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中。
1.(2023六下·汝南期末)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湖光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023五上·夏津期中)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平面镜。
A.两 B.三 C.四
【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原理,平面镜可以成像是,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人眼,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两面平面镜,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 )。
A.更高 B.更低 C.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3五上·夏津期中)把一个燃烧的烟头放在一个离纸很近的地方,过一会儿,纸变黑,这说明热是能够( )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把一个燃烧的烟头放在一个离纸很近的地方,过一会儿,纸变黑,这说明热是能够辐射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3五上·夏津期中)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风扇叶向哪个方向开,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 )
A.风扇叶向上开 B.风扇叶向下开 C.风扇叶放在中间
【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风扇叶向上开,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选项A做法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3五上·夏津期中)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 )是没有道理的。
A.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
B.地球上的水由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组成
C.地球上的水循环往复,不缺少水资源,人们不要节约用水了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资源很少,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选项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表述有道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3五上·夏津期中)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 )形式吸收能量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辐射形式吸收能量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3五上·夏津期中)雾和云都是( )凝成的。
A.小水滴 B.水蒸气 C.雨水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9.(2023五上·夏津期中)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口往外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口往外冒“白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2023五上·夏津期中)夜间行车的司机不关远光灯属于光污染。(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夜间行车的司机不关远光灯属于光污染,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2023五上·庆云期中)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露、雪等是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的状态变化是吸收热量或者散发热量的过程。
12.(2023五上·夏津期中)人工降水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降雨、降雪外,有时还会降冰雹。人工降水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3.(2023五上·夏津期中)利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通过热水袋把热传给了我们。(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利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通过热水袋把热传给了我们。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4.(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热得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同,黑颜色的物体比浅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能力强,所以,在阳光的照射下,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热得慢,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5.(2023五上·夏津期中)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地球各处的厚度不一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2023五上·夏津期中)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蛋清相当于地核。(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地壳为蛋壳,地幔为蛋白,地核为蛋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2023五上·夏津期中)煮面条时只发生热对流。(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液体也会发生热传导和热辐射,煮面的这个过程是热传导,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8.(2023五上·夏津期中)雨水落地,瀑布飞流而下,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引力是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雨水落地,瀑布飞流而下,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三、填空题。
19.(2023五上·夏津期中)科学家是利用 、 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答案】地震波;磁力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故答案为:地震波;磁力。
20.(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 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 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答案】地球引力;头顶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引力是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故答案为:地球引力;头顶。
21.(2023五上·夏津期中)“小孔成像”说明光 。
【答案】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
22.(2023五上·夏津期中)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 和 。
【答案】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故答案为: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23.(2023五上·夏津期中)潜水艇通过 看到海面的船只。
【答案】潜望镜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原理,平面镜可以成像是,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人眼,潜水艇通过潜望镜看到海面的船只。
故答案为:潜望镜。
24.(2023五上·微山期中)彩虹形成的必要条件: 和 。
【答案】小水滴;阳光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夏天,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有时能看到一条弧型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彩虹。 彩虹的形成条件: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根据对彩虹的认识,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对阳光产生了色散现象,必要条件是小水滴和阳光。
25.(2023五上·夏津期中) 使地球上的水处于动态平衡。
【答案】水循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处于动态平衡。
故答案为:水循环。
26.(2023五上·庆云期中)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 。
【答案】分析数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四、实验探究。
27.(2023五上·夏津期中)探究热传递:如图,在金属杆上用凡士林粘了1、2、3、4、5五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金属杆的一端加热。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金属和火柴的传热本领
C.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第 根火柴最先掉落下来,然后依次是 。
(4)这个实验说明:热可以沿着物体从 的部分传到的 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是 。
【答案】(1)C
(2)A
(3)5;4321
(4)温度高;温度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1)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在加热使用酒精灯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3)结合实验分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第5根火柴最先掉落下来,然后依次是4321 。
(4)这个实验说明: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的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是热传导。
故答案为:(1)C。
(2)A。
(3)5;4321 。
(4)温度高;温度低;热传导。
28.(2023五上·夏津期中)探究露的形成: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A杯里加自来水、B杯是空杯子、C杯装着冰块,都放在桌子上。(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 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实验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 有关。
(2)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从以下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冰块融化成水后渗到杯子外壁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凝结成小水珠
C.空气自己产生的
【答案】(1)C;温度
(2)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
(1)探究露的形成: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A杯里加自来水、B杯是空杯子、C杯装着冰块,都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后,观察到C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结合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温度有关。
(2)小水珠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凝结成小水珠,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温度。
(2)B。
五、科学与生活。
29.(2023五上·夏津期中)列举人们利用光的反射服务于生活的实例,至少两个。
【答案】照镜子(平面镜)、汽车的外后视镜(凸面镜)、 台灯的灯罩等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汽车的外后视镜也是通过反射光传播的。
故答案为:照镜子(平面镜)、汽车的外后视镜(凸面镜)、 台灯的灯罩等等。
30.(2023五上·夏津期中)为什么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
【答案】彩虹出现的时间往往很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折射的原因。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的原因可从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的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彩虹出现的时间往往很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1 / 1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中。
1.(2023六下·汝南期末)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2.(2023五上·夏津期中)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平面镜。
A.两 B.三 C.四
3.(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 )。
A.更高 B.更低 C.不确定
4.(2023五上·夏津期中)把一个燃烧的烟头放在一个离纸很近的地方,过一会儿,纸变黑,这说明热是能够( )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5.(2023五上·夏津期中)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风扇叶向哪个方向开,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 )
A.风扇叶向上开 B.风扇叶向下开 C.风扇叶放在中间
6.(2023五上·夏津期中)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 )是没有道理的。
A.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
B.地球上的水由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组成
C.地球上的水循环往复,不缺少水资源,人们不要节约用水了
7.(2023五上·夏津期中)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 )形式吸收能量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8.(2023五上·夏津期中)雾和云都是( )凝成的。
A.小水滴 B.水蒸气 C.雨水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9.(2023五上·夏津期中)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口往外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
10.(2023五上·夏津期中)夜间行车的司机不关远光灯属于光污染。( )
11.(2023五上·庆云期中)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露、雪等是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
12.(2023五上·夏津期中)人工降水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 )
13.(2023五上·夏津期中)利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通过热水袋把热传给了我们。( )
14.(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热得快。( )
15.(2023五上·夏津期中)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地球各处的厚度不一样。( )
16.(2023五上·夏津期中)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蛋清相当于地核。( )
17.(2023五上·夏津期中)煮面条时只发生热对流。( )
18.(2023五上·夏津期中)雨水落地,瀑布飞流而下,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
三、填空题。
19.(2023五上·夏津期中)科学家是利用 、 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20.(2023五上·夏津期中)在 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 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21.(2023五上·夏津期中)“小孔成像”说明光 。
22.(2023五上·夏津期中)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 和 。
23.(2023五上·夏津期中)潜水艇通过 看到海面的船只。
24.(2023五上·微山期中)彩虹形成的必要条件: 和 。
25.(2023五上·夏津期中) 使地球上的水处于动态平衡。
26.(2023五上·庆云期中)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 。
四、实验探究。
27.(2023五上·夏津期中)探究热传递:如图,在金属杆上用凡士林粘了1、2、3、4、5五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金属杆的一端加热。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金属和火柴的传热本领
C.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第 根火柴最先掉落下来,然后依次是 。
(4)这个实验说明:热可以沿着物体从 的部分传到的 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是 。
28.(2023五上·夏津期中)探究露的形成: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A杯里加自来水、B杯是空杯子、C杯装着冰块,都放在桌子上。(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 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实验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 有关。
(2)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从以下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冰块融化成水后渗到杯子外壁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凝结成小水珠
C.空气自己产生的
五、科学与生活。
29.(2023五上·夏津期中)列举人们利用光的反射服务于生活的实例,至少两个。
30.(2023五上·夏津期中)为什么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湖光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原理,平面镜可以成像是,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人眼,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两面平面镜,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把一个燃烧的烟头放在一个离纸很近的地方,过一会儿,纸变黑,这说明热是能够辐射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风扇叶向上开,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选项A做法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资源很少,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选项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表述有道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辐射形式吸收能量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口往外冒“白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夜间行车的司机不关远光灯属于光污染,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的状态变化是吸收热量或者散发热量的过程。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降雨、降雪外,有时还会降冰雹。人工降水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利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通过热水袋把热传给了我们。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同,黑颜色的物体比浅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能力强,所以,在阳光的照射下,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热得慢,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地壳为蛋壳,地幔为蛋白,地核为蛋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液体也会发生热传导和热辐射,煮面的这个过程是热传导,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引力是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雨水落地,瀑布飞流而下,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9.【答案】地震波;磁力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故答案为:地震波;磁力。
20.【答案】地球引力;头顶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引力是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故答案为:地球引力;头顶。
21.【答案】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
22.【答案】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故答案为: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23.【答案】潜望镜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原理,平面镜可以成像是,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人眼,潜水艇通过潜望镜看到海面的船只。
故答案为:潜望镜。
24.【答案】小水滴;阳光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夏天,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有时能看到一条弧型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彩虹。 彩虹的形成条件: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根据对彩虹的认识,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对阳光产生了色散现象,必要条件是小水滴和阳光。
25.【答案】水循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处于动态平衡。
故答案为:水循环。
26.【答案】分析数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27.【答案】(1)C
(2)A
(3)5;4321
(4)温度高;温度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1)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在加热使用酒精灯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3)结合实验分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第5根火柴最先掉落下来,然后依次是4321 。
(4)这个实验说明: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的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是热传导。
故答案为:(1)C。
(2)A。
(3)5;4321 。
(4)温度高;温度低;热传导。
28.【答案】(1)C;温度
(2)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
(1)探究露的形成: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A杯里加自来水、B杯是空杯子、C杯装着冰块,都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后,观察到C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结合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温度有关。
(2)小水珠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凝结成小水珠,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温度。
(2)B。
29.【答案】照镜子(平面镜)、汽车的外后视镜(凸面镜)、 台灯的灯罩等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汽车的外后视镜也是通过反射光传播的。
故答案为:照镜子(平面镜)、汽车的外后视镜(凸面镜)、 台灯的灯罩等等。
30.【答案】彩虹出现的时间往往很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折射的原因。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的原因可从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的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彩虹出现的时间往往很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