场”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 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了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盏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画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13.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镜头三:
镜头四:
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
14.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请抓住下句中的关键词,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老谢”形象。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15.在片尾,导演做了如下设计:
①导演围绕段画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说说你的理解。
②在片尾画面中,导演准备用两句话来评价“老谢”光辉的一生,请补充完整。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胸怀赤诚保家卫国; ,
16.纪录片播出后,作为观众,请你结合影片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和辨析。
A:奔流:读作bēn博斗 —搏斗;
C: 豆桨 —豆浆 塞苹果:读作 sāi;
D: 什物:读作shí 峰拥 —蜂拥;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和字音的正确读音。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解答时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
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辨析。
A过瘾:指满足某种特别深的嗜好,泛指满足某种爱好。使用正确;
B: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使用正确;
C: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使用正确;
D:奋不顾身:意为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成语)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理解和掌握词语(成语)的意思,注意词语(成语)的使用习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词语(成语)的掌握和积累。
3.【答案】C
【解析】【分析】C:错误。重读“8个小时”,感受到战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注意从重读、语气、语调等角度入手,注意结合句子暗含的情感基调分析即可。重读,表示强调。
4.【答案】C
【解析】【分析】A 翻译为:只有忠诚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一处安乐祥和之地可为家。此句语调沉痛,写出国家沦于敌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剧,以“精忠报国”四字为愿,表达了诗人献身民族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爱国精神。
B 翻译为: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此句写诗人热血沸腾和岁月蹉跎的矛盾,昔日英姿勃发,如今骏马伏枥,空有此怀,抒发了诗人爱国精神,以及华年空掷、壮志未酬的感伤与悲愤。
C 翻译为: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勒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勒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D 翻译为: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但诗人却“不自哀”,展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爱国诗句理解。日常注意积累,读懂选项的古诗句含义,理解古诗情感。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属于爱国诗句的选项即可。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先确定首句②,排除B,然后比较③⑤句与②句的关系排除A,比较C、D两项中“骄傲"与“自豪“的先后顺序,排除C,从而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问句的理解。①句,自问自答,是设句。②句,“你的感想如何呢 ”是自问自答,是设问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上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题问句。
③句意思是:在炮兵连-样打敌人。题间。④句,是我的疑问,是般疑问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问句类型的理解和判断。解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结合掌握的知识对语句进行理解和判断。
7.【答案】通讯;魏巍
【解析】【分析】《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采访志愿军战士的一篇通讯。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故答案为:通讯;魏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8.【答案】rèn;èn;bāi;bà
【解析】【分析】第1空,读 rèn ,不要都城 rèng;第2空,读 èn ,不读 nèn;第3空,读bāi ,不读 bān;第4空,读bà ,不读pá
故答案为:
第1空、rèn
第2空、èn
第3空、bāi
第4空、b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在答题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字的读音。此类题的答题关键是平时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并积累词语,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
9.【答案】极陡峭难以攀缘的山崖;滚动
【解析】【分析】这几个词语都是《老山界》里面的,先理解句意,再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意思。根据平时积累及语境可知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为:1、极陡峭难以攀缘的山崖;2、滚动。
故答案为:极陡峭难以攀缘的山崖;滚动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10.【答案】(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解析】【分析】(1)这句话直接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
(2)这句话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3)这句话有时间: 二次战役的时候。人物:一支志愿军的部队。事件: 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4)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敌人飞机和坦克的数量,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5)这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战士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故答案为:(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达方式的能力。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平时学习时要掌握这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1.【答案】①抗美援朝是正义之战,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②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③抗美援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分析】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爷爷:太感人啦!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面对强权,低头永远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独立,唯有敢于斗争,才能站立起来。即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
爸爸:是呀,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新中国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哥哥: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故答案为: ①抗美援朝是正义之战,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②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③抗美援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谈话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抗美援朝的意义。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1)圆锹、十字镐;士兵上工地的很少,更难见到军官的影子;午饭送到工地吃,餐后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还有三分之一的任务没有完成;团结自信
(2)示例:不同意。写西方媒体记者首先对美军机械又拍又照,可后来纷纷把镜头对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以借助对比表现出我军的精神风貌吸引了他们。写在美方工地上的十多位记者端着照相机、扛着摄影机一通拍摄的情节, 能从侧面表现我军的劳动激情和自信的精神。
(3)示例;我选择“战歌嘹亮”。文章中多次写到我军唱歌的情节和场面,用“战歌嘹亮”作为标题,能够凸显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示文章的记叙线索。同时,“战歌嘹亮”这一标题,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1)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概括即可。
③中午过后,杨振国带领五连官兵身着绿色作训服,脖系白毛巾,肩扛圆锹、十字镐,迈着整齐步伐、唱着嘹亮军歌,进入施工现场。
而在另一边,因为依赖机械,士兵上工地的很少,更难见到军官的影子。
午饭,我军官兵是送到工地吃的。餐后,大家把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而分界线那边,还有三分之一的任务没有完成 ……
(2)阅读问能不能删肯定不能。十五段写在美方工地上的十多位记者端着照相机、扛着摄影机一通拍摄,旁边还有七八个美军士兵站在外围观看。本来这些记者是拍美军的,但是没曾想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吸引了拍我们了,写我军的精神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和美军形成对比。
(3)分析是否满足标题的作用即可。文中多次出现了我军唱歌的内容,战歌嘹亮作为标题正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也是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1)①圆锹、十字镐
②士兵上工地的很少,更难见到军官的影子
③午饭送到工地吃,餐后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④还有三分之一的任务没有完成
⑤团结自信
(2) 不同意。写西方媒体记者首先对美军机械又拍又照,可后来纷纷把镜头对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以借助对比表现出我军的精神风貌吸引了他们。写在美方工地上的十多位记者端着照相机、扛着摄影机一通拍摄的情节, 能从侧面表现我军的劳动激情和自信的精神。
(3)我选择“战歌嘹亮”。文章中多次写到我军唱歌的情节和场面,用“战歌嘹亮”作为标题,能够凸显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示文章的记叙线索。同时,“战歌嘹亮”这一标题,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阅读问能不能删肯定不能。分析删前的感受和删后的感受,且段落之间应该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删后不能突显文章主题,打乱文章写作顺序,所以不能调换。
(3)本题考查挑选标题。注意标题的作用包括:①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②文章线索;③新颖,吸引读者注意力;④交代文章写作对象;⑤交代文章写作情感等。分析给到的两个标题哪个满足上诉作用即可。
【答案】13.镜头三:坚持赴约,受伤毫不在意;镜头四: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
14.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满头华发”“全神贯注”形象地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出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运用比喻修辞,“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写出老谢的镜片之厚,表现出他忘我工作的状态。
15.①运用比喻修辞,把一个人“生命的魅力”比作“太阳的光辉”,“黎明”指人青春年少时,“正午”指人“壮硕中年时”,“黄昏”指人垂垂暮年时,指出无论处于哪一阶段,人都能散发出自己的能量。如同老谢一般,即使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文化传承做贡献。②(示例)改革开放;文艺线老兵编写雅歌传承文化
16.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就要胸怀大我、放下小我,积极涵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让人生纯粹起来,让生命高尚起来,让青春激扬起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人物描写方法是: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3)1)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2)本题考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注意要联系横线处上下文,揣摩横线处句子语境,合理组织语言,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格式等隐形要求。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文章及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3.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 即坚持赴约,受伤毫不在意。
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 即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
故答案为:镜头三:坚持赴约,受伤毫不在意
镜头四: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
14.满头华发,外貌描写。全神贯注地,神态描写。写了老谢非常认真专注的在校阅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比喻,写了老谢眼睛度数挺深的。贴在稿纸上,强调老谢专心忘我的校阅稿件。
故答案为: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满头华发”“全神贯注”形象地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出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运用比喻修辞,“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写出老谢的镜片之厚,表现出他忘我工作的状态。
15.①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比喻。强调人在黎明时,就是青年时是是绚丽多彩的。在正午,就是壮年时。黄昏,就是人在晚年时,都有自己的光彩, 强调人不管在什么阶段,都能够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如文中的老谢,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依然殚精竭虑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贡献。
②补写结合老谢事例即可。
第三段: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
第十四段: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
即改革开放,文艺线老兵编写故事传承文化。
故答案为:①运用比喻修辞,把一个人“生命的魅力”比作“太阳的光辉”,“黎明”指人青春年少时,“正午”指人“壮硕中年时”,“黄昏”指人垂垂暮年时,指出无论处于哪一阶段,人都能散发出自己的能量。如同老谢一般,即使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文化传承做贡献。
②(示例)改革开放,文艺线老兵编写雅歌传承文化
16.本文写老谢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一直坚持收集民间故事,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依然殚精竭虑,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贡献。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从自我做起,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舞动青春,绽放自己的光芒。
故答案为: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就要胸怀大我、放下小我,积极涵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让人生纯粹起来,让生命高尚起来,让青春激扬起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