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9 18: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港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5.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跨进梅园大门,园林小景精致宜人。一座拱桥横跨在水池之上,池中鱼儿戏水,水面时时泛起liányī( )( );走廊墙上,lòu( )空窗口古朴别致。来到汉白玉雕刻的梅兰芳雕像前,先生神态安xiáng( ),似是回味着当年回乡演出万人空巷的场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裨益  危言悚听  鬼祟  暇想
B.腼腆  五采纷呈  会萃  呐喊
C.嶙峋  出谋画策  斑驳  帐蓬
D.招摇  谈笑风生  自诩  生涯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积攒(zǎn) 咧嘴(liē) 喝彩(hè) 冥思苦想(mǐng)
B.呜咽(yè) 霎时(shà) 悄立(qiǎo) 一哄而散(hòng)
C.湖泊(pō) 曲折(qǔ) 宝藏(cáng) 不屈不挠(ráo)
D.擂鼓(lèi) 纠葛(gě) 摒弃(bìng) 摇摇欲坠(zhuì)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 ▲ 着无数的矿藏,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2)老吴是热心肠的人,他每次从老家回来,总是带些土特产 ▲ 亲友。
(3)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绝不能 ▲ 。
A.蕴藏 馈赠 宽恕 B.蕴含 回赠 宽容
C.蕴含 回赠 宽恕 D.蕴藏 馈赠 宽容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到2025年,中国建筑资产规模将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和德国四个国家的总和。
B.为何美国和英国都如此青睐中国高铁呢?听我们娓娓道来。
C.在正式场合,必须庄重严肃,在非正式场合,可以坦率直言。
D.“给予永远比拿幸福”。高尔基教育儿子的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为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市少年宫开展了“我陪爷爷奶奶过重阳”。
B.我市深化改革创新,全面进行“优质均衡、全域均衡、基本均衡”三步走战略。
C.为营造浓厚的汉字学习氛围,我市已举办了两届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D.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我国已有近9000多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7.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2分)(??▲ )
A.乡土小说,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B.都市小说,展现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
C.战争小说,描绘金戈铁马的壮烈 D.历史小说,揭示历史变迁的深层规律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⑥每题1分,⑦题4分)
①东隅已逝, ▲ 。 ② ▲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及反,市罢, ▲ 。 ④ ▲ ,江春入旧年。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 ▲ 。
⑥ ▲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⑦苏轼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诗句是:  ▲ ,  ▲  ;林则徐告诫后人要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的句子是:  ▲ ,  ▲  。
9.名著阅读。(6分)
(1) ▲ 国作家 ▲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了典型的“顽童”形象。(2 分)
(2)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圣经》,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 _(2 分)
(3)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请结合《洞中历险》讲讲理由。(2 分)

10.语文实践活动。(8分)?
从“全民阅读”到“建设书香社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年对阅读问题的关注,使阅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2015年两会报告中提出,要提供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为此,学校开展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阅读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2分)
活动期间,学校文学社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请分析图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阅读内容
书籍来源
阅读时间
玄幻武侠
文学经典
时文杂志
老师推荐
同学介绍
35.1%
19.3%
45.6%
36.2%
63.8%
20分钟/天

(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建设书香校园,让书香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而晓林在家阅读课外书时却遭到了妈妈的批评:“整天读这些闲书,对学习有用吗?还不如去多做些练习题!”针对妈妈的话,请你以晓林同学的身份对他妈妈进行劝说,注意语言得体。(4分)

(3)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我爱文学”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两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运用修辞。(2分)
同学一:文学好比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同学二:文学如同一把钥匙,开启我们心灵的智慧之窗;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卢梅坡的《雪梅》,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6分)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搁笔费评章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xiáng),服输。②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1.(1)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分)

(2)诗歌后两句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此句同时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15题。(14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幼时记趣》)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明察秋毫 (? ▲ ?) ?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
③项为之强(??▲ ) ④方出神(? ▲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鞭数十,驱之别院。
A.至之市(《郑人买履》) 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C.心之所向(《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分)
译文: ▲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2分)
译文: ▲
15.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2分)

(三)阅读秦自民的《萤火虫的“闪光语言”》,完成16-18题。(10分)
①生物发光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有人注意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些地方表皮特别薄,薄得几乎透明。这层薄膜下面就是萤火虫的发光器。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的,在这些细胞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发光细胞里含有一些奇妙的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早在1885年,法国科学家杜波伊斯就在实验室里提取了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是一种磷化物,是发光的主要物质。
②萤火虫发光的过程还得有氧气参加。萤火虫呼吸时,氧气从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接受三磷酸腺苷(即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由荧光素酶催化,激活的荧光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就可以发出光亮。这些光经反光细胞反射,会更加光彩夺目。当然,萤火虫的发光过程是受神经系统控制的。它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量,可以收放自如地使光变强、变弱或者熄灭,而发光器的启动则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
③萤火虫发光时几乎不发热,当萤火虫停在我们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烫着,当然,萤火虫更不会被自己的光烫伤,所以我们把它的光叫“冷光”。正由于是冷光,几乎没有热量的损失,因此,它用于发光所消耗的化学能,95%以上转变成了光能。主动发光毕竟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基本的共性,那就是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时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因此萤火虫主动耗能发光必定是一种重要的求生手段。事实也正是如此。萤火虫收放自如地发光的确是一种重要的求生手段,那就是形成传递信息的“闪光语言”。
④有人认为萤火虫的闪光语言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人们认识得最清楚的是萤火虫闪光的求偶功能。萤火虫的美丽闪光,就像巧舌如簧的黄鹂啼鸣、美丽动人的孔雀开屏、威武雄壮的马鹿犄角,在求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的明暗、颜色、长短、间隔、次数等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之间就不会交尾、繁衍后代,这样就形成了生殖隔离,保证了种群的稳定延续。
⑤夏秋时节晴朗的夜晚,一般来说,雄性萤火虫较为活跃,日落之后,常常主动四处飞舞并通过闪光表演来吸引异性,而雌性则停在草丛中羞涩地发出信号然后耐心等待。雄虫发现闪光后,就会迫降到离雌虫不远的草叶上,然后慢慢逼近到离雌虫十几厘米处,“嚓、嚓、嚓”发出连续而短促有力的闪光,这是求爱的语言。如果雌虫有意接受,它就朝雄虫羞涩地回应一次闪光。雄虫一见大喜,便美滋滋地靠过去,与雌虫甜蜜相会,当一回“新郎”。还有一种萤火虫,雌虫会按精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灭、亮灭”的信号,雄虫收到这一信号后,则以“亮灭、亮灭”的信号回答。它们用特定的闪光语言交谈,一旦建立感情,就飞到一起,结成配偶。
⑥萤火虫的闪光语言大都是用来传达爱的信息的,但有一种狡猾的萤火虫却将它发展为一种奇特的诱食方法。这种萤火虫的雌虫会模拟另一种萤火虫的闪光,骗得后者的雄虫飞来。如果克制不了贪欲,经不起色诱,当这只雄虫兴致勃勃地前来约会,并做着当新郎的美梦时,雌虫就会毫不客气地将其捕捉、饱餐一顿。
(节选自2015.4《百科知识》)
16.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萤火虫的“闪光语言”的?(3分)
答: ▲
17.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1)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大都”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答: ▲
(2)请指出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答: ▲
1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萤火虫为什么能“暗中明”?(2分)
答: ▲
(四)阅读杨轻抒的《光明行》,完成19—22题。(20分)
⑴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⑵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⑶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一阵幽幽的栀子花的馨香在周围弥漫开来。
⑷“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⑸“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女孩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⑹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⑺“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⑻“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⑼“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⑽“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⑾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⑿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⒀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⒁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⒂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风飘荡……
⒃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⒄我泪流满面。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有改动)
19.根据选文情节填空。(6分)
“我”失去光明万分绝望→女孩撑伞遮雨牵“我”同行→ ▲ → ▲ →“我”手术成功重见光明→ ▲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标题,既指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也指女孩对“我”的帮助让“我”坚强自信,重新获得光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间真情如阳光般光明美好。
B.“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一句中“阳光”本无味,此时却是香的,可见栀子花之多,把阳光都染香了。
C.“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枙子花洁白、灿烂的特点。
D.文章结尾“我泪流满面”表达了我对女孩的感激以及没找到女孩的伤心和遗憾。
2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5分)
(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

(2)文中多次出现栀子花,请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2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
(鲁迅《社戏》)
本文第⑹段和链接材料都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请加以比较,说说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方法上的相同点,并比较分析人物性格。

三、作文(60分)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请以“那儿,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好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高港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答题纸 2015.11
1. (4分)
2—7题,每题2分
2
3
4
5
6
7
8. ①(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4分)① ( ) ② ( )③ ( ) ④ ( )
(2)(2分) ( )
13. (2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14.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3分) ( )
21. (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涟漪镂详 2. D 3. B 4. D 5. B 6. C 7. A
8.①桑榆非晚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③遂不得履 ④海日生残夜 ⑤冷露无声湿桂花 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⑦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1)美国 马克吐温(2 分)
(2)用刷墙换来的战利品向别人换票(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来得到《圣经》。(2分)
(3)例:我最欣赏的是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钦佩。(2分)
10.(1)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很少,老师的推荐不敌同学的介绍,且中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过少。(答到2点即得2分)
(2)称呼1分,阅读文学经典的作用2分,语气委婉1分。
(3)示例:文学就像一把皮鞭,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文学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11.(1)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摩擦”互不相让的情态。
(2)分别从视觉(颜色)和嗅觉(气味)角度来写。(2分)
哲理: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分)
12.(1)眼力 比 同“僵”,僵硬 正,正在 (2)B
13.故/ 时 有/物 外 之 趣
14.(1)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5.细致的观察,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像。(2分)
16.萤火虫发光原因、发光能量的来源(或发光的过程)、发光的目的(或功能) (3分)
17.(1) (2分)不能去。“大都”,指大部分情况下是用来传达爱的信息,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萤火虫的美丽闪光在求偶中所发挥的作用。(3分)
18.在萤火虫的腹部有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的发光器 (2分)
19.女孩谎称叔叔能治好“我”眼病,女孩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励“我”, “我”寻找女孩再无踪影 20.B
21.(1)答: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寻找女孩的迫切执着,表达了“我”对女孩的思念。(3分)
(2)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象征了女孩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22.相同点: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2分)
不同点:【链接】写了六一公公不仅不责备我们摘了他的豆,还要送豆给我们尝尝,体现了他的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本文第⑹段写了女孩谎称她叔叔能治好“我”的眼病,体现了她的善良体贴、真诚善解人意。
三、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