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7 08: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统编版 纲要上 第12课
课程标准
纲要: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通过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时空定位
1351年
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大清,清朝建立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16世纪中叶
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奥斯曼帝国繁荣
1519—1522年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16世纪—17世纪
近代科学革命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世界史
中国史
明 朝
建 立
明朝
灭亡
时空定位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c
中枢机构 内阁 背景
设立
成员
职责
性质
地位
宦官专权 原因
机构
内容
明太祖废宰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务繁忙
明成祖朱棣
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充当秘书
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内侍机构,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权力膨胀,位同宰相
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司礼监
①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
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以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
地方行政 制度 省——府——县
省级 变化 ①初期:废行省,设三司
②后来: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关系图
元朝
秦朝
唐朝
皇帝






明朝
行中书省
皇 帝
中书省(宰相)
吏、户、礼、兵、刑、工
宋朝
【知识小结】
材料: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传》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明朝对外关系发展图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知识总结: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相同 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 不同 目的
性质
政治:宣扬国威,
经济: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2.东南沿海的“倭患” 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
原因: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结果:明世宗:派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倭,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3.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西、葡、荷等的侵略
过程:
1557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1624年,荷兰侵入南台湾。
1626年,西班牙侵占北台湾。
1642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1662年,南明郑成功收复台湾。
◎澳门大三巴牌坊——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见证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东北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西南
土司制度
蒙古
长城防御时战时和
西藏
行都指挥使司
任务:根据课本p73-74在地图上标示出不同地区边疆政策,分析明朝边疆政策的特征与实质。
羁縻政策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朝民族政策特点:
①军事打击与巩固边防并重②厚施恩赐与利益吸引③以夷治夷、因俗而治。
材料: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问题探究】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清易代过程:
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多尔衮统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
【问题探究】世界历史变迁下的明朝
世界文明
1351年
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
16世纪中叶葡萄牙获得
澳门租住权
16世纪—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
1640
1588英西大海战
1566尼德兰革命
1629李自成起义
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与拓展
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中外关联的三个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纵向视野
横向视野
未能突破原有体制框架
仅为局部调整
历史轮回
走出中世纪
步入近代化
资产主义发展
新航路开辟
启蒙运动
全新挑战
废丞相设内阁
经略边疆
郑和下西洋
平定倭患
明朝
永乐盛世
绍兴七年(1137年),帝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明朝这一举措
A.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 B.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习题讲评】
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习题讲评】
明初,政府在西北边境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
A.北方贸易比南方发达 B.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贸易发展
C.对外贸易比对内贸易发达 D.边境放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习题讲评】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