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面对近期的巴以冲突,王毅部长指出:中方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并指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同时强调,中方愿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两国方案”正确轨道,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一言论反映出中国( )
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致力于落后国家的民族复兴
C.注重维护国际正义与和平 D.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美国政府坚信“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价值观”,并认为“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美国政府意在( )
A.增强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B.倡导世界各国培养共同价值观
C.借助文化输出维护霸权地位 D.扭转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
3.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达成《京都议定书》,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2015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中国加入该协定;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2019年美国退出该协定。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温室气体减排只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
B.气候变化是全人类亟需合作的共同难题
C.美国退出协议说明温室气体减排没必要
D.确立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相同的责任原则
4.如表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 )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52年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56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2001年 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
1961年 不结盟运动形成 2023年 巴以冲突爆发
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5.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1930-2019)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沃勒斯坦旨在( )
A.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提供辩护 B.顺应政治多极化趋势
C.大国崛起应该走和平发展之路 D.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
6.1984年10月,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说道:“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平问题的根源是恐怖主义 B.南北问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C.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南北差距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7.1989年,欧共体国家宣布禁止对华销售武器,并推迟新的官方出口信贷和经济开发项目。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欧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以及“全面伙伴关系”,经贸合作也开始快速增长。这一转变( )
A.反映中欧间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B.有利于扩大欧洲对中国的影响
C.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D.说明中欧的矛盾已经消失殆尽
8.2023年2月,联合国反俄决议遭到7票反对、32票弃权,130多个南方国家不参与对俄金融制裁。占全球70%以上人口的南方国家在重大问题上没有与美西方保持一致。这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图谋分裂南方国家 B.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C.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上升 D.南南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9.坦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援外铁路,1975年 10月全面建成并试运营,它代表当时铁路技术的最高水平,时至今日,中国仍设有机构承担该铁路的日常维护工作。这条铁路对促进非洲中部的和平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自由之路”。由此可知,坦赞铁路的修建和维护( )
A.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B.表明了和平共处成为各国共识
C.体现了“南北合作”务实精神 D.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
10.2007年7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家族庄园招待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一起钓鱼,并就美国在东欧的导弹防御系统、伊朗核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被戏称为“庭院外交”;8月11日,布什又在同一地点以汉堡和热狗等美国传统食品招待了法国总统萨科齐。这反映出( )
A.法国的国际地位低于俄罗斯 B.和平磋商是解决国际分歧的重要手段
C.美国的国际霸权正全面衰落 D.美国、俄罗斯两国正在重塑两极格局
1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小麦和水稻这两种主粮的影响最大。到21世纪末期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小麦、水稻的产量将会下降10%~15%,由此引发二次效应,农作物面临的病虫害形势将更为严峻。由此可见( )
A.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性 B.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C.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D.财富不平等的危险性
12.2023年1月,美国财长耶伦访问赞比亚,要求赞比亚对其高达170亿美元的债务进行重组,以便获得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13亿美元贷款。耶伦以13亿美元扶持贷款为要挟,要求赞比亚向更高比例的西方金融机构贷款。此举( )
A.得益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运作
B.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观念变革
C.反映了“新殖民主义”制约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发展
D.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13.2024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出现对中国新能源车的新抵制言论和计划,对中国的新能源车挥动“关税大棒”。美国总统拜登称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应对中国新能源车。美国抵制和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根本目的是( )
A.打破国际贸易的壁垒 B.促进世界绿色经济的发展
C.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 D.打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14.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2万人丧生,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另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冲突同时持续产生外溢效应,其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对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旅游业造成严重打击,还导致各国的餐饮、投资等行业出现一定的衰退。这表明( )
A.民族问题威胁区域和平与发展 B.发展中国家是巴以冲突的唯一受害者
C.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已严重失衡 D.中东国家的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
15.2024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法案,强制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出售旗下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否则将会封禁这款全美最受欢迎的APP。有人据此创作了如下漫画,意在说明美国( )
滥用国际规则具有破坏性
奉行丛林法则具有掠夺性
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紧迫性
宣扬自由民主具有虚伪性
漫画《美国政治的双面游戏》
16.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以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有增无减。而美国一些学者坦言,美国财阀集团正在不断制造美国白人的生存和文化焦虑,动辄夸大移民问题、塑造外部“敌人”。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B.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挫折
C.多元文化的湮灭 D.全球人口迁移面临新的挑战
1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这一论断重在强调( )
A.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已不可阻挡 B.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举步维艰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18.冷战结束后,美国宣布暂停核试验,并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联大通过,中、美、俄等128个国家签字)。21世纪后,小布什及特朗普政府均拒绝批准该条约,并试图恢复核试验;而奥巴马及拜登政府则选择回归该条约。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的变化( )
A.反映了政治权力架构存在一定缺陷 B.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C.折射出民主体制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D.揭示了国际条约作用十分有限
19.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坚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等国际性法案,但这一说法引发了国际舆论乃至受到了法学界的强烈谴责。由此可知( )
A.战争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B.霸权主义背离历史潮流
C.联合国缺乏强制执行力 D.美国掌握国际法解释权
20.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难民是指以种族、宗教、国籍、社会或政治原因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而留在本国之外的人;或不具有国籍而由于上述原因不能或不愿返回其常住国的人”。因此,来自东欧等国家的难民几乎都被授予难民身份,而来自南美洲的难民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和认可。这表明,当时( )
A.国际法的权威受到挑战 B.国际局势制约难民问题解决
C.联合国的作用得以加强 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不断加剧
21.国际日是经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由联合国大会讨论确定的,也有一些是由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任务而确定的、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活动日。例如: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3月21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等。这说明了( )
A.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 B.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
22.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23.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24.2022年金砖五国GDP 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25.55%,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5%。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1.93%。这有助于( )
A.发展中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B.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C.区域集团合作程度的加深 D.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5.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从2013年—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这一倡议( )
A.是中国制定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 B.拥有固定的合作区域与合作领域
C.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D.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26.2024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主题为“打破僵局: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23—2024年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该报告旨在( )
A.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 B.主张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
C.加强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7.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货币,28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亚投行的成员数达到87个,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据此可知(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 B.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
C.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28.中国将雅万高铁视为与印尼深化双边合作的重大项目,是全面加强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建设和产能融合的重要举措。从印尼方面来看,引入中方投资建设雅万高铁,与中国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及海洋支点战略密切契合,可以借此推动两国经贸投资关系的深入发展。这说明中印两国( )
A.以睦邻外交作为对外政策核心 B.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交往模式
C.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全面改善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
29.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②“……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③“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
④“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30.2024年1月1日,金砖机制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扩员,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成为金砖国家新成员。扩员后金砖国家拥有更为庞大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资源,增强了其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代表地位,进而可以更好地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改革。这一变化( )
A.说明新兴国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B.表明冷战后新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C.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D.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分析题
31.战争带来灾难和毁灭。制约战争、实现和平与发展,应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这样的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代之而起”的新的“社会制度”。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支配全球”的“控制”力削弱的表现。
材料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与大型武装冲突统计表(1986—1999)
区域 大型武装冲突的数量 安理会关于大型武装冲突的决议数量 安理会决议的比例(%)
非洲 24 13 54
美洲 5 2 40
亚洲 22 4 18
欧洲 9 7 78
中东 11 6 55
总计 71 32 45
——Peter Wallensteen《Understanding Conflict Resolution》
(2)指出联合国的宗旨,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联合国安理会在制止大型武装冲突方面的作用。
材料三:20世纪末,多极世界已成定局,人类已融入一个复杂多变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历史已经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了,需要全人类共同推进。历史已完成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变,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逆转。人类今后的任务,就是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求同存异,共赴未来,为全人类的共同幸福团结努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3)对历史问题进行重点探析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部分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可能依然会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进程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人类需要坚持的旧传统和新突破。
答案解析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巴以冲突,我国政府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不仅呼吁冲突双方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还呼吁国际社会加速推动巴以问题的公正、和平和根本性的解决,以维护世界和平,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注重维护国际正义和和平,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对巴以冲突问题的和平解决,这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无关,排除A项;中国注重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发展,但“致力于”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推动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价值观”“是美国维持其……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想要建立符合美国人利益的价值观,并向全世界输出,意在借助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以维护其霸权地位,C项正确;A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美国意在建立符合美国人利益的价值观,而不是全世界的共同价值观,排除B项;美国目的在于借助文化输出维护其霸权地位,材料无法体现美国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国际文件的签订,反映了气候变化是全人类亟需合作的共同难题,B项正确;温室气体减排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义务,排除A项;美国退出协议是缺乏责任担当的行为,不能说明温室气体减排没必要,排除C项;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现实国情的不同,不可能确立相同责任,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从材料中“联合国成立、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大事中可以得知:世界各国人民关注发展、极力维护和平,也就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巴以冲突爆发”等事件中得知世界并不安宁,B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世界还有动荡,所以并不能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无法体现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AC项;材料内容也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沃勒斯坦认为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挑战现存的世界秩序,也不要一味逞强,而应该努力发展,和平崛起,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所有大国,并不只是美国,排除A项;材料强调大国崛起道路的认识,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强调世界联系的紧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问题”不仅关系到全球的稳定和安全,也是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D项正确;和平问题的根源并不单一,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恐怖主义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它并非唯一的原因,排除A项;南北问题是发展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排除B项;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了,南北差距不断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由材料信息可知,从1989年到21世纪初,欧盟(欧共体)对华政策从制裁转向合作,这一变化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C项正确;“中欧间国家利益趋向一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有利于扩大欧洲对中国的影响”的表述片面,中欧合作对双方都有影响,排除B项;“欧的矛盾已经消失殆尽”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世界)。据材料可知在俄乌冲突的联合国相关决议和重大问题上,南方国家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并未保持一致,结合所学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南方国家对美西方说不,而非西方分裂南方,亦非南南合作携手,排除A、D两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排除B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可知,中国从70年代中期到至今对坦赞铁路的建设和维护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促进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和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D项正确;材料可知,坦赞铁路的修建和维护体现中国与非洲的坦、赞两国的友好关系,中国与非洲中、西部的良性互动,故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各国”表述绝对,排除B项;坦赞铁路的修建和维护体现的是“南南合作”,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7年(世界)。由材料可知,美国领导人在家族庄园以一种“非正式”而偏私人的方式招待他国元首,其意在营造一种友善和睦的讨论氛围,从而更和平、高效地解决国际问题,和平磋商是解决国际分歧的重要手段,B项正确;美国总统招待法国总统的规格并不低于俄罗斯总统,法国的国际地位低于俄罗斯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领导人选择“庭院外交”的方式与他国总统商讨国际问题,美国的国际霸权正全面衰落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是多极化,并非以美俄为主的两极格局,且美、俄、法和平磋商解决国际问题,并非正在重塑两极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人类面临诸多问题,和平与发展均遭到挑战,其中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凸显了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生态气候的严峻,突出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各国合作的重要性,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世界多极化,材料主要强调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财富不平等的信息,材料主要强调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美国)。据材料“耶伦以13亿美元扶持贷款为要挟,要求赞比亚向更高比例的西方金融机构贷款。”可知,“新殖民主义”制约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发展,C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于1973年瓦解,排除A项;材料讲述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控制赞比亚,并非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观念变革,排除B项;材料讲述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控制赞比亚,并非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美国)。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挥动“关税大棒”及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应对中国新能源车来打压中国,意图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保护本国工业产品的效益和发展,从而维护其经济霸权,C项正确;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对国际贸易的限制,不是打破国际贸易的壁垒,排除A项;美国抵制和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实质上是对绿色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打压中国经济是其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巴以冲突不仅导致大量人口丧生和流离失所,对附近国家也产生众多负面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以冲突属于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族的民族矛盾,材料中的现象正是民族问题对区域和平与发展负面影响的表现,A项正确;“唯一受害者”的说法过于夸大,巴以冲突带来的中东地区不稳定,给世界安全和稳定形成了一定冲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力量对比,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部分中东国家发展形势受阻,这与发展道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美国强制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出售旗下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否则将会封禁这款全美最受欢迎的APP,说明美国民主具有虚伪性,D项正确;美国的做法并未运用国际规则,排除A项;掠夺性指的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排除B项;美国的做法只是以安全问题为由,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5年以来(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难民涌入导致欧洲民众不满,而美国财阀集团不断夸大移民问题,制造焦虑,都是使人口的全球迁移面临新挑战,C项正确;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未改变,其国际影响力仍是世界第一,排除A项;题干内容中“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其管控的是难民,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B项;文化多元性问题属于表面现象,“湮灭”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可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对人类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有必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这一论断是在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C项正确;“不可阻挡”和“举步维艰”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B项;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旨在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并不是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现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冷战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建立的政府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件》上的态度摇摆不定,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核问题上的举棋不定严重影响了国际核秩序的稳定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两党治国理念的差异导致美国在国际核问题上的不停变化,美国政治权力架构是三权分立和中央集权,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两党对待国际核问题态度的差异,无法得出两党矛盾的日益激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待国际核协定的不停变化,未涉及美国对国际核协定的履行情况,排除D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3年(世界)。根据材料“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坚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等国际性法案”可知,美国以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等国际性法案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这说明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而霸权主义违背历史潮流,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伊拉克战争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联合国对于伊拉克战争采取的行动,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国际法解释权的归属,排除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通过材料可知,对难民的界定受两极格局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政治难民,即东欧国家的问题,但忽视了南美洲的难民问题,表明国际局势制约难民问题解决,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际法受到挑战,排除A项;材料表明联合国未充分解决世界问题,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难民问题,而非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中关于教育、消除种族歧视、防治疟疾和世界难民等重要的国际日的设置,体现的是这些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共同努力应对解决,A项正确;世界发展不平衡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体现世界的格局,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开展相关活动,并不是只有联合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观点是在反对单极世界和世界霸权,主张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有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商量,共同制定,说明中国在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发展,C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中国是在推动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并不是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排除A项;“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球治理体系应该以综合实力为基础,而不应该否认综合实力,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推动中俄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它的开发有利于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拓展和延伸,B项正确;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范畴,无法得出“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的结论,排除A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排除C项;中国在此之前早已开始参与全球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2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金砖国家的数量和经济总量都在增加,说明其影响力也在增加,这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B项正确;“主导作用”用词错误,不符合史实,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发达国家,排除A项;区域集团是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国家,金砖国家不都是地理位置相邻的,排除C项;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C项正确;“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而非中国制定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排除A项;“一带一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并没有固定的合作区域与合作领域,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分析,2023年以来,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突出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A项正确;“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只是强调加强经济上的依存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该报告旨在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材料没有突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各国平等参与、包容普惠的区域合作精神,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从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C项正确;“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排除B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目前仅是目标,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和印尼。根据材料可知,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建设和产能融合的重要举措,这有助推动中国与印尼经贸投资关系的深入发展,体现了两国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交往模式,B项正确;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但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争取世界和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修建雅万高铁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全面改善两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9.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现代(世界)。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①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是1871年;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②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是1862年;据材料“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可知,③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据材料“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可知,④涉及的历史事件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故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合作平台,金砖国家秉持并践行开放包容理念,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利于加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兴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排除A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1.(1)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表现:美国影响力提升,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下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欧洲的控制力下降。
(2)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作用:有利于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3)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推动了世界的和谐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一战后欧洲。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期十月革命爆发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新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二问,根据材料“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美国影响力提升,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下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欧洲的控制力下降。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第二问,根据材料“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与大型武装冲突统计表(1986—1999)”“安理会决议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推动了世界的和谐发展。
32.(1)近代殖民扩张中海洋作用凸显;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争夺海权斗争加剧。(任答3点即可)
(2)对海洋争夺由军事目的为主转为经济利益为主;海洋问题冲突多以和平途径解决;从列强间掠夺竞争到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联合国组织在海洋利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更加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任答四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根据材料一“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部分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并且近代殖民扩张中海洋作用凸显;根据材料一“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争夺海权斗争加剧。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可知,对海洋争夺由军事目的为主转为经济利益为主;根据材料二“海洋权益斗争,虽然可能依然会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可知,海洋问题冲突多以和平途径解决;根据材料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可知,联合国组织在海洋利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从列强间掠夺竞争到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根据材料二“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更加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33.(1)衰落: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成功:科技革命广泛开展;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
(2)原因:欧洲历史上有共同市场;法国和德国关系的改善。
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欧盟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旧传统: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发挥作用。
新突破:出现了新治理机制,如二十国集团正在全球层面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在地区层面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概念,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衰落方面,据材料一“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可得出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据材料一“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成功方面,据材料一“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可得出科技革命广泛开展;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可得出欧洲历史上有共同市场;据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可得出法国和德国关系的改善。第二学问影响,从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思考即可。如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世界方面,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欧盟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三“与七十多年前一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旧传统有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发挥作用。
据材料三“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突破有出现了新治理机制,如二十国集团正在全球层面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在地区层面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概念,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