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烃--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7烃--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27 09:3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7烃--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1.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氯仿: B.冰醋酸:
C.黄铁矿: D.小苏打:
2.葛根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葛根素,葛根素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等作用,如图是葛根素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葛根素的分子式为
B.1mol葛根素可分别与6molNa、8mol反应
C.葛根素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D.葛根素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3.覆盆子酮(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具有幽雅果香的香料,单独用于皮肤也有美白效果,其合成途径之一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能与NaOH溶液反应入
B.甲的化学名称为4-羟基苯甲醛
C.常温下,1mol乙最多能消耗3molBr2
D.丙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4.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与加热装置略)进行实验,将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中,下列出现相关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中反应 b中试剂及现象 结论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B 乙醇与浓硫酸170℃共热 溶液褪色 有乙烯生成
C 固体与浓硫酸反应 溶液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与浓盐酸加热反应 酚酞溶液红色褪去 HClO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5.H、C、N、O是自然界和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四种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还原性 B.C有多种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C.浓硝酸可用于苯的硝化反应 D.参与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6.某高分子化合物M常用于制作眼镜镜片,可由N和P两种物质合成,M、N、P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与P合成M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M的链节中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4个
C.P在空气中很稳定,可以保存在广口瓶中 D.常温下,M、N、P均易溶于水
7.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溶液反应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D.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8.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I可用于洗涤表面的
B.装置II可用于制取
C.装置III可用于证明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装置IV可用于制备乙烯并探究其性质
9.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Z不能与的溶液反应 D.Y、Z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10.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过氧化钠和硫黄:加水,振荡 B.水晶和玻璃:X射线衍射实验
C.氯化钠和氯化钾:焰色试验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荡
11.一种抗胃溃疡剂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2种
B.1mol该物质与H2发生反应,最多可消耗11mol
C.该物质与溴单质发生反应后含手性碳原子
D.M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聚合、消去反应
12.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发育的多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顺反异构
B.分子结构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若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所得产物分子中具有两个六元环
D.1mol脱落酸与1mol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
13.化合物M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化合物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能与溴水反应,ImolM最多能消耗8molBr2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4.化合物丙属于桥环化合物,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1 mol乙最多能与2 mol氢气反应
C.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D.丙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15.化合物M是一种合成新型除草剂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已知:、环上的碳原子和氮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σ键。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发生缩聚反应
C.分子式为C14H9ClN3O2F2
D.所有N原子和C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6.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姜黄素类似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醚键、酚羟基和酮羰基三种含氧官能团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不包含立体异构)
D.1mol有机化合物X最多能与反应
17.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1 B.乙烯的实验式:C2H4
C.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D.次氯酸的电子式:
18.合成抗肿瘤药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吡啶是一种有机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丙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B.乙和丙都能与盐酸反应
C.吡啶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剂 D.甲中除氟外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9.有机物甲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异构化反应变为有机物乙,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乙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区分
B.乙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醛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4种
D.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存在顺反异构
20.仿瓷餐具质轻美观,不易破碎,其主要成分蜜胺树脂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缩聚得到的聚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蜜胺树脂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
B.上式中
C.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
D.蜜胺树脂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
21.bulgarein保加利亚醌素是一种具有细胞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有潜在的药物功能,其结构如下,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20H10O5 B.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含有2种官能团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22.电视刷《猎冰》中出现的毒品—甲基苯丙胺是一种透明结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
B.分子中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共平面
C.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氨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1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23.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氨水显碱性
B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有酸性和漂白性
C 溴水 溶液褪色 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D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24.NaOH活化过的催化剂对甲醛氧化为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有学者提出该催化反应的机理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
B.步骤Ⅰ可理解为HCHO中带部分负电荷的O与催化剂表面的-OH发生作用
C.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D.该催化剂对苯的催化氧化效果优于对HCHO的催化氧化效果
25.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I装置迅速升温至170℃制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中溶液变黑,说明I中发生了副反应
B.II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C.III中红色逐渐褪去,说明具有漂白性
D.V中溶液褪色,说明V中发生取代反应
26.橙皮苷广泛存在于脐橙中,其结构简式(未考虑立体异构)如下所示:
关于橙皮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3方式杂化
B.有2种含氧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D.1mol橙皮苷最多能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7.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被称为下一代聚酯,可广泛应用于绿色和高性能的包装材料。我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以HMF为原料合成PEF的路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DCA中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B.PEF可由FDCA与乙二醇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C.HMF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FDCA与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有3种
28.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分子中最少有6个原子共平面
B.X具有顺反异构
C.Y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可生成1,2-丙二醇
D.聚合物Z的链节结构简式为
29.脱落酸(结构简式如图)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下列有关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取代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最多消耗Na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0.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结构关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激光的产生与电子跃迁有关
B.橡胶老化与碳碳双键有关
C.植物油加氢制硬化油与植物油中含有酯基有关
D.金属可加工成各种形状与金属键有关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三氯甲烷俗称氯仿,分子式为,A错误;
B.冰醋酸结构简式为,B正确;
C.黄铁矿化学式为,C正确;
D.小苏打化学式为,D正确;
故选A。
2.A
【分析】
羟基能够与Na发生反应,苯环、碳碳双键、羰基能够与H2加成,葛根素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和酮羰基4种官能团,葛根素分子中两个苯环上各有两种一氯代物,如图:,据此回答。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葛根素的分子式为,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葛根素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与钠反应,含有的苯环、酮羰基和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反应,则1mol葛根素可分别与6mol钠、8mol氢气反应,其中苯环消耗6molH2,碳碳双键消耗1molH2,羰基消耗1molH2,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葛根素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葛根素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和酮羰基4种官能团,D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甲属于酚类物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A项正确;
B.甲的化学名称为4-羟基苯甲醛,B项正确;
C.1mol乙的酚羟基邻位发生取代反应,消耗2mol Br2,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mol Br2,最多能消耗3molBr2,C项正确;
D.如图:,图中两个平面通过碳碳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丙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CO2,由于H2CO3和HCl的酸性均强于苯酚,故将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能够得到苯酚,故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但是不能得出酸性:碳酸>苯酚,A错误;
B.乙醇与浓硫酸170℃共热,气体通入KMnO4溶液,溶液褪色,乙烯会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挥发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所以不能得出有乙烯生成,B错误;
C.Na2SO3固体与70%的硫酸反应可制得SO2,通入SO2后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正确;
D.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能制得Cl2,Cl2通入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红色褪去,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氢气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同样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故A正确;
B.C有多种同位素,如:12C、14C、16C等,C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等,故B正确;
C.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浓硝酸可以与苯发生硝化反应,故C正确;
D.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6.B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一定条件下N与P发生缩聚反应生成M和甲醇,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苯环和酯基为平面结构,由三点成面可知,链节中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4个,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P分子中含有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酚羟基,所以P在空气中很不稳定,不能保存在广口瓶中,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M、N分子的官能团均为酯基,均属于难溶于水的酯类,故D错误;
故选B。
7.B
【分析】由阿魏萜宁的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中存在醇羟基、酚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等多种官能团。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故又可看作是酚类物质,酚羟基能显示酸性,且酸性强于;溶液显碱性,故该有机物可与溶液反应,A正确;
B.由分子结构可知,与醇羟基相连的C原子共与3个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相连,且这3个C原子上均连接了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其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3种,B不正确;
C.该有机物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有2种,其中一种含有碳碳双键和2个醇羟基,这种水解产物既能通过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也能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其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C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其邻位上有H原子,故其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还含有碳碳双键,故其可发生加成,因此,该有机物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8.A
【详解】A.用水洗涤表面的后进行过滤操作将滤出,A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了防倒吸,导管不能伸入饱和食盐水内,应与二氧化碳调换一下进气管,B错误;
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被消耗,液面上升,不能证明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
D.该实验温度计应插入溶液测量反应溶液温度,D错误;
答案选A。
9.D
【详解】A.X中饱和的C原子sp3杂化形成4个单键,具有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
B.Y中含有1个羰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与H2加成,因此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Z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的溶液反应,故C错误;
D.Y、Z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硫不溶于水,A可以鉴别;
B.水晶为晶体,有独立的晶格结构,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独立的晶格结构,可以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鉴别,B可以鉴别;
C.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C可以鉴别;
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层,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D不可以鉴别;
故答案选D。
11.C
【详解】A.M中含有醚键、酮羰基、羧基三种含氧官能团,A错误;
B.该物质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2个苯环、1个酮羰基,1mol该物质能与10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该物质中的碳碳双键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后可生成手性碳原子,如左侧结构中,*表示的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C正确;
D.M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是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C。
12.C
【详解】A.该有机物含3个碳碳双键,且每个双键碳原子所连的基团均不同,均存在立体异构,有顺反异构,A正确;
B.分子结构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羰基、羧基、羟基,B正确;
C.脱落酸分子结构中存在羟基和羧基,其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构成环状酯,所得结构中存在一个六元环和一个七元环,C错误;
D.脱落酸分子结构中存在共轭结构,当1 mol脱落酸与1 mol 发生加成反应时,可通过1,2-加成的方式得到3种不同的产物,还可通过发生类似1,4-加成的反应得到1种不同于之前的产物,共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D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A.有苯环能发生加成、有羟基氧化反应,A正确;
B.高度对称,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B正确;
C.能与溴水反应,在羟基邻对位上取代,1molM最多能消耗4molBr2,C错误;
D.分子中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A.甲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由于饱和碳原子构成的是正四面体结构,与该C原子连接的原子最多有2个在这一平面上,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
B.乙分子中含有C=C和酯基,只有C=C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1 mol乙最多能与1 mol氢气反应,B错误;
C.丙物质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也可以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C错误;
D.丙含有碳碳双键、酯基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结构中含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含有氨基和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B正确;
C.分子式为C14H8ClN3O2F2,C错误;
D.、环上的碳原子和氮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键,故可构成平面环,所有N原子和C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正确;
故选C。
16.C
【详解】A.由题给X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结构中含醚键、酚羟基和酮羰基三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
B.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酮羰基、苯环决定的平面结构,再加上单键可以旋转,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正确;
C.该分子结构对称,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C错误;
D.该物质含有两个苯环,两个碳碳双键,两个酮羰基均可以和氢气加成,1个苯环耗3个氢气,1个碳碳双键耗1个氢气,1个酮羰基耗1个氢气,1mol有机化合物X最多能与反应,D正确;
故选C。
17.B
【详解】A.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其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1 ,A正确;
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则其实验式为CH2,B不正确;
C.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则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C正确;
D.次氯酸的分子式为HClO,则其电子式:,D正确;
故选B。
18.C
【详解】A.丙中含有酰胺基和一个苯环,1mol丙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乙和丙分别含有氨基和酰胺基,都能与盐酸反应,B正确;
C.与反应:+→+HCl,吡啶为有机碱,吸收HCl,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不是催化剂,C错误;
D.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甲中除氟外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
答案选C。
19.C
【详解】A.甲有7种等效氢原子,乙有9种等效氢原子,故二者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区分,A项正确;
B.乙分子中存在苯的平面结构、乙烯平面结构、甲烷结构(甲烷结构中最多三个原子共平面),其中单键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项正确;
C.甲为 ,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醛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可以看成是醛基取代、侧链上的氢原子,有5种,C项错误;
D.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为,碳碳双键的碳原子分别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其存在顺反异构,D项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A.蜜胺树脂中氨基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故N原子与其直接相连的3个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故A正确;
B.三聚氰胺与甲醛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蜜胺树脂单体, ,蜜胺树脂单体再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蜜胺树脂,故上式中,故B错误;
C.甲醛相当于有两个醛基,1mol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mol Ag,故C正确;
D.蜜胺树脂中碳原子有形成双键的碳原子和饱和碳原子,故其杂化轨道类型有、,故D正确;
故选B。
21.C
【详解】A.根据有机物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20H10O5,故A项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均与苯环和碳碳双键相连,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项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酚羟基和羰基3种官能团,故C项错误;
D.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其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22.D
【详解】A.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为,故A错误;
B.分子中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共平面,碳和氮不会全部共平面,故B错误;
C.甲基苯丙胺和苯环相连的碳上有氢,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故C错误;
D.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氨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1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黑色是氨基可取代位置,红色为氨基可取代的等效位置,故D正确;
答案选D。
23.D
【详解】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选;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但Cl2不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B不选;
C.C2H4的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不能选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选;
D.二氧化氮将KI淀粉溶液中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和淀粉作用显示蓝色,所以说NO2有氧化性正确,故D正确。
答案选D。
24.D
【详解】A.步骤Ⅰ中O2断键为非极性键断裂,故A正确;
B.氧的电负性大于碳,HCHO中带部分负电荷的O,由图可知,与催化剂表面的-OH中带部分正电荷的H发生作用,故B正确;
C.步骤Ⅱ中观察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生成了CO和H2O,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故C正确;
D.苯中存在共轭效应,电子分布较均匀,该催化剂要有正、负电荷的作用,因此对苯的催化氧化效果弱于对HCHO的催化氧化效果,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25.A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I中乙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制备乙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能使乙醇脱水碳化并放出热量,碳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装置II中盛有的氯化铁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二氧化硫的生成,装置III中盛有的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装置Ⅳ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乙烯,装置Ⅴ中盛有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乙烯的生成,装置Ⅵ中盛有的硝酸银溶液和装置Ⅶ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挥发出的溴,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A.由分析可知,装置I中乙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制备乙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能使乙醇脱水碳化并放出热量,所以I中溶液变黑,说明I中发生了副反应,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装置II中盛有的氯化铁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二氧化硫的生成,则装置II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装置III中盛有的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则装置III中红色逐渐褪去,说明二氧化碳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置Ⅴ中盛有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用于吸收、验证乙烯的生成,则装置V中溶液褪色,说明V中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26.D
【详解】A.分子中有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有苯环、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 A错误;
B.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和酚羟基、酮羰基、醚键,含氧官能团不止2种,B错误;
C.分子中有多个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错误;
D.苯环和酮羰基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橙皮苷最多能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27.A
【分析】HMFFDCA发生氧化反应,羟基和醛基被氧化为羧基,FDCAPEF发生缩聚反应,根据合成路线进行分析。
【详解】A.FDCA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
B.与乙二醇反应生成PEF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nHOH2C-CH2OH+(n-1)H2O属于缩聚反应,故B错误;
C.HMF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羟基相连的α碳相邻的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分钟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FDCA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具有共轭二烯烃的性质,等物质的量的FDCA与氢气发生加成后的产物有和2种,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注意区分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同时题中等物质的量的FDCA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只消耗1个碳碳双键。
28.B
【分析】
CH3-CH=CH2在光照条件下,与Br2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X为CH2Br-CH=CH2;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Y为CH3-CHBr-CH2Br;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详解】
A.丙烯分子结构可表示为,红框内原子可能共平面,则最多7个原子共平面,最少有6个原子(红色方框内)共面,A正确;
B.双键的同一碳原子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X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CH2,不具有顺反异构,B错误;
C.Y为CH3-CHBr-CH2Br,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可生成醇反应,生成1,2-丙二醇,C正确;
D.聚合物Z为,链节为,D正确;
故选B。
29.B
【详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羧基、羰基、碳碳双键、羟基,含氧官能团共有3种,故A正确;
B.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因此该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脱落酸中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所以一定条件下,脱落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故C正确;
D.与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1mol脱落酸中含有1mol羟基和1mol羧基,因此1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2mol金属钠发生反应,1mol脱落酸中含有3mol碳碳双键和2mol碳氧双键,但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的脱落酸只能与4mol的H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最多消耗Na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30.C
【详解】A.激光的产生就是在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很多高能的电子同时释放相位和能级相同能量,这些能量成为颜色一样的光子,有的在激光器内反射,继续与电子碰撞,释放更多的与它相同的光子,有的离开激光器,形成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A项正确;
B.橡胶含有碳碳双键,易被氧化,所以橡胶老化与碳碳双键有关,故B项正确;
C.植物油是不饱和烃,加氢制硬化油与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有关,与酯基无关,故C项错误;
D.金属晶体组成微粒为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金属键,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是金属键未被破坏,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与其金属键有关,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