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7 09:57:3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卷)
八年级历史
n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
分分第I卷和第几卷,全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策全部在试题上完成。

非选择题
总分
题号
选择题
16
17
18
19


得分
线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最佳答案写在题号下面方

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0
题号
s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作为1949年某次会议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我踏进会场,
就看见很多人,

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一这

许多一望而知不园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乎第一次。”费孝通

回忆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金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文中描述:“中国当时还缺少…武器…他们
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普通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

之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东方大国。”从战争的影响上看,该“战争”()
A.显示出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贫弱的国力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
市上倒卖了基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
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

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4.太原六味斋创办于清朝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有着“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六味斋在牛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
对六味斋的改造形式是()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5.“中共八夫”“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等史实说明
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呈现出的特点()
A,在改革中开放
B.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在传承中择优进步
D.在学习中创新提高
6.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改革开微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
三犬历史悱陌变。开启改革开敝这一历史巨变的重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7.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股份制改革”等资
料。根据这些资料,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A,包产到户
B农村的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8.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
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
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
说明了我国()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生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
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
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体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亚确道路重要内容的基本政治
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0.1971年10月25日,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
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据此可以看出,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之一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获得美苏等大国的帮助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5 CDCDB 6-10 CCACD 11-15 BDBCD
16.(1)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
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2)目的:克服农民分散经营的困难和局限,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使农
业生产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阶段: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
(3)原因: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大
包干”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群众的认可;党中央认可安徽的经验。
(4)启示: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政策调整要依据国情;
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尊重农民意愿;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言之
有理即可)
17.(1)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
制度。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选一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等。
18.(1)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社会
主义背景下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体制,对国家的运行、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等进
行了明确规定。
(2)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
要步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4)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健全,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等。
19.(1)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
现了大团结。(答出 2点即可)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同: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或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
求国家统一。
(4)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7 年 7 月、1999 年 12 月。
(5)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
实践,为解决国际上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两岸的民族认同感和血浓
于水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
联系逐渐减弱;“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表明了维护
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