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27 11: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巴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PPT,中国国旗,巴西国旗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世界地理分区部分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案例,共分两个标题:“国情与资源”和“雨林与环境”。在说明巴西工业分布与热带雨林开发现状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巴西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对区域地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关心的话题,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巴西的基本概况,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图,准确说出巴西的位置,学会依据资料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 2.通过阅读巴西地形图,巴西气候类型图,概括出巴西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了解巴西的人口、种族、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5.通过阅读资料,说出森林的作用,并分析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 6.结合实例,简要说明巴西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情境导入 展示中国国旗,展示巴西国旗 教师:同学们,我国的国旗是?提到五星红旗,老师能感受到同学们传递出来的这种由衷的自豪感!是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那这是?对,巴西国旗,你知道它各个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吗?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这面象征着秩序与进步的国旗,去了解巴西这个国家。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提到五星红旗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入巴西国旗,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教师:按照惯例,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地理位置,谁能说一下,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我们进入第一环节,知 地理位置(板书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根据黑板上的提示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承转:国旗中象征秩序与进步的语言是葡萄牙语,为什么是葡萄牙语呢? 学生:...... 教师:是的,这与巴西的历史息息相关,在历史条件的影响下,巴西的文化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进入第二环节,展·多元文化。(板书多元文化) 教师:提到巴西文化,巴西足球首当其冲。首先来认识一下巴西的一些著名球员,大家从这些球员身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人种构成复杂。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呢? 早期,巴西的土著居民是? 黄色人种 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带着大量的黑人奴隶踏上了这块土地,白种人、黑种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黄种人,不同种族之间相互通婚,使得巴西混血种人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具体来看一下。 学生活动:根据饼状图分析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教师: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巴西文化。其中,狂欢节、桑巴舞极具代表性,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提前布置学生课前了解巴西的文化,并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搜集、阅读书籍等去获得更多知识,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承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巴西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环节,析·经济发展。(板书经济发展) 教师:首先来看农业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呢? 学生: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分析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学生:北部: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南部,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给出的地图及资料分析巴西的河流特点及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教师:从巴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出其有非常优越的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巴西以农立国的战略,使得他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 “农”一般就是指种植业。那巴西种植的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 “牧”是指畜牧业。巴西的畜牧业发展迅速,牛的饲养量......、牛肉产量......,猪的存栏量......因此,巴西的多元文化中还包含了其爱吃烤肉的饮食文化。 承转:再看巴西国旗,黄色代表的是矿产。说明巴西矿产资源丰富,那巴西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呢? 学生活动:找出巴西主要矿产,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找出巴西主要工业城市,分析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师:一般居于图例首位的都是储量最大的,所以巴西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铁矿。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巴西发展了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等工业部门。巴西的汽车呢?它是不加石油的,绝大部分的汽车都是喝酒后上路。 学生:说明巴西能源(石油)矿产较少。 教师:从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煤和石油储量较少,大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2)进口能源。 (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伊泰普水电站,解决了能源不足的问题后,巴西迅速发展起来一批工业城市。其中,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原首都。 在 1960年,为了加强内陆地区的开发,巴西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主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对东南沿海。 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学生小组间讨论。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讨论和查询图片,加强读图,用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能依据所学知识结合老师给出材料得出结论。给学生多留一些思维空间,沿着学生思路走,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地理联系。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承转:再看巴西国旗,绿色代表的是说明巴西雨林面积广阔。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环节护 热带雨林。(板书热带雨林) 教师:亚马逊平原覆盖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 60%位于巴西境内。热带雨林到底有哪些好处能让巴西人引以为豪的将其融入到国旗当中呢?请看视频并提取信息,说说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生:观看视频并提取信息 教师:播放地球之肺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以上问题。 教师: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大自然保护协会向大家发来了邮件,呼吁大家为保护热带雨林献计献策。 学生活动:化身社会各界分角色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建议。(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老师相信,有了同学们的这些建议,在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下,亚马孙热带雨林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最终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虽隔万水千山,但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同为金砖国家,团结互信,关乎世界经济走向,关乎亿万人民福祉。愿中巴两国继续朝着秩序与进步的方向,共同发展。(张贴中国国旗、巴西国旗,板书秩序与进步)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展现亚马孙热带雨林及其被破坏的情景,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激发起他们的环保意识,在交流和体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角色讨论并上台表演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热带雨林开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板书设计 巴西 地理位置 2.多元文化 3. 经济发展 4.热带雨林 秩序与进步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本节课首先提到五星红旗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引入巴西国旗,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新知主要设计了知·地理位置、识·多元文化、析·经济发展、护·热带雨林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以巴西和中国的贸易往来结束本课,巴西国旗中的“秩序与进步”连接中国国旗和巴西国旗,象征着中巴两国的美好未来。不足之处:有些探究问题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究其原因应该是老师提供的文字及图片资料还不够全面。整节课我感觉比较紧凑,学生活动较为充分,学生展示较好,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