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2(含答案+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2(含答案+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27 19:23: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2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6. ; 。
17. ; 。
18.(1) ; (2) 。
19. ; 。
20. (1) ;(2) (3) 。
21. (1) (2) ;(3) 。
22.(1) 。
23.(1) (2) 。
24.(1) ; (2) (3) 。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5. (1) ;(2) ;(3) ; (4) 。
26.(1) ;(2) ;(3) 。
27.(1) (2) ;(3) (4) 。
28. (1) ; (2) ;(3) 。
四、解答题(共14分)
29.(1) ; (2) ;
(3) (4) 。
30.(1) (2) (3) 。
31.(1) ;
(2)
(3)
32.(1) ;(2)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BBDDA 6-10ADAAA 11-15BBBD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6.氢离子 2个氧原子 mCu
17.S 向右 强
18.(1)2 2H2O===2H2↑+O2↑ 分解
19.电能 电磁感应 在磁场中受力作用
20.(1)53 同位素 (3)+5
21.(1)A (2)2 2:3
22(1)A (2)筛 (3)水和无机盐
23.(1)不能 (2)否
24.(1)并联 (2)ac (3)B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5.(1)显示磁场方向 (2)是 (3)由东向西 (4)BD
26.(1)② (2)气泡逸出瓶口 (3)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CO2
27.(1)洗去细沙中原有的可溶性无机盐 (2)甲乙 (3)氮 (4)D
28.(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CO2 (3)乙
四、解答题(共14分)
29.(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2)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3)6:1:8 (4)B
30.(1)温室效应 (2)酸雨 (3)3.2
31.(1)B (2)3.2克 (3)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太大 加水稀释或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2.(1)下 灭火 (2)块状 = 1.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Mg-24 S-32 N-14 H-1 Cl-35.5 O-16 Ca-40 K-3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面是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关系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V

某市6月2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8,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 B.Ⅱ级 良 C.Ⅲ级 轻度污染 D.Ⅴ级 重度污染
2.小明同学在实验课上连接了一个简单电路(如图二),闭合开关后,他不
知道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如果没有电流表,他可选择下列哪个仪
器帮助判断(   )
A.放大镜  B.小磁针  C.显微镜   D.滑动变阻器
3.纳米碳化硅(SiC) 与金刚石都是正八面体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强耐磨性,且透明
有光泽等性能,可用于制作人造金刚石。纳米碳化硅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的线圈式话筒,其内部结构为话筒与线圈固定在一起,且将线圈套
在磁铁上,当我们对着话筒讲话时,声音使话筒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一起振动,于
是线圈中产生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从而发声。则下列四幅图与线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的
是(  )
A. B. C. D.
5.如图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收集氧气 C.验证氧气性质 D.检验CO2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小磁针静止时,S极水平指向左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只将电源正负极对换时,电磁铁的极性不变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列括号内分别表示括号
外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其中错误的是( )
A.碳(二氧化碳) B.硫(二氧化硫) C.磷(五氧化二磷) D.铁(三氧化二铁)
8.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收集O2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再盖上玻璃片
C.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D.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9.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
B.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O、Fe、Al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10.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
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如图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
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12.“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13.模型能揭示事物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建构的模型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氧的原子、离子、元素关系模型 B.图乙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模型
C.图丙为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关系模型 D.图丁为空气各成分体积模型
14.如图所示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
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
物、水
B.若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则此生理活动进
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
C.若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汽,其进出的结构是气孔
D.以上三项生理活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顺利进行
15.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
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物I2的质量
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比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6.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意义的表示符号:H+:______;2O:______;m个铜原子______。
17.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条形磁
体的左端为 (填“N”或“S”)极,A点的磁场方向 (填
“向左”或“向右”),A点的磁场比B点 (填“强”
或“弱”)。
18.科学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们曾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
(1)1781年,卡文迪许用纯氧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推测水应该由 种元素组成,
从“化合”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2)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从“ ”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19.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能源的汽车称为混合动力型汽车,如图所
示为“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原理图,这种汽车在制动减速
时,电动机的飞轮与汽车轮子摩擦,电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
把动能转化成了____能,实现了对电池的充电。发电机的原理
是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 。
20.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如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
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
电子数为 。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 原子。
(3)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一定的碘酸钾(KIO3),对
防核辐射根本起不了作用。KIO3中I的化合价为 。
2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
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50 2 2 25
反应后质量/g 2 46 29 X
(1)A、B、C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2)x的值为 ;该反应种B和C的分子个数比 。
22.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
(1)①取自于图乙中的 (选填序号)。
(2)②中的 管负责有机物的运输。
(3)③中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根毛细胞,它的作用跟吸收 有关。
23.如图是某种拍摄机动车闯红灯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红灯亮时,控制电路中的自动
开关接通,此时当汽车(相当于一个大铁块)通过停止线附近区域的埋地感应线圈时,
感应线圈磁场就发生很大变化,使埋地感应电源产生足够大的感应电压。摄影系统在电
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
(1)当绿灯亮时,摄影系统能否工作? 。
(2)埋地感应电源正、负极变化是否会影响摄像系统正常工作? 。
24.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
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如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
甲 乙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
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5.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中,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排列的一层一层的同
心圆,如图1。小敏同学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问题:通电圆环(如图2)内部的磁场如何分布呢?
猜想:可能也符合安培定则。
实验:她连接如图3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根据小敏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放置小磁针的作用是 。
(2)通电圆环内部的磁场分布是否符合右手定则? (选填“是”或“否”)。
(3)如图4,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通电圆环,则赤道这一通电圆环的电流方向 (选
填“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
(4)小敏同学的探究实验中,体现了哪些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D.逆向思维法
26.小敏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的实验中,需要制取氧气并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制取:教材中是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小敏用如图A装置制取氧气时
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此时他应该调节图B中的旋钮___(填“①”、“②”或“③”)。
(2)收集:小敏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所用,如图C。
氧气集满的标志是 。
(3)性质实验:如图D所示。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②加热木炭的目的是 ;
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27.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吊兰,分别栽入三个相同花盆中,标号甲、乙、丙。
②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
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吊兰生长状况的变化。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1)小敏用“洗净的细沙”的目的是 。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蛋壳是否促进植物的生长”。
(3)甲盆吊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是因为缺少 (选“氮”、“磷”或“钾”)。
(4)实验后,小组成员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
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 (填选项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
C.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D.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28.某科学兴趣小组在验证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
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
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
(2)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丙叶
片不变蓝,是由于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丁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 。
四、解答题(共14分)
29.我国科研团队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第1步是将二氧化碳还原到一氧化碳,第2步是一氧化碳转化为高纯的乙酸,第3步是
在乙酸中加入经过基因编辑之后的酵母进行发酵,最后得到葡萄糖和脂肪酸。如图所示
是1、2两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请从微观上解释: 。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3)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4) 第2步反应产物除了氧气和乙酸外,还产生一种可燃气体。将1.6克该气体完全
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3.6克。组成该气体的元素是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0.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和石油,这些燃料的燃烧会给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上植被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
体增多,导致 加剧。
(2)含硫的煤和石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SO2等酸性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容易形
成 ,进而污染水体和土壤。
(3)某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烧含硫1.6%的煤100吨,若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该厂
每天产生SO2 吨。
31.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小明取图1中过氧化氢溶液680g,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
量,其计算式为:
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 ×100%=17g×5%× ×100%。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
(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3)小林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
瓶中的反应就已经停止。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并想出一种解决
方法。

32.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CO2的性质和制取CO2时反应快慢,做了下图实验。
图1 图2 图3
(1)如图1,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层蜡烛先熄灭
(填写“上”或“下”)。因此,由这一性质决定的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酚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图2
所示,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
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图3中②表示的是 (填“块状”或“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反应
后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① ②(填“>”“<”或“=”)。
②实验中3克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