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子让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型 综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B 、C 、D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②是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通过练习看来同学们掌握情况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方,了解北方。
[讲授新课]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阅读第8页第一段的文字,归纳北方地区冬季的特点。
学生: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板书: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北方的概况
范围:
地形:
气候: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及第9页的文字,归纳北方的范围、地形、气候。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派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划重点内容,板书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过渡: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错,能把北方的范围找出来,区域的位置确定下来
因此三大地形区能清晰可见,所以北方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形我们也能确定,气候类型也没问题;下面我们来完成第10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分析,我们来认识北方的气候差异。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好,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
板书:二、黑土地 黄土地
1、土壤:
学生:举手发言。
归纳并板书:
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
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
过渡: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北方的农业。
学生:阅读并发言。
归纳并板书: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问题:春旱
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师生活动: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理概况
范围:
地形:
气候:
二、黑土地 黄土地
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
※教学反思:
D
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