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6 23:0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下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字,会写9个字,会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4、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
A环节 板书导入
板书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批注“出色”(解读)
1、问题一:小朋友,什么是“出色”呢?
预设:优秀、特殊、表现好……
2、问题二:读课文,看看文中“出色的马”究竟是什么?
学生朗读全文。
生:出色的马就是一根柳枝。
3、问题三:读第6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写这匹出色的马的?
(设计意图:教师不要给学生结果,要给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拆完再合,一拆一合,孩子会记一辈子。)
4、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怎么看出它出色呢?)
齐读第7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它出色呢?
生:跑得快。妹妹说“我早回来了!”
指导朗读:我早回来了!
师:是啊,多快啊!
师:作为一匹马,“出色”除了“快”以外,还很“有力”。从哪儿能看出来呢?
生:蹦蹦跳跳
指导朗读:蹦蹦跳跳(把力气读出来)
(设计意图:注重了字词、字词背后的意义、朗读。)
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出色。
板书:出色
快 有力
师:实际上这匹马就是柳条啊。
5、真正“出色”的是什么?
拓展阅读:《京剧趣谈》中关于马鞭的段落。
(加拼音或引入视频介绍)
师:你觉得真正“出色”的是什么?
生:爸爸
生:家人
生:亲子关系
生:童心
生:父爱
生:想象力
(设计意图:步步是小朋友能抵达的,如此开放式的教育,对孩子而言是各取所需、各有所长的课堂,不同的孩子在课堂中获得不同的成长。)
6、明确故事的结果
师:同学们,每个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
师: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一共有七个自然段,那你觉得我们刚才读的6、7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经过还是结果?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起因、经过、结果是大概念。二下的学生要逐渐向三上的学习过渡。)
7、引出故事的起因、经过
师:整个故事是从一个春天的傍晚开始,到最后回到家是故事的结局。
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这个故事的起因吧,看看他们一家人为什么要出游啊?我们去看看这个故事的经过吧。他们走了多远啊?他们经过了哪些地方?他们走得累不累啊?为什么他们需要一匹马啊?
B环节 读故事的起因
1、朗读第1-2自然段,理清故事的起因
师:同学们,这段中讲到是什么时间一家人出门呢?
生:春天的傍晚。
师:他们到哪里去?
生:郊外。
师:都有谁去呢?
生:妈妈、妹妹、爸爸和我。
师:1+1 1+1 1+1+1+1=4(一家人)(一家四口)
师:他们一家人干什么呢?
生:散步。
师追问:什么叫散步呢?
生:慢慢地走。
师总结:一家人在郊外散步,一边慢慢地走一边欣赏风景。
2、再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一家人欣赏什么呢?请你再读读1-2段,边读边适当批注。
学生汇报: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1)“碧绿碧绿的”
师:什么是碧绿碧绿的?
①前面学过“碧玉妆成一树高”(联系第一课的古诗《咏柳》)
②为什么不写“碧绿的”?(对比碧绿碧绿的和碧绿的)
③朗读指导:叠词“碧绿碧绿”要重读,语速稍慢。
学生朗读
(2)“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师:层层波纹说明波纹怎么样?
生:波纹多。
生:波纹密
师:一圈一圈向外荡漾。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朗读)
想象“微风吹过”,轻轻的,柔柔的,心中感觉暖暖的,朗读语气自然柔和,语调适中。
“泛起层层波纹”,微风中我们仿佛看见河水“泛起层层波纹”,朗读时,语速可以稍缓,仿佛层层波纹荡漾开去。
学生朗读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指导朗读:
边读边想象,长长的小路,一边是“碧绿碧绿”的小河,一边是“匆匆绿绿”的田野,置身其中,已然被“小路”和“田野”深深吸引。怀着愉悦的心情朗读。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边读边有种迫不及待想摸一摸、躺一躺的冲动,“柔软”读得舒缓,“绿毯”读出重音,以示强调。
学生朗读
(4)“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朗读指导:想象“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时的样子,朗读时语速可轻快,表现出欢悦、有趣。“笑”,突出文中我和妹妹当时的表现和感受,语音可略微加重。
学生朗读
再次回扣前文,一起朗读《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河边的田野像柔软的绿毯,让人感觉特别舒坦。让我们把这样的感受送进文中,读出来吧,一起朗读1-2段。
学生朗读,读出舒服之感。
3、朗读第3自然段,承上启下。
师:河边像柔软的绿毯,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师:这么舒服,你会不会越走越远?会不会越看越爱?
生:会。
师:于是,不知不觉中,一家人已经走出好长一段路了。
师:请你朗读第3自然段
(百字作文嵌入课文中进行)
师: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路 ?
生: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路长了。
师: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时间 ?
生: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时间久了。
师: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路的人也就 ?
生: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路的人也就累了。
师:是啊,走的路长了、时间久了、走的累了,却还不想回去,这就是恋恋不舍。
(设计意图:为引出下文做铺垫,注重课文的第三段,出色的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走得累了;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C朗读故事的经过 体会人物的心情
朗读第4-5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
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1、妹妹:求
(1)试着:读出“求”字,读读妹妹话。
朗读指导:将儿童撒娇的语气和神态通过朗读来体现,语速稍慢,“抱抱”重读,体会求抱的天真之趣。
(2)试想:妹妹到底累不累?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很累?
生:累。累。
(3)试探:当你觉得累的时候,你想要妈妈抱,你会怎么试探?
学生交流表达
师:可见,妹妹是一个非常可爱、真实的小朋友。
2、妈妈的回答
(1)妈妈的回答真不真?妈妈回答说她也累,抱不动,是真的吗?
(前面百字为证,全家人走到这里,累不累?都很累了。)
生:真的累。
(2)妈妈该不该拒绝妹妹?
生:该。
生:不该。
学生展开讨论。(思辨环节,言之有理即可。)
生:我是妈妈,再累也要抱孩子。
生:我是妈妈,不抱孩子,让他自己成长。
2、爸爸的回应
师:爸爸是怎么做的?
生:爸爸递给妹妹一根柳条,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D环节 再读“出色” 深化主题
朗读第6-7自然段
1、谁最出色?
师:你觉得一家人中,谁最出色?
(妹妹很真实。妈妈很理性,爸爸懂得教育孩子。)
生:妈妈,冷静,智慧。
师:是啊,妈妈知道妹妹的需求,很冷静地回应了妹妹,智慧地拒绝了妹妹,妈妈的回答语气是轻柔,拒接是合理的。
生:爸爸,有创意,懂小孩。
师:是啊,爸爸将一根柳枝拾起,充满期待地告诉妹妹可以把它当做马,鼓励中尽显父亲的智慧。这是一位深爱孩子的父亲,他对女儿的喜好了如指掌,充满童心且善于呵护童真。
生:妹妹,可爱,懂得自我调整,开始想撒娇,后来也懂得独立。
师:返回途中,妹妹感觉疲倦,求爸爸妈妈抱被拒绝后,没有撒泼耍赖,而是立刻调整好心情,从求抱时的沮丧变成骑“马”时的高兴劲儿,妹妹跨上“马”在其乐无穷的游戏中完全忘记了疲劳,真是天真可爱,孩子气十足。
生:“我”,①(妹妹要求抱的时候)我不添乱,说明“我”很独立。
②妹妹骑着马回家时候,我不说破,说明“我”支持爸爸妈妈。
师: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彼此之间有求有应,他们的“应”不是简单的照办,而是充满期待,给予鼓励,巧妙激发,散发着生活的芬芳,让人心生美好。
3、什么是出色的马?(拓宽思路)
师:联系你自己的生活,你觉得什么是出色的马?
生:爱生活是出色马,一家人郊外散步。
生:有创意。
师:家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一家人互相关心。
师: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师:随时保有好心情。
课堂总结
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这一家人到郊外去散步,多么快乐、幸福啊!读着这篇课文,老师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明媚的春光图、和谐的家人关爱图。
请学生试着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边读边想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