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六学习主题(世界现代史,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六学习主题(世界现代史,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8 20: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学习主题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B.“冷战”时期 C“冷战”结束以后 D.21世纪到来之时
2.“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3.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4.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利 B.对发展中国家弊大于利
C.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5.“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6.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扮演重要角色
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跨国公司 C.国际红十字会 D.世界动物保护组织
7.WTO的基本职能是( )
A.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C.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现世界贸易一体化
D.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是经济金球化的动力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④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美苏“冷战” B.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
10.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的目标是推动实现世界贸易的( )
A.专业化 B.自由化 C.区域化 D.集团化
11.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右图为某一组织的旗帜。
这一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亚大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2.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美国 B.中国 C.欧盟 D.俄罗斯
13.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中美两国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欧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
14.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请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幅图片是联合国的徽标(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1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现阶段世界的政治格局是( )
A.多极化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三足鼎立
16.日前,朝韩关系紧张。美联社分析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美韩正在互相较量,不断亮出底牌。如果朝鲜决定发动或发动导弹袭击的话,美韩会立即对此作出回应。当今世界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 。( )
A.欧盟、印度、南非 B.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C.欧盟、日本、巴西 D.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17.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图,其反 映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 B.多极化格局
C.一超多强 D.美、欧、日三足鼎立
18.20世纪90年代后,“一超多强”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处理和解决国际事务中重要的主张和手段是( )
A.强化国力,武力胁迫 B.采取强权政治
C.相互制约与相互利用 D.协商和谈判
二.材料题:
19.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 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2年4月24日在哥德堡参观了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 。温家宝表示,沃尔沃和吉利的联姻在中瑞两国成为一段佳话……这种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的交流。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份。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回答:面对经济全球,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与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图一 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 图二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图三 西雅图反全球化浪潮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
(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第六学习主题重要知识点背诵提纲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一.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出现时间、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分别是什么?
时间:20世纪9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生产 力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②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③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表现: ① 国际资本流动加快 ②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③ 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 ④ 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积极影响:①给发达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推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消极影响: 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 ,各国受益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2.经济全球化下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有哪些?
经济组织:国际性:世界贸易组织(WTO);
区域性: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我国应该面向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民族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政治多极化
1.“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原因:影响发展分别是什么?
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 一超:美国,多强: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 。
原因:①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 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发展: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表明多极力量对美国干预、制约和防范越来越强,在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
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各大国协商、合作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2.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是什么?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
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
3.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第六学习主题重要知识点默写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1)时间: 。
(2)原因
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② 席卷全球; ③ 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① 流动加快 ②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③ 组织 建立 ④ 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3. 经济全球化下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 (WTO);区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 (EU)、 (APEC)、 (NAFTA)。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机遇: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 、 和 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水平。
挑战:它容易加剧 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收益不均,甚至形成
、 的局面。
5..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如何应对:
①以 为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实施 战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③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双赢;
④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一超: ,多强: 、 、 、 。
(2)原因: 崩溃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 发展的趋势。
(3)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削弱和抑制 和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发展:美国企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屡屡受挫,表明多级力量对美国的 、 、 越来越强,在 、 、 、 等重大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各大国 、 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九年级历史下册重要知识点背诵提纲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1.牛顿的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主要贡献: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主要贡献: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影响:推翻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爱因斯坦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主要贡献:提出相对论。
影响: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
4.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他们都是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刻苦钻研、实事求是﹑ 敢于质疑创新等精神………
二.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决议。
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2.苏联建立时间、原则、全称、社会主义建设的人物、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时间:1922年12月; 原则:自愿和平等;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终有15个加盟共和国。
人物:斯大林
主要成就: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的特点、表现分别是什么?
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经济方面表现:﹙高度集中﹚
①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政治方面表现:﹙高度集权﹚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②党政不分,最后形成高度集中以及斯大林的个人独裁,简称 “ 斯大林 ” 模式。
4.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教训(启示)是 什么?
实事求是,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开始的国家和部门、特点、影响最重的是国家和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
时间: 1929年--1933 年 ; 开始国家 : 美国 。
开始部门 : 纽约证券交易所 ; 最严重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
特点:①持续时间长 ②破坏性大 ③范围广 ;美国解决措施 :罗斯福实行新政 。
2.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什么?
新政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内容: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
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①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②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③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
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以复兴农业。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实施“产业复兴法”。
3.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什么?(罗斯福新政评价)
积极方面:①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
②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
不足方面: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新政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
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
1.时间:1939年9月1日
2.标志:德国突袭波兰
五、二战扩大的事件有哪些?
1.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和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的扩大。
2.珍珠港事件”:194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史称“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六、《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时间、参与国家、内容、意义
1.时间:1942年1月;
2. 参与国家: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
3.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及作用
1.形成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它的建立。
2. 作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八、二战中的主要战役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斗志。
2.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攻克柏林战役:德国战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九、雅尔塔会议的背景、时间、地点、“三巨头”、主要内容、意义
1.背景:第二战场开辟以后,德国法西斯处于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中,陷入困境。
2.时间:1945年2月
3.地点:苏联克里亚半岛的雅尔塔
4.“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5.主要内容:
(1)处置德国: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
(2)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3)苏联同意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6.意义:雅尔塔会议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定的。
十、德、日法西斯投降的标志
德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十一、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时间、原因、
①西欧经济恢复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②恢复的原因: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时间、原因?
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
②原因:由于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
3. 联邦德国的崛起:
这一时期,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4.欧洲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时间、后来更名为什么?
①成立的原因和目的: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②成立的时间:1967年
③1993年,更名为欧盟。
十二、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时间
1.原因:
①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④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时间: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被称为“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十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时间及实质是什么?
①时间:1989年-1990年
②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苏联的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底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
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十四、“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冷战信号及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①冷战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②主要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北约和华约)
2、杜鲁门主义的时间、主要内容、实质及影响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咨文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美国对外政策纲领,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③实质: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④影响: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3、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和作用
①目的:它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②作用: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也起过重要的作用。
4、北约、华约建立的时间及标志
①时间: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②标志: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十五、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原因、表现、
1.原因:①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表现:①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
②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被称为“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十六、苏联的解体的时间、标志
1.时间:1991年12月底。
2.标志: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十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1.经济全球化出现时间、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分别是什么?
时间:20世纪9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生产 力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②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③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表现: ① 国际资本流动加快 ②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③ 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 ④ 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积极影响:①给发达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推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消极影响: 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 ,各国受益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2.经济全球化下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有哪些?
经济组织:国际性:世界贸易组织(WTO);
区域性: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我国应该面向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民族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十八、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1.“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原因:影响发展分别是什么?
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 一超:美国,多强: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 。
原因:①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 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发展: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表明多极力量对美国干预、制约和防范越来越强,在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
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各大国协商、合作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2.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是什么?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
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
3.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重要知识点默写
1.牛顿是 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 和运动三定律, 建立了 的基本体系。著作有 ,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是英国 家。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年出版
了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 “ “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各种唯心的 和 。
3.爱因斯坦在 年,他提出 ,后来,他又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对论的提出,为 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 的伟大革命。
4.苏联的建立
(1)苏联建立的时间: 年 月。( 2)全称: 简称苏联。
5.新经济政策
时间: , 俄共(布)“十大”根据 的提议,通过了实行
“ ”的决议
目的:为了解决 。
内容:
(1)农业:用 税代替 制,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2)工业:除重要工矿企业由 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 经营。
(3)商业:废除 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 。
意义: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6.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领导人: 。
(2)建设成就:
① 。 ② 。 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7.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1)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 的体制。
(2)表现: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
①忽视 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 ;
③ ,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政治方面:﹙高度集权﹚
①严重违背 ,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②党政不分,最后形成高度集中和斯大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独裁。简称 “ ” 模式(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教训是 。
实事求是,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① 时间:______ 开始国家:____ 开始部门:____ 最严重的国家:_____、______
② 特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③美国解决措施:_________ 。
9.罗斯福新政
(1)内容
①财政:大力 ,恢复银行信誉。
②工业:实行 法,筹划大规模 的新建,这是新政中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③农业:缩减农业产量,提高 。
(2)新政特点:全面加强国家 干预。
(3)罗斯福新政评价:
积极方面 ①

不足方面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标志性的事件是 。
11.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12.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是 ,意义是 。
13.《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①时间_______年1月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主要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6国
④主要内容:各国保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⑤意义:宣言的签署,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式形成。
⑥影响: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壮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4.二战中的主要战役有
15.确立战后两极格局的会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时间是 ,主持者是 ,主要内容是
。意义是
16.欧共体建立的时间是 ,目的是 ,后更名为 。
17.东欧剧变的时间 、实质是
18.冷战信号是 ,开始的标志是 ,主要表现分别为政治上: ,经济上: ,
军事上: , 将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19. 杜鲁门主义的时间: 、实质:
影响: 。
20.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
作用: 。
21. 北约建立的时间: 、华约建立的时间: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 。
22.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是 。
23.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意义是 。
24.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原因
① ② ,
③ 。
主要表现 ① ②
25.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1)时间: 。
(2)原因
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② 席卷全球; ③ 迅速发展。
2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① 流动加快 ②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③ 组织 建立 ④ 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27. 经济全球化下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 (WTO);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 (EU)、 (APEC)、 (NAFTA)。
28.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机遇: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 、 和 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水平。
挑战:它容易加剧 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收益不均,甚至形成
、 的局面。
29.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如何应对:
①以 为中心,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经济;②实施 战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③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双赢;
④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0.“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一超: ,多强: 、 、 、 。
(2)原因: 崩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 发展的趋势。
(3)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有利于削弱和抑制 和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发展:美国企图 ,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屡屡受挫,表明多级力量对美国的 、 、 越来越强,在 、 、 、 等重大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各大国 、 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WTO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